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1章中国地理第1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师用.docx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1章中国地理第1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师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1章中国地理第1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师用.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热点地区1北方地区【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1区域位置认知(1)经纬网定位:在图中添绘出下列重要经纬线:110E、120E、130E、50N、40N,观察其经过的地区。(2)重要地理事物定位地形及地形区A六盘山,B三江平原,C山东丘陵;D太行山脉主要河流E黑龙江,是中国与俄罗斯两国的界河;F松花江;G鸭绿江、H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两国的界河主要矿产地鞍山铁矿,鹤岗煤矿,大同煤矿,招远金矿,中原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主要铁路线a京哈线,b京沪线,c陇海线,e大秦线工业基地甲辽中南工业基地,乙京津唐工业基地工业中心m沈阳,n西安2区域特征认知(1)自然地理特征角度特征地形跨我国
2、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也有高原和山地,地势整体西高东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气温变化分明;最冷月出现在1月,最热月在7月水文以雨水补给为主;水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汛资源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天然林区水资源不足煤、石油、天然气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2)人文地理特征角度特征人口人口数量多,约占全国的40%(面积占20%),平均人口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东北相对稀疏,华北最为密集农业旱地农业,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小麦、玉米、高粱、
3、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地工业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与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了环渤海工业带;山西能源基地交通东北有全国最稠密的铁路网;华北铁路以北京为中心,向全国辐射;运煤专线多;高速铁路、公路发展快居民生活主食为面食,房屋墙厚有利于防寒保暖,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生态问题华北平原旱涝、盐碱、风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平原黑土流失和湿地破坏【关键能力增强综合性】1综合分析东北平原黑土流失、湿地破坏的原因及措施问题产生原因治理措施黑土流失长期不合理的垦殖、开荒、伐林退耕还林、还牧,营造防护林,土壤培肥湿地破坏2综合分析华北平原旱涝、盐碱、风沙的原因及措施问题产生原因治理措施春旱
4、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大、降水少、工业用水增加修水库;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夏涝降水集中;地势低平;水土流失,河流中下游河床抬高修水库蓄洪;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固堤防、开挖入海新河道盐碱低洼地积水,排水不畅;旱涝不均;大水漫灌,只灌不排酸性物质中和;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使土体脱盐;改良土壤风沙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冬季风强烈;土壤沙化严重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3北方地区地理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项目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资源面积广阔,黑土肥沃;夏季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纬度较高,冬季积雪厚,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河流众多,水源充足;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
5、丰富东北地区全年生长期短,总热量相对不足,农作物的熟制只能达到一年一熟;受寒潮影响大;开发过程中,容易破坏草原和沼泽,导致生态恶化华北平原多数地方属于暖温带,热量较丰富,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光照资源充足,降水集中;地形平坦,土地资源面积广阔降水不够充沛,灌溉水源不足,集中于7、8月份;容易引起春旱,春季多大风和沙尘天气,以及低温冻害;地势低洼地区容易产生盐碱地黄土高原暖温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黄土由较细的粉砂颗粒组成,便于耕作;黄土含有不少氮、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降水较稀少;春季气温回升快,春旱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沟壑纵横,不利于连片耕作4
6、辽中南地区地理条件对其重工业发展的影响(1)资源条件:东北地区各类矿产丰富,发展重工业的资源、能源条件优越。(2)工业基础:辽中南地区工业开发早,工业基础好。(3)交通条件:东北地区有着完整的铁路系统,海运便利。(4)劳动力条件:劳动力充足,相对素质较高。(5)农业基础:东北平原广阔,耕种便利,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农业基础。【学科素养注重应用性】陕西窑洞聚落的院落模式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从渭北到陕北呈现显著的地域分异特征。下图示意三种典型院落模式。据此完成13题。1陕西窑洞三种院落模式从南到北总体分布趋势是()A BC D2院落模式呈现地域分异的直接影响因素是()A土壤性状 B地貌条件C光照强
7、度 D文化传统3窑洞院落中少见造景植物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贫瘠B风大沙多C干旱少雨D日温差大1C2B3B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从渭北到陕北,黄土高原地势先上升后趋于平缓。厢房式窑洞主要依山或沿沟而建,一侧靠山;厢窑式窑洞主要建设在山坡上,三侧被山体环绕;地坑院式窑洞主要分布在无山体可依靠的平坦黄土塬区。因此,从渭北到陕北,三种窑洞院落自南向北分布的总体趋势是厢房式窑洞厢窑式窑洞地坑院式窑洞。第2题,根据上题所述,造成院落模式呈现地域分异的直接影响因素是地貌。第3题,黄土高原地区风大沙多,造景植物在外会经常落满灰尘,观赏价值不高,因此少有造景植物。造景植物在院内需水量不大,生活废水足以够
8、用,与当地降水量多少关系不大;造景植物在院内需土量不大,土壤肥力很容易解决;日温差对造景植物的存在与否关系不大。热点地区2南方地区【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1区域位置认知(1)经纬网定位:尝试描绘105E、110E、115E、120E,北回归线、25N、30N等经纬线,观察穿过的重要地形区。(2)地形及地形区A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界线;B武夷山脉,是福建省和江西省的界山;C四川盆地,其内部的成都平原,因物产丰富被称为“天府之国”;D长江中下游平原;E南岭是湖南省和广东省的界山。(3)有色金属矿序号所在省级行政区域江西云南广西湖南矿产种类钨矿锡矿铝锑矿矿产地大余个旧平果锡矿山(4)工业基地及电站工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21 中国 北方地区 南方 地区 教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