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及其运动第二节地球的历史及圈层结构课时演练.docx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及其运动第二节地球的历史及圈层结构课时演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及其运动第二节地球的历史及圈层结构课时演练.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地球的历史及圈层结构一、选择题(2022年山东济南期中)叠层石是由藻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将海水中的钙、镁碳酸盐及其碎屑颗粒黏结、沉淀而形成的一种化石。在地球演化史上,叠层石曾几乎覆盖所有海洋浅滩,每平方米岩石上生活着几十亿蓝细菌等微生物,微生物的光合作用持续约20亿年,对地球上孕育高等生命起到促进作用。如图示意叠层石景观。据此完成第12题。1.叠层石的成因主要是()A.岩浆活动B.地壳运动C.流水侵蚀D.生物沉积2.叠层石对地球上高等生命孕育的主要促进作用是()A.增加大气中的氧气B.扩大陆地面积C.增加海洋中的溶解氧D.降低大气的温度【答案】1.D2.A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叠层石
2、主要是由原核生物(包括蓝细菌、光合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周期性的生命活动所引起的矿物沉积和胶结作用而形成的叠层状生物沉积构造,其形成主要为生物沉积作用,故D项正确。第2题,在地球演化史上,叠层石普遍存在于海洋浅滩,岩石上的蓝细菌等微生物经过20亿年的光合作用,大大增加了大气中氧气的含量,从而促进地球上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高等生命的孕育,故A项正确。(2022年浙南多校期中)在英国的东南部海岸,白垩土悬崖十分常见(如图甲所示),白垩是一种白色疏松的土状石灰岩,颗粒均匀,细小又柔软,用手就能搓碎。在海岸带悬崖下的沙滩上常能找到菊石(如图乙所示),菊石是划分和对比地层最有效的标准化石。据此完成第34题。
3、甲乙3.白垩土的形成过程是()A.化学沉积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海浪侵蚀C.海浪沉积地壳抬升D.海浪侵蚀垂直崩塌4.菊石亚纲动物是已灭绝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生存于中奥陶世至晚白垩世,由此推断其可能的灭绝时期是()A.古生代末期B.中生代末期C.新生代末期D.寒武纪【答案】3.A4.B解析:第3题,结合材料“白垩是一种白色疏松的土状石灰岩”可知,白垩土属于石灰岩地貌,石灰岩是由化学沉淀物沉积而成,现出现在海岸边,说明其形成后经历了地壳上升过程,A项正确。第4题,根据题干描述可知,菊石“生存于中奥陶世至晚白垩世”,奥陶纪和白垩纪分别属于古生代和中生代,因此菊石灭绝的时期最有可能是中生代末期,B项正确。
4、(2022年江苏镇江期末)下图示意横跨帕米尔高原主体、阿莱谷地、西天山、费尔干纳盆地等主要构造单元及对应的莫霍界面分布。据此完成第56题。5.图中地壳厚度最大处为()A.费尔干纳盆地B.西天山C.阿莱谷地D.中帕米尔6.图示剖面断层发育的根本原因是()A.地壳垂直运动B.地壳扩张运动C.岩浆活动D.地壳挤压运动【答案】5.D6.D解析:第5题,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为地壳,莫霍界面与地表起伏线之间的间隔即是地壳厚度,读图可知,中帕米尔地壳最厚,故D项正确。第6题,该区域位于帕米尔地区,岩层受地壳挤压,当内力挤压超过岩层的承受能力时,岩层破裂并沿破裂面发生位移,形成断层,故断层主要受地壳水平挤压运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二 宇宙 中的 地球 及其 运动 历史 结构 课时 演练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39520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