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3大气运动与气候.docx





《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3大气运动与气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3大气运动与气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部分专题三基础练(2022广东新高考)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南岭周边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分布区。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某山顶附近监测得知,该地大气汞含量日变化明显,最高值在午后出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高且变幅大。据此完成12题。1.导致该地大气汞含量在午后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午后( C )对流雨多发谷风环流较强植被蒸腾较弱地面蒸发旺盛A B C D2.该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变幅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B )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 B南下冷空气更频繁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 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解析】第1题,汞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
2、在。午后气温最高,蒸发最强;山顶与山谷温差大,同水平高度气压差异大,谷风最强,将山谷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含有汞的废气带到山顶,大气汞含量最大。正确,选C。第2题,土壤汞排放不会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化,A错误;秋冬季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变化幅度增大,导致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加工过程中汞的蒸发变化幅度大,B正确;南岭在春季准静止锋更加强盛,C错误;植被的覆盖度与汞含量变幅大没有多大关系,D错误。选B。(2022天津和平一模)专家统计了1991年至2020年间的气象数据,发现我国大约四分之一的地区在4月份昼夜温差达到一年中最大,17个省会级城市4月份昼夜温差超10 。下图为4月份昼夜温差超过10 的前10个城市
3、及其温差统计图。完成34题。城市西宁太原银川呼和浩特兰州拉萨沈阳昆明哈尔滨北京温差15.214.714.214.113.613.412.812.312.112.03.4月份,图中城市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月份这些城市( C )A频受寒冷空气侵袭 B冷暖气团在此交绥C以晴朗天气为主 D大气逆温范围广4.该月份气温日较差大于13 的城市,大多位于我国( D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C干旱区 D半干旱区【解析】第3题,表中城市多分布在海拔相对较高(如西宁、昆明、拉萨等)、地理位置偏内陆(如银川、呼和浩特、兰州等)和偏北方地区,4月降水少,以晴朗天气为主,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快,昼夜温差大,C正确。拉
4、萨、昆明等地受冷空气侵袭少,A错。冷暖气团交绥易形成锋面,多降水,会导致昼夜温差变小,B错。大气逆温范围广导致大气层结构稳定,不会导致昼夜温差变大,D错。故选C。第4题,该月份气温日较差大于13 的城市有西宁、太原、银川、呼和浩特、兰州、拉萨,这些城市大多介于年降水量200 mm400 mm之间,属于半干旱区,D正确,故选D。(2022浙江模拟)南风热岛,是指在偏南风的吹拂之下,当夜间周边地区处于普遍降温的大背景下,该地区恒定在较高温度或者存在夜间温度逆升的现象,与周边地区相比形成闭合的高温中心,这种现象就是“南风热岛”。下图为地处山东丘陵北麓城市济南某日发生典型“南风热岛”的温度曲线变化图。
5、完成56题。5.济南发生“南风热岛”现象最典型的季节是( A )A早春 B夏季 C初秋 D冬季6.关于济南发生“南风热岛”成因正确的是( A )受局部气压影响,南风势力较强南部山地形成的焚风效应加强城市南北之间存在明显的气压差水汽充足,往往形成较强的降水A B C D【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南风热岛是指在偏南风的吹拂下,这个南风主要是夏季风,济南在早春时可以受到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A正确;材料中该地气温变化不符合济南夏季气温特点,B错误;初秋时,强大的亚洲高压开始盛行,济南开始受偏北风影响,是冬季风,C错误;济南属于华北,冬季平均气温低于0 ,不符合该地气温变化,D错误,选A。第6题,由
6、于济南位于山东丘陵的北麓,所以受局地山谷风的影响,南风势力会增强,正确;南风经过爬升,在济南一侧形成焚风效应,正确;城市位于山麓北侧,南北之间纬度的差异,会存在明显的气压差,正确;济南位于背风一侧,水汽下沉,不易凝结,降水较少,错误。正确,选A。(2022湖南模拟)下图示意世界不同海岸地区年降水量的纬向变化。据此完成78题。7.最可能代表智利秘鲁西海岸年降水量的曲线是( A )A B C D8.图示海岸地区气候类型形成的共同原因有( B )沿岸寒流降温减湿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处山地的背风坡A B C D【解析】第7题,据图可知,图示五个地区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年降水
7、量极少,可判断该气候类型为大陆西海岸附近热带沙漠气候;撒哈拉西海岸受寒流(加那利寒流)影响,年降水量较少,而智利秘鲁西海岸受更强大的秘鲁寒流影响,年降水量更少,因此热带沙漠气候在南美大陆西部分布的纬度跨度更大,正确,故选A。第8题,由上题可知,图示五个地区为回归线地区大陆西海岸附近热带沙漠气候,在低纬度大陆西部海区都有寒流流经,其热带沙漠气候与沿岸寒流降温减湿(降水少)有关,正确;由上题可知,曲线为智利秘鲁西海岸,受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错误;热带沙漠气候多位于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都有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正确;仅有部分沙漠地处山地背风坡,错。正确,选B。(2022全国样卷)纳木错,位于拉萨
8、市区北偏西200多千米处,是西藏第二大湖泊。2019年8月,某科研小组在纳木错进行了为期12天的湖陆风观测(观测点位置如下面图a中所示),但仅在12日、13日获得连续观测资料。下面图b为13日某时统计的风向随高度变化图。据此完成911题。9.影响该科研小组进行湖陆风观测的主要因素是( C )A交通不便 B地质灾害多发C天气多变 D牧业活动干扰10.出现图b中所示的风向随高度变化情况的大致时间可能是( A )A2时 B8时 C14时 D17时11.纳木错湖区湖陆风环流的高、低空风过渡地带位于相对高度( B )A1 000米左右 B2 000米左右C3 000米左右 D4 000米左右【解析】第9
9、题,如果是交通不便的原因,那么就不会有此次观测。A错误。材料信息中没有明确指出此地地质灾害多发,并且此处并非山区或者地质灾害多发区。B错误。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升温、降温较快,尤其在湖陆交界地区,湖泊和陆地比热容不同,升温和降温幅度不同,因此天气多变,可能风向观测。C正确。没有明确材料信息可以判断牧业活动干扰。D错误。故选C。第10题,根据图b信息可知,该观测点观测到的近地面风向为135180,对应图a可以看出风向对应的是东南风,即该地风是从陆地吹向湖泊,两地存在热力性质差异,此时陆地气温低,为夜晚。故选A。第11题,读图可知,纳木错湖区的低空风是从陆地吹向湖泊(90180),高
10、空风是从湖泊吹向陆地270360(0),因此,高、低空风过渡地带(180270)位于相对高度2 000米左右。故选B。提升练(2022江苏南通模拟)在坡度较大的冰面上,冰面辐射冷却引起斜坡高处近表层空气温度下降、密度增加,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向下流动从而形成下降风。我国中山站坐落在南极洲拉斯曼丘陵上,常年盛行下降风。下图为某年1月1819日中山站风向玫瑰图(图中0表示正北)。读图,完成12题。1.中山站下降风最可能出现在( A )A晴朗的夜晚 B阴天的夜晚C晴朗的白天 D阴天的白天2.推测中山站附近冰盖斜坡坡面朝向( C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解析】第1题,阅读图文材料可知,冰
11、面辐射冷却引起斜坡高处近表层空气温度下降、密度增加,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坡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下降风。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强,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大,地面降温剧烈,斜坡高处近地表空气温度下降,密度增大,形成下降风,A正确。第2题,根据材料和图中信息可知,下降风受重力作用应沿斜坡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但同时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会沿坡面斜吹,即风向不与等高线垂直。结合图中最大风频为偏正东风,再结合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判断气压梯度力应自东南指向西北,气压梯度力与等高线走向垂直,即斜坡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坡面朝向西北,C正确。(2022湖南模拟)乌蒙山呈东北西南走向,高耸于滇东北和黔西北
12、高原,会泽地处乌蒙山主峰地段。昆明准静止锋通常在滇中昆明与黔中贵阳之间摆动。下图示意某年1月10日2月16日贵阳(106.7E,26.6N)、会泽(103.3E,26.4N)、昆明(102.7E,25N)3站地面气温变化。据此完成35题。3.图示期间,昆明准静止锋移动方向为( C )A昆明会泽贵阳 B贵阳昆明会泽C贵阳会泽昆明 D会泽贵阳昆明4.昆明准静止锋西进明显的时间有( A )1月15日1月21日2月1日2月4日A B C D5.为减少天气对越冬农作物的经济损失,会泽县农民可采取( A )覆盖地膜增施化肥适时冬灌间作套种A B C D【解析】第3题,准静止锋过境时会带来阴雨天气,导致气温
13、下降。读图可知图示时段内三地均经历了温度下降的过程,贵阳在1月10日至15日之间经历降温,会泽在1月15日至20日以及1月30日至2月4日经历了两次降温过程,昆明在2月14日左右经历了降温过程,可判断昆明准静止锋的移动方向为贵阳会泽昆明,C正确。第4题,由贵阳、会泽、昆明的经度位置可知,贵阳至会泽的经度跨度大于会泽至昆明的经度跨度,即昆明准静止锋到达会泽时,是昆明准静止锋西进最明显的时间。由图可知1月15日左右与2月1日左右会泽的气温较低,降温幅度大,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大,西进明显,正确,选A。第5题,由图可知,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会泽会出现低温天气,影响越冬作物的天气主要是低温冻害。覆盖
14、地膜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散失,保护农作物免受低温冻害的影响,正确;增施化肥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不能抵御低温冻害,错误;适时冬灌可以延缓降温速度,保护越冬作物,正确;间作套种可以有效利用农时与耕地,不能防治低温冻害,错误,正确,选A。(2022重庆模拟)2021年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分别长时间维持在日本海和我国西北地区,河南处于副高脊的西部边缘,18日,在距我国约1 000公里的太平洋洋面上,台风“烟花”形成并发展。位于郑州西部的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起到辐合抬升作用,受到高空冷气流影响,雷雨云团向郑州方向移动,形成“列车效应”,引起郑州局地极端强降水。据
15、此完成67题。6.材料中的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其主要差异是( D )A中心风力大小不同 B气流垂直运动不同C对天气的影响不同 D形成发展原因不同7.材料中的“列车效应”是指( A )A雷雨云团连续经过 B台风天气频繁登陆C冷空气的活动加强 D地形雨影响范围广【解析】第6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属于残留在海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带,为动力原因形成;我国西北地区的大陆高压为热力原因形成,因此差异是它们形成发展原因不同,故选D。第7题,长时间的降水并不是因为一块稳定不动的降雨云团造成,而是对流系统反复生成发展,使很多降水云团先后经过同一个地方,造成同一地区出现长时间降水的情况,就像列车的不同车厢先后经过同
16、一段铁轨一样,这种情况叫做列车效应。郑州西部的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起到辐合抬升作用,受到高空冷气流影响,雷雨云团向郑州方向移动,形成“列车效应”,故材料中的“列车效应”是指雷雨云团连续经过。故选A。(2022辽宁高三期末)焚风是在山脉背风坡,由山地引发的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河北中南部位于海拔不足100米的华北平原,西靠海拔1 5002 000米的太行山脉,一年四季均会出现焚风天气,尤以冬季发生的频率最高。2015年12月25日凌晨,河北中南部出现了明显的焚风天气,位于太行山中段的石家庄最为明显。下图为2015年12月25日石家庄气温日变化图。据此完成8
17、9题。8.2015年12月25日,石家庄发生焚风的时段为( C )A04时 B46时C58时 D510时9.河北省中南部焚风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B )A地处半湿润与半干旱区B与太行山相对高度大C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D冬季平均气温0 以下【解析】第8题,由材料可知,焚风是在山脉背风坡,由山地引发的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则可推知,出现焚风的地方,其气温将显著升高。读图可知,04时,处于夜间,而且图示为降温时段,A错误。图示为2015年12月25日石家庄气温日变化图,此时为冬季,45时处于日出之前,气温偏低,不是干热天气;大约是5点后到达0 以上,但6时之后仍处于焚风阶段
18、,B错误。焚风天气不仅热,而且十分干燥,58时段,气温上升且基本上是凌晨时段最高的气温,符合焚风天气特点,C正确。810时,气温下降,D错误,故选C。第9题,根据焚风的形成条件以及“河北中南部位于海拔不足100米的华北平原,西靠海拔1 5002 000米的太行山脉”的材料判断,河北省中南部焚风多发的主要原因是位于海拔低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之间的相对高度大,使下沉气流有足够的增温空间,形成干热风,B正确。(2022河北模拟)按照气象统计标准,平均气温是指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加权平均值,低于10 为冬,高于22 为夏,1022 为春、秋,立秋之后连续5天均温稳定在22 以下,即为入秋。秋季高温俗
19、称“秋老虎”,2021年包括合肥市(3152N,11717E)在内的江淮地区“秋老虎”天气持续时间超长。下图示意2021年国庆节前后(共14天)合肥市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资料。据此完成1011题。10.按照气象统计标准,图示期间合肥处于( B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1.推测2021年江淮地区“秋老虎”天气持续时间超长的主要原因是( D )A亚洲高压势力强大B印度低压势力强大C阿留申低压势力强大D西太平洋副高势力强大【解析】第10题,气象统计标准连续5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 以下,为秋季。从图示14天的数据看,合肥候平均气温在22 以上,仍处于夏季,B正确,故选B。第11题,我国“秋老虎
20、”天气的出现多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进退和停留时间有关,2021年夏末秋初,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移缓慢并停留在江淮地区,势力较往年强大,因其长期控制江淮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高温,导致江淮地区“秋老虎”天气持续时间超长,D正确,故选D。12. (2022山东潍坊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张家口市崇礼区承担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大部分室外雪上项目的比赛。为满足冬奥会气象观测需求,赛场设立了气象观测站。北京市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利用气象观测站资料(冬季小风日)对赛场风向和风速变化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发现,赛场风向和风速受山谷风影响大。图1示意赛场及周边等高线分布。探究问题一:风向的变换
21、。利用气象观测站的统计资料,活动小组绘制了每小时风向频率分布图(图2)。(1)指出观测站昼夜风向,并分析白天风向的成因。探究问题二:风速的变化。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发现,实测风速与理论山谷风风速不同。图3示意观测站实测风与理论山谷风每小时平均风速对比。(2)指出观测站实测风速与理论山谷风风速的差别,并分析其成因。探究问题三:风向变换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活动小组通过观测,绘制了某天观测站每小时风向与温度变化曲线图(图4)。(3)18时风向转换时气温变化剧烈,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8点18点之间以偏西风为主,18点次日9点之间以偏东风为主,即白天为偏西风,晚上为偏东风。根据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部分 专题 突破 大气 运动 气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