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钠及其化合物++说课稿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公开课】钠及其化合物++说课稿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钠及其化合物++说课稿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 化学必修 第一册钠及其化合物 第一课时化学“钠”些事儿课后说课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章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学科:化学年级:高一 上学期教材版本:化学必修第一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年7月出版一、教学分析 - 1、课标分析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好,我是 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册 第二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形式为课后说课。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过渡】首先,课标是中学教学的重要参考。课标从内容、学业、教学策略三方面提出以下要求:1、 课标要求本节内容结合真实情景的应用实例,了解钠及其化合物主要性质
2、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 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角度,依据复分解及氧化还原反应,预测物质性质及变化。设计实验并进行初步验证,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3、 发挥核心概念对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指导作用;重视开展高水平的实验探究活动;创设丰富的真实问题情景;鼓励使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和学习途径。教学分析 - 2、教材分析【过渡】课标是实施教学的重要参考,而教材则是教师教学的核心素材和资源。1、本节内容在九年级上册化学(必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燃料及其应用的学习,并且巩固了本册课本第一章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相关内容,逐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重视通过阶段性刺激保留记忆内容,内化知识。而初中必做八个实
3、验中,要求学生具备基础实验观察和操作能力。2、在此基础上,高中课程则帮助学生具备获取实验探究、善于发现、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落地。为后续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同时引导学生建构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核心思想,培养物质类别观和元素价态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分析- 3、学情分析【过渡】学生是课堂学习过程的主体,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我将从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学习障碍、素质目标四方面进行学情分析。1、 学生已经初步形成钠元素简易认识模型,具备一定物质类别及转化观念。2、 有一定的实验观察和动手能力。具备分组合作、初步完成实验操作的能力。3、 但
4、证据推理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有所不足。4、 因此我希望通过本节课,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体现学科价值,感受化学反应整体性和复杂性。教学分析- 4、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过渡】依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教学目标 1.通过产物预测,深化氧化还原知识模型;2.通过钠与水反应演示实验,观察现象并给出合理解释,初步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3.通过实验设计,进行可行性分析后完成实践操作,形成一定的实验观。(2)评价目标1.诊断并发展学生微粒水平和视角水平;2.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5、的核心素养;3.诊断并发展学生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设计水平。(3)教学重点难点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得出了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钠与水反应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钠与水反应产物的探究以及实验的改进。教学方法【过渡】基于上面的教材与学情分析以及(2017)版课标中提出的“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的教学建议。本节课我以多媒体和小组实验为教学手段、采取讲授、情境创设、目标驱动、实验启发等教学方法。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努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生活实践等学习方法进行本节课
6、的学习。三、教学过程【过渡】本节课程共40分钟。本节课程我将以目的过程结果为教学明线,以社会责任感为暗线进行讲授。环节一、课前准备。课前自主预习,发放并填写导学案。课中粗略完成实验表格及实验仪器辨识。课后完成导学案的课后练习以及优化实验表格。环节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过渡】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景导入问题,教师表演魔术“滴水成火”。【设计意图】增强学习兴趣,渗透实验安全教育。环节三:新课讲授。本节内容我将带领学生探究化学“钠”些事儿,依托于“知识线”“问题线”“情境线”“能力线”“素养线”进行讲授。要求学生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
7、验探究、化工生产安全共四个知识点。【设计意图】总结出对应知识点,落实相应能力点,培养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体现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过渡】接下来,我将对四个探究分开阐述。探究一:“钠的物理性质?”本探究以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归纳为主。配合教师实物展示,进一步深化理解与记忆。【设计意图】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观察、记录、自学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学科知识。探究二:钠的化学性质。依据“探究一”中久置钠的性状,观察表面颜色变化,结合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预测Na的化学性质。参考Ca、Al等金属的反应,分析原因。提升类比归纳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用化学独有的语言(化学方程式)描述原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开课 公开 及其 化合物 说课稿高一 上学 化学 人教版 2019 必修 一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