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六人口与城市教师用书.docx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六人口与城市教师用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六人口与城市教师用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六人口与城市构建知识网络辨析易混概念易混概念1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增长量、人口机械增长、人口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 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2)自然增长量除了自然增长率越大,自然增长量就越大,它还与区域的人口基数相关,如我国自然增长率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量仍很大。(3)人口机械增长指在一定时期内人口净迁入人口数减去净迁出人口数。(4)人口增长:是指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易混概念2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1)人口
2、流动指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如民工流动、旅游和度假等。(2)人口迁移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做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变动。易混概念3 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容量是对污染物而言,指环境对污染物的最大容量。(2)环境承载力又叫“环境人口容量”,是一定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所能养活的人数和经济规划。(3)人口容量指在一定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最高人口数量。(4)人口合理容量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人口数量。(能养活的人口数量)易混概念4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的地域结构与城市布
3、局形式(1)城市的地域形态指城市的外部轮廓和形状,包括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分散式和放射式等。如成都属于团块式,重庆属于组团式,兰州属于条带式,延安属于分散式。(2)城市的地域结构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又称城市地域结构,它是指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中的分布与组合形式(内部划分形式)。包括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同心圆模式等。(3)城市布局形式指城市建成区的平面形状以及内部功能结构和道路系统的结构和形态。包括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易混概念5郊区城镇化与逆城镇化(1)郊区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城市往郊区外缘移动,人口规模相对较大,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加速阶段。(2)逆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城市向周边小城镇和农村
4、迁移的过程,它不是城镇化的倒退,人口规模相对较小,多发生在发达国家城镇化成熟阶段。易混概念6全球变暖与热岛效应(1)全球变暖是指由于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等的排放,使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年平均气温升高的现象,发生范围是全球。(2)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工业和人类生活废热的排放,使得城市比周边郊区气温相对较高的现象,发生范围在城市。感悟高考真题2022全国乙卷,13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20102020年中心
5、城区人口变化/万人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人口变化/万人上海30.330.25215.42北京59.772.8300.9广州39.7129.12468.46深圳34.0116.88596.681.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A相似的空间形态 B趋同的主导产业C一致的功能定位 D相近的等级规模3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
6、地区集聚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20226月浙江卷,78下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据此完成45题。4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5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工资水平空间距离土地价格环境质量A BC D2022广东卷,1314我国某特大城市一老旧厂区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2008年以来,该产业园又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大众游客替代文创从业者和爱好者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下图示意
7、20082019年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据此完成67题。6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原因不包括()A政府政策引导 B产业结构转型C消费需求推动 D建筑布局调整7图示的功能分区演化给该产业园带来的影响是()土地租金上涨商业规模缩小消费群体减少文创功能收缩A BC D2022山东卷,12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如图为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8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A在区位和功能上存在互补B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互补C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D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近9沈阳大连双核结构
8、有利于()促进大连市建成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功能提高沈阳和大连两城市传统工业比重A BC D核心考点一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技 法 突 破】1.人口分布(1)人口分布特点世界集中于中低纬度沿海地区,集中于平原地区中国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地、高原地区人口稀少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人口稠密,干旱、寒冷、炎热、过于湿热的地区人口稀少水源水源丰富的地区人口稠密人文因素经济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稠密历史开发历史早的地区人口稠密交通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稠密2.巧用综合思维解答人口迁移类试题3人口迁移
9、的影响因素(1)(2)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由经济落后国家或地区迁移到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3)(4)性别与文化素质差异重工业发达地区,往往吸引大量男性人口迁入;而轻工业发达地区,则对女性人口迁移吸引力较大;文化素质高的人口大量迁入地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口大量迁入地区,一般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较多。4人口迁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对 点 精 练】考法一 结合人口曲线图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2022广东汕尾市期末秦巴山区是指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上游的秦岭大巴山及其毗邻地区。该区域人口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下图为“秦巴山区沿109E经线的人口空间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人口密度最
10、大值的分布区在()A渭河平原B秦岭C汉水谷地 D大巴山2影响秦巴山区109E经线上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城镇分布C海陆位置 D地形起伏考法二 结合户籍政策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2020年9月23日,上海市发布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明确提出,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即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即可直接落户。据此完成35题。3上海市发布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户籍人口 B增加人才储备C解决学生就业 D提高城市知名度4该政策对上海市的影响表现在()增加城市创新活力降低城市管理
11、难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缓解就业压力A BC D5上海市此举对下列产业影响较大的是()A旅游业 B普通制造业C高新技术产业 D康养产业核心考点二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规划【技 法 突 破】1.城市的三类基本功能区类型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形态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带状集聚成片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最基本功能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现象特征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位置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城市外缘,与高坡、
12、文化区相联系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2.某城市规划的评价分析内容(1)地域结构城市地域形态(集中式、条带式或放射式、组团式)。(2)空间结构城市土地利用:耕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功能区:商业规划、工业规划、住房规划、其他功能区规划。交通设施:潮汐车道、轨道交通、交通圈等。服务设施:防护带、绿化带;污水站、垃圾站;学校、医院、公园;生态环境建设(林地、湿地、风道)等。(3)产业规划:服务业与制造业区位规划,高科技制造业规划等。(4)人口规划: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等。3以生态城市理念来进行城市规划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向,是一种趋向尽可
13、能降低对于能源、水或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也尽可能降低废热、二氧化碳、甲烷与废水排放的城市。它围绕着“低耗、节约、绿色、宜居”等,如杭州规划的海绵城市,发挥自然的滞、蓄、净等功能;住建部提出改变封闭式小区为开放式住宅小区;部分沿海城市改造升级老旧工业园区,出现工业上楼现象,上海中心大厦的独特设计等。【对 点 精 练】考法一 合理布局城镇功能区2021海南卷甘肃省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下图示意张掖市区路网和工业用地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张掖市区工业布局的特点是()A靠近水源地,方便用水B与住宅区混合,方便通勤C靠近交通线,便于运输D分散布局,均衡发展2张掖市区城市空间发展的特点是()A东西
14、扩展B由分散到相对集中C南北扩展D由中心城区向周围拓展考法二 城市规划及影响2022陕西汉中市二模20世纪90年代英国针对城市无序蔓延带来的城市问题而兴起新城市主义运动,发展了“密路网、小街区”为特征的规划模式。如下图,波特兰市是新城市主义实施效果的绝佳案例。波特兰市内有明显的核心区发展边界,建筑密集,公共空间占比大。据此完成35题。3波特兰市城市规划的特点是()A街道宽阔通畅 B公共建筑少C控制城市增长边界 D内城密度小4城市核心区“密路网、小街区”不提倡的交通方式是()A步行 B骑行C公共交通 D私人小汽车5新城市主义运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城市生活感淡化B邻里观念增强C城市功能区分化明
15、显D增强居住私密性核心考点三城镇化及其影响【技 法 突 破】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镇化过程表现为人口的转变、空间地域利用方式的转变和产业构成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和转变完成后,对地理环境带来的深刻影响,具体可从三方面分析。(1)景观变化的影响不利影响:有利影响:合理的城镇化可以使城市景观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形成最佳人居环境。(2)产业结构转变带来的影响(3)空间地域利用方式带来的影响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郊区农业用地将转化为城镇用地,将增加城镇用地和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并带来郊区农民就业方式的转化。2着眼于人地协调观,探寻城镇化问题的解决措施随着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的急剧扩大,会出现一系列
16、的城镇化问题。常见的城镇化问题和一般的治理措施如图所示:【对 点 精 练】考法一 结合统计图考查城市建设的影响2022广东卷,1516下图反映国内某城市群15个城市19902018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及排序的变动情况。据此完成12题。1由图可判断,该城市群呈现()A单核模式发展 B双核模式发展C多核模式发展 D金字塔式发展2影响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口规模产业发展建城历史生态环境A BC D考法二 结合景观图考查城镇化问题治理2022德州高三期末绿波带是指计算车辆通过某一路段的时间,再对各个路口的红绿灯信号进行协调,车辆在通过时能连续获得一路绿灯的技术(如图),近年来,我国很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教材 高考 地理 二轮 专题 复习 人口 城市 教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