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一中兴化中学两校2021届高三地理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x
《江苏省徐州一中兴化中学两校2021届高三地理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一中兴化中学两校2021届高三地理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徐州一中、兴化中学两校2021届高三地理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5题,共15题)和非选择题(第16题第19题,共4题)两部分本卷满分100分,以等级赋分计入考生高考总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15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2、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第16题第19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命题:兴化中学高三地理组 审核:徐州一中高三地理组)第卷(选择题 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潼关高程指黄河河水在流经潼关时,断面洪水每秒流量达1000立方米时的相应水位。历史上其冲淤变化一直有“黄淤渭冲”之说,即当潼关洪峰以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来水为主时淤积抬升,当以渭河来水为主时冲刷下降。1974年以来,三门峡水库一直采取“蓄清排浑”方式(非汛期蓄水,汛期洪峰来临之前放水)运行。
3、近年来潼关高程总体抬升,对渭河和黄河流域产生较大影响。右图为潼关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1形成“黄淤渭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流量不同B流速不同C来沙量不同D泥沙粒径不同 2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对潼关高程变化的影响是A汛期抬升,非汛期下降B汛期下降,非汛期下降C汛期抬升,非汛期抬升D汛期下降,非汛期抬升 3近年来潼关高程抬升会导致A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速加快B小北干流河段含沙量加大C渭河洪涝灾害加剧D三门峡水库容量增加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道路狭窄,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称。是自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进入关中(渭河平原
4、)最重要的通道。下图为“函谷关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一)和“函谷关地区卫星图片”(图二)。据此回答46题。图二图一 4根据材料判断函谷关位于图一中的A处附近B处附近C处附近D处附近5下列关于图中高速公路判断正确的是A位于甲线,自东北向西南方向为上坡B位于乙线,自东北向西南方向为上坡C位于甲线,自东北向西南方向为下坡D位于乙线,自东北向西南方向为下坡 6自秦汉以后,函谷关不再是该区域扼守关中地区的唯一关隘,现在的函谷关也无当年“车不方轨,马不并辔”的险要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陆地冰川的变化与海平面升降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下面图甲示意欧洲东部三次冰
5、期冰川界线的分布位置,图乙为相应时期内我国南部沿海某地的海岸线位置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7图甲所示三次冰期,与图乙中海岸线a、b、c所处时期依次对应的是ABCD 8图乙中的P处在不同时期海岸线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处A抗海浪侵蚀能力强B位于海拔较高的陡崖处C位于泥沙淤积严重的河流入海口D内外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9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岩石,水平方向上由浅海到深海依次是砂岩、页岩、石灰岩。若图乙中海岸线a、b、c发生的时间是按从早到晚依次出现的,则Q处的地质剖面图是生态学领域的研究者发现,生长于高密度种群内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其个体数量会逐步减少;而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和
6、人工植物群落中。我国某研究团队在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中段(24 38 0225 00 00 N,112 40 37113 15 00 E)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调查发现,该自然区山地南坡的乔木种群和灌木种群在树高和冠幅直径两项指标与林分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如下图);下图中图甲、图甲为乔木种群的相关指标,图乙、图乙为灌木种群的相关指标。根据文字和图片信息,思考并完成1012题。10据图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乔木种群的两项指标均与林分密度呈现正相关的趋势B灌木种群的两项指标均与林分密度呈现负相关的趋势C乔木种群的树高对林分密度的影响要高于灌木种群D灌木种群的树高对林分密度
7、的影响要高于冠幅直径11该自然区内,乔木、灌木的树高和冠幅直径引起林分密度出现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降水C土壤肥力D风速12人工种植的橡胶林与附近的天然雨林群落相比A林分密度更高B树高与林分密度的关联度更低C冠幅直径更小D冠幅直径与林分密度的关联度更高从1869年发现并命名大熊猫,到2019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150年来对于大熊猫的保护与研究,见证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右图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15题。13大熊猫国家公园A地处陕青川三省,集中连片分布B气候较温暖湿润,没有寒潮冻害C以盆地丘陵为主,建设难度较大D生物多样性丰富,
8、生态效益突出14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在保护大熊猫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应聚焦于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退耕还草,防风固沙C垃圾分类,资源优化D清淤治污,提升水质15大熊猫国家公园所在地区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熊猫保护与脱贫致富双赢过程中,应该A大规模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增加游客数量B实施生态移民,当地人口全部迁至发达地区C合理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林产品的附加值D全部依靠财政拨款,避免当地生产经营性活动第卷(非选择题 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辽河口形成了大片广阔的潮滩,生长着一望无际的盐地碱蓬。
9、潮涨潮落在滩面冲刷出一道道潮沟类似河流坡面冲沟,呈树枝状分汊,被形象的称为“潮汐树”。盐地碱蓬能稳定沟岸和沟槽,是“潮汐树”发育生成的关键因素。若没有植被,潮水会不断破坏沟岸,冲刷出新的沟槽,形成的是散乱的辫状水道。目前,我国成规模、可观赏的“潮汐树”景观仅存于辽河口一带。下图示意辽河口位置及潮沟地貌景观图。(1)指出“潮汐树”景观形成的必要条件。(3分)(2)比较涨潮、落潮的流速差异,简述潮汐塑造潮沟的过程。(5分)(3)分析盐地碱蓬在“潮汐树”生成过程中的作用。(4分)(4)近些年,海产品养殖等人类活动在当地潮滩中随处可见。说明这种情况对当地“潮汐树”景观的不利影响。(2分) 17阅读图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徐州 一中 兴化 中学 2021 届高三 地理 第二次 适应性 考试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