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30鲁教版.docx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30鲁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30鲁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规范练30考点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PM2.5因直径微小又称“可入肺颗粒物”。当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时,PM2.5会长期滞留在低空,达到250微克/米3以上即空气严重污染。据分析,我国北方某城市大气污染物PM2.5主要来自汽车尾气。下图示意该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时段与气温日变化分布。据此完成12题。1.该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是()A.04时B.610时C.1216时D.1620时2.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影响该城市的气象条件为()A.冷锋过境,西北风较强B.近地面气温较高,大气不稳定C.雨雪较多,空气湿度增加D.冷空气活动减弱,风速较小答案1.B2.D解析第1题,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
2、段是污染气体最多又不容易扩散的时段。题目中的四个时段中,1216时和1620时虽然车辆通过次数多,排放的尾气多,但这两个时段气温较高,气流上升旺盛,污染气体容易扩散;04时和610时两个时段,气温较低,上升气流微弱,污染气体不易扩散,但04时汽车通过次数少,排放尾气少,而610时车辆通过次数多,排放尾气多,因此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故B正确。第2题,该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为610时。冷锋过境,西北风较强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降低大气污染,A错误;此时段气温较低,对流较弱,大气比较稳定,B错误;雨雪天气有利于降低大气污染,净化空气,C错误;该时段冷空气活动减弱,风速较小,大气比较稳定,不利于污染
3、物的扩散,从而加重大气污染,D正确。(2023届四川泸州期中)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速度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乙),形成了良性循环。读图,完成35题。3.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失C.森林破坏D.草场退化4.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A.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B.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C.阻挡风
4、沙,减弱风力侵蚀D.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5.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A.增加植被覆盖率B.提高土地利用率C.减缓沙丘移动速度D.提高水电发电量答案3.D4.A5.B解析第3题,由材料信息“以戈壁沙丘为主”可知,这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当地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的青藏牧区,由于过度放牧,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场退化。第4题,沙丘广布地区植被生长的关键要素是水分条件。减弱风力不会直接促进植被生长;太阳能电池板因遮挡阳光会降低土壤温度;电池板下的光照条件相对较差;塔拉滩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表蒸发强,太阳能电池板能遮挡阳光,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草类生长。第5题,羊
5、群啃食园区生长过盛的草地,减少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园区光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完成67题。年份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km2年降水量mm气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粮食平均亩产量kg粮食总产量108kg19851933352038102051.02519951047845042351350.975注:1亩=1/15公顷。6.上述资料表明,该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C.气候异常,出现水旱灾害D.人口增长过快7.目前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风沙危害加剧B.水土流
6、失严重C.大陆性气候减弱D.光照条件变差答案6.B7.B解析第6题,资料反映当地的森林覆盖率下降、耕地面积扩大、年降水量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大,即当地由于毁林开荒使生态环境恶化,故粮食单产下降。故选B。第7题,据上题分析可知,河流含沙量增大,反映当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故选B。8.(2022山东枣庄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江苏沿海浅滩是我国条斑紫菜的最大产区。该地采取筏式养殖方式,在养殖后期,毛竹架、梗绳、网帘上都会附着生长大量浒苔。每年4月中旬,收获紫菜后渔民对养殖设备进行清理,遗弃的浒苔进入海洋,成为大规模绿潮的最初来源。浒苔的生长与繁殖受温度、光照和
7、营养盐含量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海水温度与浒苔相对生长速率的关系。2007年以来,青岛连续爆发浒苔绿潮。2021年6月30日,青岛所辖海域浒苔覆盖总面积达到峰值。某年浒苔绿潮发生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1)说明浒苔绿潮向北漂移且规模不断扩大,并在山东沿岸爆发的原因。(2)分析浒苔绿潮对山东沿海地区造成的不利影响。(3)从区域关联的角度,请为治理浒苔绿潮提出可行性建议。答案(1)受夏季风和洋流的影响,浒苔绿潮向北移动;漂移过程中,表层海水温度适宜浒苔生长繁殖;受山东海岸线阻挡,易于浒苔聚集,且沿岸海域营养盐类丰富,加剧浒苔繁殖。(2)浒苔大量繁殖遮蔽阳光,消耗海水中的氧气,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影响
8、海水养殖业,威胁海洋生物多样性;恰逢沿海城市旅游旺季,浒苔绿潮严重影响旅游景观,干扰旅游观光和水上休闲、运动;浒苔腐烂产生有害气体,影响沿岸居民生活。(3)加强省际合作,跨区域联防联控;在紫菜主产区,加强源头防控,减少浒苔入海数量;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在浒苔漂移过程中和末端及时拦截、打捞,并推广浒苔资源化利用。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2021年6月30日,青岛所辖海域浒苔覆盖总面积达到峰值”可知,浒苔大面积爆发主要在夏季,根据海水温度与浒苔相对生长速率的关系可知,浒苔在1525的水温中生长最快,夏季时气温高,水温也较高,因此此时该海域海水温度适宜浒苔繁殖;浒苔绿潮向北漂移且规模不断扩大,主要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适用于 新教材 2024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二 部分 人文地理 考点 规范 30 鲁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