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10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试题.docx
《202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10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10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部分 专题十A卷基础练(2021山东高三二模)赵家峁村地处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收益低下,村民生活贫困,村庄空心化突出。2013年以来,赵家峁村以流转农户土地经营权、发展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有效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下图示意)。据此完成12题。1图中M处的内容为(A)A地块分散,耕地撂荒B耕地匮乏,沙化严重C耕地集中,土壤肥沃D多中低产田,土地贫瘠2赵家峁村通过土地整治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是(C)A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B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C土地规模经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D开发未利用土地,增加土地资产收益【解析】第1题,黄土
2、高原沟壑纵横,导致地块分散,村庄空心化严重,青壮年流向城市务工,导致村庄劳动力不足,从而土地撂荒,A正确;黄土高原通过修挡土坝等措施,耕地并不匮乏,且近年治理成效明显,土地沙化大有改善,B错误;黄土高原沟壑纵横,耕地分散,且黄土肥力低,土壤贫瘠,C错误;“多中低产田”并不是导致“人地业关系失调”的原因,D错误。故选A。第2题,该地只是将土地进行规模经营,并没有增加耕地面积,A错误;黄土高原环境并没有因此改变,故农村人居环境也没有改变,B错误;材料中表明措施为“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C正确;黄土高原环境脆弱,不能随意对土地进行开发,且材料中未体现,D错误。故选C。(2021北京高三二模)201
3、9年7月1日,准噶尔盆地的昌吉安徽古泉特高压输电工程正式投产运营,它是目前世界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输电工程(下图)。读图,完成34题。3建设昌吉一古泉特高压输电线路要克服的困难有(B)A跨越第一、二级阶梯,地势起伏大B线路西段气候干燥,风沙危害大C经过黄河、青海湖,建设难度大D途经甘肃省,人口稠密,搬迁量大4特高压输电工程建成运营带来的影响有(B)A带动安徽省能源的开发,调整产业结构B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发展C改变沿线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增加收入D发挥昌吉资源优势,缓解水源短缺【解析】第3题,读图该输电线路跨越二、三阶梯,故A错误;西段经过新疆、甘肃北
4、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多风沙危害,故B正确;读图该线路跨越黄河,并没有通过青海湖,故C错误;甘肃省经济落后,人口密度小,搬迁量小,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第4题,该输电线路是将新疆电力输送到安徽,促进新疆能源的开发,故A错误;西部能源丰富,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小;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该输电工程建成运营能够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发展,故B正确;能源输送主要对工业生产影响较大,对农业影响小,故C错误;输电工程可以充分发挥其能源优势,能源开发可能会加剧水资源短缺,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2021四川省内江市高三模拟)黄土地貌以黄土沟间地貌塬、梁、峁最具代表性,其中塬面是当
5、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天然场所。下图为大塬到残塬的演化(甲乙)模式图。据此完成56题。5推测塬面上聚落分布经历的演化过程是(C)逐渐分散内部聚集均匀分布零散分布ABCD6遏制塬面持续萎缩最有效的措施是(D)A沟头加固防护B沟道径流调控C塬面水沙集蓄D塬面植被恢复【解析】第5题,由材料知,“塬面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天然场所”甲丁的演化过程中,塬面的面积逐渐减小,所以面上聚落的分布也是逐渐分散。甲:塬面面积大而完整,所以聚落分布比较均匀;乙:塬面面积减小,周围受到流水侵蚀,所以边缘的聚落开始向中间集聚;丙:塬面破碎,聚落开始由集中走向分散;丁:塬面完全破碎,只有少部分塬面有聚落分布。所以塬面聚落演变的过
6、程是:均匀分布内部集聚逐渐分散零散分布,C正确。故选C。第6题,沟头防护工程是为了防止沟头前进而在沟头修建的一种排蓄坡面径流的工程,对遏制塬面缩减有一定效果,但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A错。沟道径流调控,沟岸仍然会扩张,保塬作用不大,B错。塬面地势高,不适合集蓄水沙,C错。塬面植被可以通过枝叶减轻雨水的冲击,通过根系有效保持水土,是防止塬面侵蚀萎缩最有效的措施,D对。故选D。(2021四川内江高三三模)垸是长江沿岸人地相互作用形成的极具地域特色的地理空间,垸围是用泥沙、卵石等材料在河流洲滩建设的宽数米,高数十米的“高墙”。明清以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长江沿岸围垸的数量迅速增加,洪涝灾害也日
7、益严重。下图为长江某河段围垸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7分布有大量围垸的省份是(B)A蜀B鄂C浙D滇8人们建设垸的主要目的是(A)A增加耕地面积B拓展居住空间C发展航运贸易D开发休闲娱乐9大规模的建设围垸,加重了洪涝灾害。主要是因为围垸(C)A增加了洪水的流量B减慢了洪水的流速C提高了洪水的水位D增多了洪水的泥沙【解析】第7题,读材料可知,垸出现在洪涝灾害频繁的地区。洪涝灾害出现的地区必然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可推断垸应该出现于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湖北位于江汉平原,此处长江河道弯曲,洪涝灾害频发。所以B正确,故选B。第8题,由材料“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长江沿岸围垸的数量迅速增加,”可知人口
8、增加促进垸的增加,据长江中下游实际情况,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面积少,所以人们建设垸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耕地面积,A正确;读图可知垸建在长江大堤内,从安全角度不适合作为居住空间,B错误;此河段河道弯曲,建垸后更加水流不畅,C错误;由材料可知,开发休闲娱乐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A。第9题,洪水流量取决于上游来水与当地汇水量,与垸无关,A错误;洪水流速与比降有关,垸不影响比降,B错误;由图可知建垸后,长江河道变窄,所以洪水期会提高洪水水位,C正确;洪水的泥沙来自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建垸并不会增加泥沙,D错误。故选C。(2021河北唐山市高三二模)因流域中上游用水不断增多,位于我国西北荒漠区的某尾闾湖(内流
9、河终点处形成的湖泊)在1992年完全干涸。2002年,经流域上游进行生态补水后,该尾闾湖有所恢复。据估算该尾闾湖的年均生态需水量约1.03亿m2。据此完成1011题。10该尾闾湖干涸后,湖床最可能成为(B)A牲畜牧场B沙尘源地C高产农田D天然湿地11为保证该尾闾湖的年均生态需水量,流域上游需(C)限制开荒面积禁止引水灌溉尽量使用地下水推广种植耐旱作物ABCD【解析】第10题,根据材料可知,该湖位于内流河终点,地处西北荒漠,所以可以推测湖泊干涸后,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湖床成为沙尘源地,B正确;由于西北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降水稀少,难以形成牧场,也难种植农作物,A、C错误;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部分 专题 突破 10 区域 资源 开发 生态环境 建设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