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CM 1104-2018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中药熥疗.docx





《T∕CACM 1104-2018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中药熥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CACM 1104-2018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中药熥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11.020C05团体标准T/CACM1104-2018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中药熥疗TechnicaloperationspecificationforpreventivetreatmentofdiseaseinChinesemedicineHeatupbysteaming2018-08-15发布2018-11-15实施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T/CACM1104-2018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与定义.14操作步骤与要求.14.1操作前准备.14.2具体操作方法.25注意事项.25.1施术者注意.35.2嘱患者注意.35.3丢弃中药熥疗药包处理.36禁
2、忌症.36.1皮肤病.36.2孕妇.36.3其他急性疾病.37意外情况及不良反应处理.37.1烫伤处理.37.2过敏反应处理.37.3其他不良反应处理.3附录A(资料性附录)中医亚健康人群应用辩证取穴用药及适应症.5附录B(资料性附录)常见疾病应用辩证取穴用药及适应症.7附录C(资料性附录)中药熥疗适应症.9参考文献.10IT/CACM1104-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阜新市中医医院、天津市武清区
3、中医医院、沈阳市中医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野、车戬、李福生。本标准参与起草人:王世轩、张杰、朱强、王文华、赵钧。本标准专家组成员:郭义、陈泽林、孟向文、赵雪、王红、李桂兰、翟伟、王金贵、房伟、高希言、谭亚芹、杨华元、贾春生、杨俊、高树中、车戬、东贵荣、陈跃来、王频、刘棠义、齐瑞、吴强、王凡、石现、孙建华、倪光夏、潘兴芳、何丽云、陈以国、汤毅、郭永明、吴涣淦、史丽萍、裴景春、杨永清、方剑乔、王红。IIT/CACM1104-2018引言本标准的编写和颁布的目的在于为各级各类医院及保健机构提供中药熥疗治未病技术临床操作的规范,指导相关医师及保健人员正确使用中药熥疗方法防治疾病。中药熥疗取自古法,渊
4、源流长,在现今中医现代科研方法的指导下继承创新,使中药熥疗应用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的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IIIT/CACM1104-2018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中药熥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药熥疗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与禁忌、中药用药及穴位的搭配。本标准适用于亚健康人群和临床常见疾病的中药熥疗技术操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346腧穴名称与定位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第5部分中医敷
5、熨熏浴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文件3.1中药熥疗heatupbysteaminginChinesemedicine将装有多味中药的药袋放入加热装置内蒸熥加热后,外敷于体表特定部位进行持续加温,借其热力和药力来达到预防疾病的一种中药外治疗法,属于湿熥疗法。4操作步骤与要求4.1操作前准备4.1.1环境要求治疗环境:宜设置单间,室内通风良好,安静整洁。配置设施:医用治疗床,薄棉被,阻燃操作台。4.1.2治疗器械准备双层蒸锅、铁锅或瓷锅等可加热装置,红外线测温仪、持物钳,无菌布,卫生纸。药袋:用白色无纺布缝制。(实际药包大小可根据操作
6、者和患者需求进行调整)1T/CACM1104-20184.1.3适用人群适合18岁70岁,且符合中药熥疗适应症(附录A、B、C)的人群。4.1.4患者更衣宽松易脱、纯棉制品的衣裤。4.1.5部位选择患者按亚健康人群和疾病人群分类取穴。部位选择方法参照附录A、B。腧穴定位应符合GB/T12346的规定。4.1.6体位选择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部位选取仰卧,俯卧或侧卧位进行治疗。4.1.7疗前皮肤检查首先检查治疗部位有无皮肤破损、红肿或感觉障碍。检查合格后使用清洁湿毛巾擦拭治疗部位。4.2具体操作方法4.2.1药包准备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中药,将调配好的中草药研磨成粉剂置于布袋内并封口。(实际药包方剂可
7、按附录A、B中的辨证方法进行选取)注:中草药的规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进行选择。4.2.2药包加热与消毒器皿内加水后将药包放置蒸架上加热至水开(100沸腾)持续30min50min。注:按照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第5部分中医敷熨熏浴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执行。4.2.3药包放置待药包彻底蒸透,其表面温度达到8090时,施术者戴好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用持物钳夹出一个熥疗药包,晾至4050,再从锅里取出另外一个蒸熥好的药包,晾至6070。将后取出的温度高的药包放在先前取出的药包上面,同时把两个药包拿起,将温度低的药包一面平整放置于患者的治疗部位上(治疗部位参见
8、附录A、B)。随后在药包上加盖无菌布,最后覆以薄棉被保温。总治疗时间为20min30min,治疗到10min15min时将两药包位置互换继续治疗。治疗每日一次,10天15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间隔4天5天。4.2.4施术后处理治疗结束后施术者将药包收起,使用卫生纸将患者治疗部位擦拭干净,待患者汗出停止后方可离开。5注意事项2者治疗部位是否有红肿热痛,是否起水泡等。患者治疗部位皮肤近期如应用过外用药膏,可能提高T/CACM1104-20185.1施术者注意药包使用前需要干燥,治疗期间施术者于床旁停留半分钟,观察患者对药包的耐热程度,观察患12皮肤敏感性,注意烫伤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敏感皮肤患者
9、,治疗时间应适当缩短。5.2嘱患者注意勿空腹或过饱进行本项治疗,治疗前后应适当补充温开水,治疗后出现皮肤表面发红、汗出属正常现象,但应注意避风寒,勿用化妆品,勿洗澡,尤其注意头颈部、腰部四肢、足部的保暖,治疗后待汗止后方可离开。皮肤可能出现局部皮肤泛红、肿胀、甚至脱屑及色素沉着等反应,这种情况多为中药熥疗的疗效体现,数日后可自然消失45。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严重的皮肤病者。5.3中药熥疗药包的废弃处理参照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第5部分中医敷熨熏浴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6禁忌症6.1皮肤病16.2孕妇孕妇腹部、腰骶部及某些可促进子宫收缩的穴位,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CACM 1104-2018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中药熥疗 CACM 1104 2018 医治 技术 操作 规范 中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