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中地理第五单元第二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后习题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2023高中地理第五单元第二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后习题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高中地理第五单元第二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后习题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12题。1.该漫画所揭示的地理现象演化过程,正确的是()A.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壤盐碱化B.改变下垫面状况,导致气候变化C.利用技术手段,实施人工降雨D.改变大气成分,影响全球水平衡2.此图体现的地理环境属性,与下列地理现象反映的地理环境属性相符的是()A.十里不同天B.牵一发而动全身C.秋分种麦正当时D.一山有四季净光合作用量=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下图是某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与气温关系统计曲线。据此完成34题。3.绿色植物净光合作用量会受太阳辐射、气温、降水量、土壤养分等因素的影响,这反映出自然环境具有()A.整体
2、性B.差异性C.可塑性D.临界性4.气温25 以上,该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量不再随气温升高而快速增加,其主要制约因素最有可能是()A.光照B.水分C.热量D.二氧化碳5.根据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各题。(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地理要素间的关联性,请写出下列相应内容。降水,气温日较差,地表水,地貌多,土壤,植被。(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形成的人为原因。(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归纳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B级能力素养提升练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由于植物生长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因此它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3、下图为某地区典型的草本植物图。读图,完成67题。6.该植被生长的地区,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A.炎热B.湿润C.干旱D.寒冷7.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地下部分分支减少B.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C.地上部分叶片变大D.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下图为西南某地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会使得()A.蒸发、植物蒸腾作用减弱B.降水减少,气温变化幅度减小C.雨水下渗量减少D.土壤肥力有所增加9.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当地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是()A.流量减小B.冰期增长C.枯水期流量减少D.泥沙含量减少地表岩石
4、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下图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曲线、分别代表()A.气温、降水、蒸发B.降水、蒸发、气温C.降水、气温、蒸发D.气温、蒸发、降水11.风化壳厚度()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在高山雪线之下的山坡上,有一个特殊的地带高山流石滩。它是由大大小小的石块构成的,放眼望去,好像一片无生命迹象的荒凉“石海”,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各种美丽而独特的高山花卉在石缝间悄悄绽放,这些星星点点的花卉形成了一个独
5、特的景观带(如图)。读图,完成1213题。12.与滇西北的高山相比,新疆天山北坡的高山流石滩分布高度较低,主要是因为天山北坡()A.降水较多B.气温较低C.坡度较缓D.光照较强13.流石滩上植被稀疏、植株矮小的原因有()海拔高,气温低多大风食草动物多太阳辐射强烈A.B.C.D.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速生杨树生长迅速,植株高大,根深叶茂,我国20世纪60年代从国外引种速生杨树,为我国农村尤其是北方农村提供制作家具木材、建房材料、燃料和造纸原料等,对我国北方人们生产、生活有较大的影响。通常,每年45月份正是北方各地速生杨树开花时节,雌性杨树释放白絮,造成杨树花絮漫天飞舞,导致空气污染,
6、传播疾病,引起人们皮肤过敏,并诱发火灾,给人们的出行和户外活动带来极大的影响。下图为速生杨树幼苗和成年杨树对比图片。(1)分析速生杨树生长对小区域内气候、土壤的影响。(2)分析20世纪60年代华北平原广泛引种速生杨树的原因。(3)每年的45月份我国南方杨树花絮污染很轻,试分析原因。(4)面对杨树花絮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请从地方政府角度考虑可采取的可行性措施。15.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米。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为250500毫米,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毫米。该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
7、,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发展。(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2)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小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第二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12.1.B2.B第1题,该图所揭示的地理现象演化过程,是植被破坏导致气候改变,说明改变下垫面状况,会导致气候发生变化,故B项对。第2题,此图体现的地理环境属性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理现象反映的地理环境属性相符,都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故B项对。34.3.A4.B第3题,绿色植物净光合作用量会受太阳辐射、气温、降水量、土壤养分等因素的影响,说明太阳辐射、气温、降水量、土壤等自然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中地理 第五 单元 第二 自然环境 整体性 课后 习题 鲁教版 选择性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