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单元训练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a卷).docx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单元训练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单元训练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a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A)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咸海是位于中亚的咸水湖,原为世界第四大湖,水源补充主要依赖阿姆河和锡尔河,后因
2、人类过度利用,导致湖面水位下降、面积急剧减小,湖水盐度增高,多种鱼类灭绝,植物遭到破坏。下图为未缩减前的咸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流入咸海的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大气降水 B冰川、积雪融水 C地下水 D高原湖泊水2下列关于咸海的表述正确的是A参与海陆间循环B为附近居民提供淡水资源C参与陆地内循环D促使周边水资源不断更新位于东南亚赤道地区的苏门答腊岛分布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近年来,当地居民抽干泥炭沼泽,焚烧林地,以便扩大油棕的种植面积。但在增加棕榈油(用于食品、饲料加工)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下
3、图分别为泥炭沼泽森林和油棕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泥炭沼泽森林被开发成油棕林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气候温和湿润B地形平坦开阔C土壤水分充足D泥炭土层深厚4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当地的 A年均降水量B太阳辐射量C地表下渗量D气温日较差5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主要原因是A森林蒸腾耗水量显著增加B棕榈油大量转化为温室气体C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D林场需要大量使用化石能源长江在荆江南岸从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简称三口)分流,经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注入洞庭湖。自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三口年均分流比(经三口流入洞庭湖的径流量占荆江总径流量的比重)
4、略有下降。2017年7月4日前后,三口洪道出现罕见倒流现象,下图示意荆江三口河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荆江南岸出现三口分流的主要原因是A行洪不畅 B地转偏向力 C土质松软 D降水丰富7自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三口年均分流比下降的原因是A荆江年总流量减少B荆江水位降低C三口泥沙淤积 D洞庭湖水位抬高82017年7月4日前后,三口洪道出现罕见倒流现象,这说明 A三峡水库在大量蓄水 B三峡水库在大量泄洪C洞庭湖防洪压力增大 D洞庭湖防洪压力减轻 “泾渭分明”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诗经中有“泾以渭浊”,故有人认为在春秋时代是“泾清渭浊”。唐诗中杜甫有“浊泾清渭何当分”(渭清泾浊)。历代至今,都有人实地
5、考察,然而泾渭变迁,清浊难辨。但根据科学测定:泾河年均泥沙含量高达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年均泥沙含量只有27公斤每立方米,泾河的年均含沙量竟是渭河的7倍之多。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9某季节“泾浊渭清”,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该季节应是每年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0据图文材料判断下列不是认为“泾清渭浊”的依据是A泾河流水作用强,河道下切到黄土下的基岩B泾河主要流经地区地表植被覆盖条件较好C泾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D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大,泥沙含量大11“泾清渭浊”演变成“泾渭变迁,清浊难辨”的结论依据是A泾河流域植被恢复,流域内降水增加B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C
6、泾河上游河道附近不合理开发D受沙尘暴影响,泾河含沙量增加泾惠渠是从陕西省泾阳县泾河仲山口引水的自流灌溉工程(引水主要用于农作物灌溉),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读泾惠渠灌区水循环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渠首引水主要利用的水循环环节是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地下径流 D河流13泾惠渠灌区引河水灌溉A改变了降水的季节变化 B增大了灌区地下水位变化幅度C增大了灌区原有的水循环强度D改变了灌区的水循环类型瑞特巴湖位于距海较近的沙丘中(下图),由于无地表径流汇入,瑞特巴湖的盐度高达40%,每年当大风从撒哈拉沙漠边缘吹来富含矿物质的硅沙粒时,硅沙粒沉入湖泊,由于阳光和水中的微生物以及丰富的矿物质
7、发生化学反应,湖水会出现美丽的粉红色。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4当瑞特巴湖出现粉红色景观时,下列现象最可能会发生的是A北印度洋表层海水流向马六甲海峡B加拿大各种枫树树叶变红C勒拿河河流水位上涨 D塞内加尔河三角洲来自西北欧的候鸟众多15当地人们在瑞特巴湖湖岸进行人工恢复植被,其最主要的目的是A增加降水 B削弱流沙侵蚀 C防止水土流失 D美化自然波罗的海形成于末次冰期结束后,是世界上盐度最小的海域。波罗的海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从北纬54起向东北伸展,到近北极圈的地方为止,长1600多千米,平均宽度190千米,呈三岔形。西部以厄勒海峡等数个狭窄的水道与北海相通。下图为波罗的海分布图
8、。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波罗的海狭长弯曲,其决定因素是A冰川作用B地势起伏C河流侵蚀D海浪侵蚀17推测波罗的海海区盐度A西高东低、南高北低表层高底层低 B东高西低、北高南低、表层高底层低C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底层高表层低 D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底层高表层低18波罗的海的表层海水环流呈逆时针方向,主要影响因素有极地高压 副极地低压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ABCD下图中的纳米比亚气候干燥,纳米布沙漠濒临大西洋,南北延伸1900千米,但沿海地区却多浓雾天气。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9造成纳米比亚沿海海雾大而不散的原因是:下垫面温度偏低,形成逆温 沿岸有暖流经过,湿度增大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水汽充足 对流运动水
9、汽遇冷凝结成雾沿岸寒流经过利于水汽凝结A B C D20图中甲海域冬、夏季节渔获量的差异及原因是A夏季多于冬季,离岸风使上升流增强B夏季多于冬季,光热充足鱼类生长快C冬季多于夏季,入海河流营养盐类多D冬季多于夏季,暖寒流交汇处饵料多读美洲部分地区图和A地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21图中A地居民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A积雪融水 B雨水 C冰川融水 D雾气22A地该种水资源非常丰富,与其成因关系不大的是A海陆风 B下垫面状况 C山地冰雪 D洋流23有关上图中所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山脉走向大体为西北东南走向 B乙山脉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碰撞抬升形成C图中寒流的形成与东北信风有关 DA附近海
10、域为浅海大陆架,故渔业资源丰富基流也叫底水,是河道中常年存在的那部分径流。基流系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河流基流系数与气温和地形的关联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24有关该河流分布地区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广人稀,黑土广布 B冬暖夏凉、四季如春C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区D水汽可能来自大西洋25有关该地区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为外流河,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小B冬季因降水量少,径流量小C季节性积雪融水是河流主要的补给来源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11、哈尔施塔特镇(Hallstatt)是奥地利中部的一个小镇,地处阿尔卑斯山脉东部,海拔高度511米。该镇气候温暖湿润,环境幽雅,错落有致的木屋依山而建,沿湖分布。历史上小镇因盐矿而致富,其盐矿位于山区较深岩层中,因流经该区域的河流水质变咸而被发现。小镇以木屋和盐矿而著名,又被称作“木屋小镇”或“世界最古老的盐都”。材料二 哈尔施塔特镇景观图片(下图)。(1)请从水循环角度说明河流流经该地区水质变咸的过程。(2)试分析哈尔施塔特冬季气温较高的原因。(3)试分析哈尔施塔特民居以木屋为主的原因。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泾渭分明是一句比喻界线清晰的成语,指黄土高原地区的泾河、渭河交汇
12、处河水清浊界线明显。河水含沙量是影响河流清浊的首要因素,一旦处于含沙量“饱和”状态,河水甚至发红,清水汇于浊水,分界线自然明显。久居江城的老武汉人对于两江交汇的“泾渭分明”也是同空见惯(右下图),且其清浊对比度,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月份也不尽相同。(1)景观图中清澈的是哪条河流,并分析原因。(2)河流汛期是河水含沙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而影响“泾渭分明”程度。解释正常年份每年夏初两江“经渭分明”界线会更清晰的原因。(3)1998年7月下旬至9月中旬初,长江全流域长时间受到梅雨控制,长江上游干流洪峰和中游支流洪峰多次叠加,长江发生全流城型的特大洪水。推测当时两江经渭分明的界线与一般年份相比有
13、什么变化,并说明理由。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秘鲁鳀是栖息于东南太平洋近岸30海里50m水深内的海域的冷水性鱼类,其生命周期短、生长迅速、洄游和游泳的能力都较弱,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单鱼种,环境变化极大地影响鱼种的资源变动。甲图为秘鲁渔场渔汛前期(实线)和末期(虚线)水温分布,乙图为秘鲁北部、中部和南部渔场渔汛前期和末期捕鱼量的相对值(将渔汛前期中部和南部区域渔场的捕获量视为100)。(1)说明秘鲁鳀成为世界捕获量最大的单鱼种的原因。(2)指出渔汛前期和末期捕获量变化的原因。(3)在“厄尔尼诺”形成的年份,东南信风较弱。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鳀生长的不利影响。29阅读图文资
14、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久藏深山人未识的长白山矿泉水资源,近年来开发方兴未艾。优越的生态环境、火山活动形成的玄武岩以及独特的地质构造为天然矿泉水的形成创造了良好条件。始于50年前的大气降水,历经层层过滤,在地下1600米,经历了上万公里的运移、溶滤、矿化。常年喷涌5-8冷泉,日涌量几十万吨,水质清亮,口感清甜,是世界三大优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之一。目前有60多家矿泉水生产企业落户长白山地区,大多是年产数万吨的小型企业,以瓶装矿泉水生产为主,品牌众多,市场占有率低。下图示意长白山地区部分矿泉水的分布。(l)说明长白山矿泉水的水温、化学成分,水量不受季节变化影响的原因。(2)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
15、素在长白山优质矿泉水形成中的作用。(3)简述长白山矿泉水开发的优势条件。(4)长白山地区欲打造成为世界级的矿泉水水源地,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A)答案第卷(选择题)【答案】1B2C【解析】1流入咸海的河流主要为阿姆河和锡尔河,两条河流发源于天山,受冰川融水和积雪融水补给,B正确;该区域地处内陆,降水稀少,降水不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A错;地下水补给水量小,不是该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C错;材料并无信息表明阿姆河和锡尔河受高原湖泊水的补给,D错。故选B。2咸海深居内陆,属内陆咸水湖,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C正确,A错;咸海属咸水湖,不可能为附近居民提供淡水资源,B错;咸
16、海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水循环活跃度相对较弱。同时,咸海属于该区域的汇水区,周边多沙漠,咸海对促使周边水资源不断更新的影响较弱,D错。故选C。【答案】3B4D5C【解析】3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降低改造成本,故B正确。苏门答腊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故A错误。资料显示泥炭沼泽森林改造成油棕林需要排干水分,因此土壤水分充足不属于有利自然条件,故C错误。泥炭易于燃烧,焚烧林地时泥炭层会随之一起燃烧,因此泥炭土层深厚不属于改造成油棕林的有利条件,故D错误。4图片显示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当地植被覆盖率降低,泥沼等湿地减少,因此气温日较差增大,故D正确。植被覆盖率降低,大气
17、湿度减小,年均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速度加快,下渗量减少;地表植被覆盖情况的变化对太阳辐射量影响不大。故A、B、C错误。5材料显示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而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后,土壤暴露于空气中,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故C正确。森林蒸腾耗水量的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没有影响;棕榈油主要用于食品、饲料加工而不是燃烧;林场建设所需要用到的化石能源有限,不会造成温室气体大量增加。故A、B、D错误。【答案】6A7B8D【解析】6洪水期长江上游来水量大,图中显示,荆江河道弯曲程度大,河道流水速度受限,洪水排泄不畅,导致荆江水位迅速上升,水位高于洞庭湖的水位,于是河水在
18、荆江南岸从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简称三口)分流,经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注入洞庭湖,因此荆江南岸出现三口分流的主要原因是行洪不畅,A符合题意;荆江南岸出现三口分流与地转偏向力、土质松软关系不大,排除B、C;降水丰富,对荆江水位上升有一定影响,但降水丰富也导致了洞庭湖水位上升,因此降水丰富不是荆江南岸出现三口分流的主要原因,排除D。故选A。7自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长江洪水受到三峡水库的调节作用,荆江洪水期时水位有所下降,洪水期时与洞庭湖水位差减小,通过三口进入洞庭湖的流量减小,从而导致荆江南岸三口年均分流比下降,B符合题意;自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荆江的径流变化减小,但年总流量变化不大,排除
19、A;自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三峡水库拦蓄了大量泥沙,因此三口泥沙淤积减轻,排除C;自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三峡水库拦蓄了大量泥沙,通过三口进入洞庭湖的泥沙减少,泥沙淤积抬高洞庭湖水位的可能性不大,洞庭湖流域降水与蒸发没有明显改变,水量增多抬高洞庭湖水位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洞庭湖水位抬高导致三口年均分流比下降可能性不大,排除D。故选B。82017 年7月4日前后,正处于长江流域的洪水期,三口洪道出现罕见倒流现象,即大量洞庭湖的湖水通过三口泄入长江干流,这说明洪水期洞庭湖湖水排泄更加通畅,导致洞庭湖防洪压力减轻,D符合题意,排除C;三峡水库一般在长江汛期腾空库容,以应对短时间的大洪水压力,因此此时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地理 一轮 单元 训练 第四 地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