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时跟踪练39资源跨区域调配.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时跟踪练39资源跨区域调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时跟踪练39资源跨区域调配.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跟踪练39(2022广州高三阶段训练)随着经济的发展,墨累达令河流域缺水问题日益突出。澳大利亚政府从大分水岭东部向西部引水,在雪河上修建水库,将河水调入墨累达令河流域,下图示意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工程。据此,完成13题。1雪河流域主要的降水类型是()A地形雨B台风雨C对流雨D锋面雨2墨累达令河流域河水盐度高的原因有()蒸发量大降水量少海水渗透土壤盐分高ABCD3调水工程实施后,雪河中下游()A水体污染加剧 B地下水位上升C泥沙含量增大 D土壤盐度增加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雪河位于大分水岭的东侧,位于山地的迎风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多地形雨,A正确。台风雨降水次数不多,影响的时
2、间短,不是主要的降水类型,B错误。对流雨是热带雨林气候区主要的降水类型,雪河流域不是热带雨林气候,C错误。雪河流域的降水主要受地形影响,不是锋面雨,D错误。故选A。第2题,墨累达令河流域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处于“雨影区”,降水少,气候干旱;中游途经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的内陆平原,土壤盐分高,导致河水含盐度高。正确,D正确。海水渗透主要影响河口处,不会影响整个墨累达令河流域,错误。A、B、C错误。故选D。第3题,调水工程实施后,雪河水量减少,水体的净化能力和稀释作用降低,河流中下游水质变差,A正确。大量河水调出,使雪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河流补给地下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B错误。调水工程实施后,雪河
3、中下游流量减小,河流流量越小,流速就越慢,侵蚀和搬运作用也就越弱,河流含沙量减小,C错误。调水工程实施后,雪河中下游流量减小,河流水减少,地下水位也很可能降低,土壤盐度可能减弱,D错误。故选A。答案:1.A2.D3.A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从越南中部进口的煤炭数量超过了从山西调入的优质煤数量。读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调配图,完成45题。4关于图中四条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气东输一、二线的能源输入地均为广东 B线路比线路运输距离长、成本高C线路的煤全部采用河运D线路以输送火电为主5下列关于四条调配线路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条线路的输送方式相同B四条线路输送的能源都是由太阳辐射能转化来的
4、C对输入地来说,线路比线路产生的环境问题更严重D线路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利解析:第4题,西气东输一线的能源输入地是长江三角洲地区,A错误;山西比越南距离珠江三角洲地区远,煤炭的运输成本高,B正确;越南煤炭运输到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靠海运,C错误;线路输送的主要是水电,D错误。故选B。第5题,输煤采用的主要是水路运输,输气采用的是管道运输,输电采用的是高压输电线路,A错误;煤炭、天然气、水电都是由太阳辐射能转化来的,B正确;输煤会加重输入地的环境污染,而输电、输气对输入地的环境影响相对较小,C错误。线路为境外输入煤炭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不利,D错误。故选B。答案:4.B5.B(
5、2022安徽芜湖某中学模拟预测)“胶东引黄调水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输水线路长482 km,解决了71万人的吃水困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被称为齐鲁大地上的“黄金之渠”。下图示意“胶东引黄调水工程”线路。据此,完成68题。6综合考虑黄河流域的用水状况,“胶东引黄调水工程”调水时间一般选择在()A35月 B68月C911月 D12月至次年2月7“胶东引黄调水工程”对胶东半岛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A增加森林覆盖率 B减缓地面下沉C减少大气污染 D加剧水土流失8“胶东引黄调水工程”对胶东半岛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减轻土地盐碱化 B提高城市
6、等级C促进工农业发展D改善环境质量解析:第6题,“胶东引黄调水工程”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春季降水少,夏秋季降水多。春季黄河水量少,而且此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大,此时调水会影响农业生产(黄河是该地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故A错误;夏秋季,胶东半岛降水丰富,水资源充足,同时夏季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季节,此时调水会影响农业生产,故B、C错误;冬季,胶东地区降水少,水资源缺乏,黄河含沙量小,水质较好,同时避开农业用水高峰,因而“胶东引黄调水工程”一般选择在冬季调水,故D正确。故选D。第7题,增加森林覆盖率不是“胶东引黄调水工程” 对胶东半岛的主要影响,故A错误;“胶东引黄调水工程”可以
7、减轻胶东半岛水资源不足的问题,缓解因生产生活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地面下沉问题,故B正确;“胶东引黄调水工程”对大气污染没有影响,故C错误;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包括地形(坡度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覆盖率(覆盖率低)、土质(疏松)、人类活动(破坏地表植被)等,“胶东引黄调水工程”不会加剧胶东半岛的水土流失,故D错误。故选B。第8题,“胶东引黄调水工程”会使胶东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可能会使盐碱化加重,故A错误;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政治、经济、交通、科技等,所以提高城市等级不是“胶东引黄调水工程”对胶东半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故B错误;“胶东引黄调水工程”有效缓解了胶东半
8、岛的缺水状况,促进了胶东半岛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故C正确;改善环境质量不是该工程对胶东半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故D错误。故选C。答案:6.D7.B8.C(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是指从印度河向N河调水,该工程促进了该国东部地区耕作制度由一年两熟转为一年三熟,缓解了巴基斯坦的粮食短缺状况。据此,完成910题。9与输入地相比,输出地的特点是()A河流径流量更大 B降水季节分配更均匀C河流含沙量更小 D径流量季节变化更大10影响输入地耕作制度改变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 B耕地面积扩大C水源供应增加 D热量条件改善解析:第9题,从印度河向N河调水说明印度河水量更大,A正确
9、;两条河流在此区域都主要流经沙漠气候区,降水少,季节分配不均,B错误;印度河上游落差大、流速快,河流含沙量更大,C错误;N河流经区域补给水源类型少,气候干旱,径流量季节变化更大,D错误。综上,选A。第10题,N河所处区域纬度低,热量充足,影响其耕作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一年中部分月份灌溉水源太少,难以满足植物生长需求,故其变化主要与水源供应增加有关,C正确,A、D错误;耕地面积大小不会影响耕作制度,B错误。综上,选C。答案:9.A10.C(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2021年8月25日,新疆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发现新的亿吨级油气区,探测油气储量超2亿吨油当量,标志着盆地腹部超深层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十六 章区际 联系 区域 协调发展 课时 跟踪 39 资源 跨区 调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