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模拟考试预测卷四含解析.docx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模拟考试预测卷四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模拟考试预测卷四含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模拟考试预测卷(四)(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南极冰盖在重力作用下始终处于不断向边缘运动的状态,南极冰盖上方覆盖着近百米厚的积雪层,只在沿岸冰川入海的地方和内陆某些出现裸露岩石的部位才能见到冰。图示意南极出露冰面的山地分布(局部)。南极洲有两个陨石富集地带,一个是山麓地带,如图示区域山地西北坡山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南极是最易发现陨石的大陆,其原因是酷寒干燥少生物影响,陨石不易风化人类活动历史最短,陨石积累多陨石降落概率更大,地表陨石多地表单一
2、,陨石包裹在积雪层中A. B. C. D. 2. 冰盖在图示区域的移动方向主要为A. 自西北向东南移动B. 自东南向西北移动C. 自东北向西南移动D. 自西南向东北移动3. 南极洲另一个陨石富集区域是A. 冰盖最高点附近B. 大陆边缘浅海区C. 冰盖低洼凹陷处D. 大陆边缘的岛屿【答案】1. A 2. A 3. B【解析】【1题详解】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干燥,生物稀少,陨石不易被风化,故正确;人类活动时间短,受人类影响小,陨石积累较多,故正确;陨石降落概率和其所在的位置无关,故错误;南极地区冰雪广布,地表单一,陨石包裹在积雪中,储存时间长,但不易被发现,错,所以该题选A。【2题详解】读图南极出露
3、冰面的山地主要分布在图示东南地区,山地出露说明该地冰层较薄,位于陆地边缘地带,根据材料南极冰盖在重力作用下始终处于不断向边缘运动的状态,所以冰盖在图示区域应由西北向东南移动,故该题选A。【3题详解】根据材料南极冰盖在重力作用下始终处于不断向边缘运动的状态,携带陨石的冰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山脉的阻挡,流速减缓在山麓富集;在冰川移动过程中若不受到地形阻挡,直接流向海洋,最终在南极大陆周边的浅海区富集,故该题选B;冰盖不断向边缘运动,所以不会在冰盖最高点以及冰盖低洼凹陷处富集,故A、C错误;陨石随着冰进入海洋在浅海沉积,不会移动到附近的岛屿,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红帮裁缝”发于清末民初,是中国近现代服
4、装业的开拓者,宁波是我国“红帮裁缝的故乡。新中国成立后,“红帮裁缝”或为上海等多地服装企业的技术骨干和领导。改革开放后,宁波服装业是承接上海服装企业的加工业务,逐渐造就了雅戈尔、杉衫、罗蒙等著名服装品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 改革开放后,宁波能够承接上海服装企业加工业务的主要原因是A 环境优美B. 劳动力成本低C. 土地租金低D. 基础设施完善5. 大量服装企业集聚宁波,能够A. 降低产品运输成本B. 减少能源消耗C. 促进信息和技术交流D. 降低劳动力成本6. 宁波服装企业能够造就国内著名服装品牌的主要原因是A. 生产规模大B. 产品质量高C. 产品价格低D. 产品多元化【答案】4. B 5
5、. C 6. B【解析】【4题详解】服装企业的加工环节是廉价劳动力指向型生产过程,主要与劳动力成本低有很大关系,上海的劳动力工资水平较宁波的高,设在宁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故选B。与环境优美和基础设施关系较小,且宁波本身的基础设施没有上海先进,故A、D错;土地租金低不是影响劳动力导向型的主要因素,故C可排除。【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集聚的主要意义。大量服装企业集聚宁波,同类企业相互学习,信息共享,能够促进信息和技术交流,C项正确。服装企业的产品不笨重,生产耗能小,集聚不能减少劳动力投入,所以A、B、D错误。【6题详解】由题目可知,宁波服装企业的上游设计研发技术力量雄厚,所以能够造就国内著名服
6、装品牌的主要原因是产品质量高,服装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同样是产品质量,B正确。与生产规模大、产品价格低、产品多元化关系小。所以选B。长江中游地区主要包括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处于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地的过渡地带。通过分析耕地类型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关系,可以明确耕地数量的转入、转出情况。下图为长江中游地区数量转换来源与转换率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19902015年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转型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 粮食总产量上升B. 粮食自给率上升C. 粮食单产下降D. 粮食商品率下降8. 下列关于长江中游地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获得耕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20002005年耕地转入率
7、最低B. 19952000年耕地转换获得主要来自草地C. 20002005年耕地转换获得主要来自林地D. 20052010年耕地转换获得主要来自水域9. 19902000年耕地转出变化主要表明该地区()A. 洪涝灾害频繁B. 城乡建设进程缓慢C. 生态有所改善D. 水域面积增加最多【答案】7. D 8. C 9. C【解析】【7题详解】耕地面积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耕地转入和耕地转出的数量关系,即耕地的净转化率。1990-2015年,该地区耕地的净转化率始终为负值,所以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粮食总产量和粮食自给率可能下降,粮食单产从材料中无法获知,故ABC错误。耕地减少,粮食总产量下降,可能导致粮食商品
8、率下降,故D正确。故选D【8题详解】耕地的转换方向有转入和转出之分,转出表现为耕地减少的方向,转入表现为耕地增加的方向。据图可知,20052010年耕地转入率最低,A错误;19952000年耕地转换获得主要来自城乡建设用地,B错误;20002005年耕地转换获得主要来自林地,C正确;20052010年耕地转换获得主要来自林地,D错误;故选C【9题详解】由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转人和转出的来源可知,耕地转出的方向主要用于扩大林草、水域等生态用地。伴随着生态退耕,该区域生态有所改善,C正确;该区域生态退耕,水域面积增加,调蓄洪水的能力增强,洪涝灾害减少,A错误;据图可知,城乡建设用地增多,城市建设进程
9、加快,B错误;据图可知,图中只能反映出占比变化,不能反映面积变化,D错误;故选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荷兰西部港口小镇罗曾堡(51.90N,4.25E)工业发展迅速,为此于1960年修建了一条新的运河卡兰运河,分担原有南北向新沃特伟赫运河的运输压力,运河建成后,承担着繁重的运输任务,大型船只川流不息。1980年,在卡兰运河一侧河岸修建了一座高墙。该高墙长约1.75千米,由125根半圆弧形混凝土柱组成,柱高约25米,建成后有效削减75%的风力。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0. 卡兰运河建成之初,主要运输( )A. 时鲜花卉B. 观光游客C. 石化产品D. 电子产品11. 推断卡兰运河旁的高墙( )A. 呈东
10、西向延伸,位于运河南岸B. 呈南北向延伸,位于运河西岸C. 呈东西向延伸,位于运河北岸D. 呈南北向延伸,位于运河东岸【答案】10. C 11. B【解析】分析】考查交通布局的影响因素。【10题详解】卡兰运河的建设是为了分担原有南北向新沃特伟赫运河的压力,承担着繁重的运输任务,大型船只川流不息,运输量大,时鲜花卉对于交通便捷度要求高,容易腐烂,保鲜期短,不适宜水运,A错。观光游客数量不大,不会使用大型船只,B错。电子产品,轻薄短小,运量小,D错。石化产品运输量大,需要水运,C对。故选C。【11题详解】在卡兰运河一侧河岸修建了一座高墙,有材料可知,建成后可有效削减75风力,所以卡兰运河是为了削减
11、风力对运输的影响,而荷兰地处西风带,盛行西南风,高墙应为南北走向,位于河流西岸,才能起到防风作用,故选B。【点睛】防波堤的走向通常与风向是垂直关系才能阻挡波浪。第卷非选择题(共56分)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37题为必考题,第43题、第44题为选考题。(一)必考题:共46分。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土壤是由矿物质(风化壳或风化堆积物,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有机质(包括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以及由分解产物合成的腐殖质等)水分、空气组成。塔斯马尼亚有“世界最纯净岛屿”之称,是著名的“苹果之岛”。塔斯马尼亚岛上植被茂密,土壤肥沃,果蝇少,苹果种植环境绝佳,苹果园和农
12、场多分布于谷地排水较好地带。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研究显示,近几年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壤厚度不断变薄,对苹果的生长开始产生不利的影响,下图示意塔斯玛尼岛位置。(1)比较M、N两地土层厚度及土壤肥力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原因。(2)从土壤的角度,说明塔斯马尼亚岛苹果质优的原因。(3)分析该岛土层变薄对苹果生长的不利影响。(4)为防止岛屿土层变薄的趋势,简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答案】(1)差异:M地土层厚度大于N地,且土壤肥力高于N地原因: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土壤厚度大,肥力高。M地纬度及海拔更低,且位于向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更优越,植被生长更为茂盛,有机质来源更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三明 第一 中学 2020 届高三 地理 模拟考试 预测 卷四含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