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中地理第五单元第一节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课后习题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2023高中地理第五单元第一节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课后习题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高中地理第五单元第一节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课后习题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自然环境的差异性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略图。读图,完成12题。1.引起图中A、B、C三地的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从东向西降水减少B.从东向西降水增多C.从东向西气温升高D.从东向西海拔增高2.其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是()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读图,完成34题。3.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热量增加B.沿X方向降水增加C.沿Y方向热量增加D.沿Y方向降水增加4.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A.热带
2、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B.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热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D.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读我国东部某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57题。5.影响自然带垂直变化的因素是()A.气温B.坡度C.土壤D.水热6.该山地是()A.阿里山脉B.武夷山C.秦岭D.长白山7.该山地的南、北坡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B.水土流失C.泥石流D.水污染8.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指出图中a、b、c、d代表的自然带的名称。(2)图中a自然带有丙、丁两处的分布,其中处的分布为非地带性现象,导致a自然带在该处形成的原因有哪些?B级能力素养提升练(2021浙江金华期末)读从太行山至滨海平原土壤
3、分布断面图,完成910题。9.该区域土壤类型分布的差异体现了()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0.导致该区域土壤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方地形B.地方气候C.地表水系D.地面组成物质下图为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关系图。读图,完成1112题。11.据图分析自然带的名称是()A.常绿阔叶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C.针叶林带D.高山草原(草甸)带12.自然带沿a方向更替,其形成的基础是()A.热量B.水分C.地形D.大气环流读气候与植被的关系示意图,完成1314题。13.稀树草原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深居内陆,
4、受海洋影响小B.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C.终年受高气压带控制D.受洋流的影响14.图中南北方向的植被变化体现了()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拟图,完成1516题。15.自然带和自然带的分布分别符合()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16.图中甲山脉自然带分布与下列图示信息吻合的是()A.B.C.D.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山地
5、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如下图)。(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中地理 第五 单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差异性 课后 习题 鲁教版 选择性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