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SAC 006-2023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接入软件开发工具包(SDK)个人信息安全指南.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T_CSAC 006-2023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接入软件开发工具包(SDK)个人信息安全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_CSAC 006-2023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接入软件开发工具包(SDK)个人信息安全指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兔兔标准下载ICS35.110CCSL79T/CSAC团体标准T/CSAC0062023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接入软件开发工具包(SDK)个人信息安全指南Personalinformationsecurityguidelinesforintegratingsoftwaredevelopmentkittomobileinternetapplications2023-9-22发布2023-9-22实施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发布学兔标准兔下载学兔兔标准下载目次前言.2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和定义.34缩略语.45概述.45.1SDK概述.55.2SDK使用场景与角色关系.55.3
2、App与SDK责任划分.56SDK安全风险.56.1SDK安全漏洞.66.2SDK恶意行为.66.3SDK违规处理个人信息.67App接入SDK安全原则.78App接入SDK安全指南.78.1App接入SDK生命周期.78.2设计阶段.88.3开发阶段.98.4运营阶段.108.5退出阶段.11参考文献.131学兔兔标准下载T/CSAC006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网络空间安全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抖音信息服务有限公
3、司、北京市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中心、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北京分中心、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三六零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郑州云智信安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极客谷数字信息安全产业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蕾、杨骁涵、安潇羽、李思凡、李昳婧、李若愚、王敏、赵乃萱、吴少卿、谷元坤、靳鑫亚、荣晓燕、李媛、程颖博、姚菲、秦世勉、史坤坤、陈光炎、马超、卢威、李娜、付艳艳、白晓媛、蒋思思、黄飞、杨智、彭铭、李实、吴汇洋、刘闯
4、、黄天宁、关振宇、张熙。2学兔兔标准下载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接入软件开发工具包(SDK)个人信息安全指南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App提供者和SDK提供者在App接入SDK的全生命周期内需遵循的信息安全指南,主要涵盖和涉及设计、开发、运营和退出四个阶段。本文件适用于App提供者和SDK提供者对自身的信息安全防护和个人信息保护行为机制进行设计和评估,也适用于第三方评估机构和相关部门进行审查和评估。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5、GB/T250692022信息安全技术术语GB/T413912022信息安全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个人信息基本要求GB/T425822023信息安全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个人信息安全测评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25069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mobileinternetapplication:App运行在移动智能终端上的应用程序。注:包括移动智能终端预置、下载安装的应用程序和小程序。来源:GB/T42582-2023,3.13.2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mobileinternetapplicationprovider移动
6、互联网应用程序的开发者、运营者或所有者,简称App提供者。3.3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developmentkit协助软件开发的软件库。注:软件开发工具包通常包括相关二进制文件、文档、范例和工具的集合,简称SDK。来源:GB/T41391-2022,3.14,有修改3.4第三方软件开发工具包third-partysoftwaredevelopmentkit由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运营者之外的其他法人实体提供的软件开发工具包。来源:GB/T41391-2022,3.153学兔兔标准下载T/CSAC00620233.5软件开发工具包提供者softwaredevelopmentkitprovid
7、er软件开发工具包的开发者、运营者或所有者,简称SDK提供者。3.6自启动self-startup在用户没有直接操作某个APP的情况下,APP内的SDK自行拉起自身进程并成功运行。3.7关联启动coupling-startup在用户没有直接使用某个SDK或APP对应的功能时,其进程已被另一个SDK或APP拉起并成功运行。3.8个人信息personalinformation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3.9敏感个人信息sensitivepersonalinformation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
8、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注:敏感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以及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有修改3.10开源opensource源代码公开,指软件的使用者可以获得其源代码。3.11闭源closedsource源代码不公开,指软件的使用者无法获得其源代码。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pp: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MobileInternetApplication)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SDK:软件
9、开发工具包(SoftwareDevelopmentKit)5概述4学兔兔标准下载5.1SDK概述SDK是一组工具集,提供独立、明确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App开发中,以提高App开发和运营的效率。其具体分类可参考TC260-PG-20205A3.2。5.2SDK使用场景与角色关系图1App接入SDK示意图如图1所示,SDK的使用场景通常涉及到SDK提供者、App提供者和用户三方角色:a)SDK提供者:作为SDK的设计和开发者,SDK提供者负责对SDK的功能代码封装成模块,并对外提供API接口、API文档、SDK接入文档、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说明文档。b)App提供者:作为App的设计和开发者,A
10、pp提供者通过调用SDK所提供的接口来将其嵌入到App中,从而实现SDK相应功能的引入;另外,倘若SDK具有相对独立的交互界面(或界面元素),App提供者宜通过双方协商将将其嵌入到App的交互界面中。c)用户:作为App的最终使用者,用户一般通过App交互界面使用App的相应功能来间接使用SDK,SDK的嵌入对用户而言通常是没有感知的;但倘若SDK具有相对独立的交互界面(或界面元素),用户可能会感知到SDK的存在。通常而言,SDK提供者和App提供者可能为同一方(即指App提供者使用自行开发的SDK),也可能分属不同法人实体。对于二者分属不同法人实体的情况,通常将所涉及的SDK称为第三方SDK
11、。在未明确说明的情况下,本文中所提到的SDK均指的是第三方SDK。5.3App与SDK责任划分SDK提供者和App提供者需按照自身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a)SDK提供者需对该SDK的安全防护负责,需详细告知App提供者安全使用和配置SDK的要求。b)SDK提供者需对该SDK的个人信息保护负责,需向App提供者披露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相关情况。c)App提供者需对SDK的引入负责,需整体把控SDK的使用和配置,具有审查和安全管理义务。d)APP提供者需对其自身和第三方SDK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公示负责,需向用户披露接入的第三方SDK的个人信息收集使用的情况,协助第三方SDK提供者取得APP用户
12、的授权同意。6SDK安全风险5学兔兔标准下载T/CSAC00620236.1SDK安全漏洞SDK自身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并由此对App的安全性造成威胁,其常见分类和具体漏洞信息可参考TC260-PG-20205A4.1。6.2SDK恶意行为SDK的主观恶意行为可能会破坏App的安全性、对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合法权益造成威胁,其详细信息可参考TC260-PG-20205A4.2。6.3SDK违规处理个人信息6.3.1个人信息收集SDK收集个人信息时,违法收集个人信息、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未充分告知处理目的及未经用户授权同意收集个人信息的风险。6.3.2个人信息存储SDK存储个人信息时,未采取充分安全的保护
13、措施及机制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存储时间超过个人信息主体授权使用目的所必需的最短时间。6.3.3个人信息使用SDK提供者在使用个人信息时,超范围使用个人信息、展示的个人信息未做去标识化处理等导致数据个人信息等风险。6.3.4个人信息加工SDK提供者在加工个人信息时,在不具备合法性基础的前提下对个人信息过度挖掘、造成用户焦虑恐慌的风险。6.3.5个人信息传输SDK在传输个人信息时,未对个人信息进行加密或未采取充分安全的传输协议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6.3.6个人信息对外提供SDK提供者对除了APP提供者之外的机构或个人提供个人信息时,在无其他合法性基础情况下,未对用户针对个人信息对外提供目的
14、、期限、处理方式、个人信息种类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等进行充分告知的风险,以及未取得用户单独同意的风险。SDK提供者委托第三方处理个人信息时,在无其他合法性基础情况下,未对用户针对个人信息处理的目的、期限、处理方式、个人信息种类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充分告知、未与受托方约定个人信息接收方的责任和义务的风险。6.3.7个人信息公开SDK提供者在无其他合法性基础情况下,超出合理范围公开个人信息、未向用户告知公开披露个人信息的目的、类型,并征得其明示同意或公开个人信息给用户权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6.3.8个人信息删除6学兔兔标准下载SDK完成业务功能及目的、用户撤回同意、SDK提供者停止提供产品或服务
15、或超出最短存储期限后,在无其他合法性基础情况下,未及时删除或匿名化处理用户个人信息的风险。6.3.9个人信息跨境提供SDK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未履行法律规定的相关要求,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提供个人信息的风险。7App接入SDK安全原则在App接入SDK的全流程中,App提供者和SDK提供者需遵循以下九项安全原则:a)全周期管理:针对所接入的SDK,App提供者需对其进行接入前审核、使用中监控、和退出时审计追溯,在发现违规行为时确保能够及时终止。b)权责一致:App提供者和SDK提供者需按照自身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c)目的明确:选用SDK时,App提供者需首先明确自身的业务需求并选择与此具
16、有直接关联且个人信息处理目的合理、清晰、明确的SDK。d)最小必要:在选用SDK时,APP提供者需在满足自身业务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最少够用的SDK。另外,SDK提供者需在实现相应业务功能的前提下申请最少够用的个人信息处理权限,不超范围、超频次申请权限。e)公开透明:SDK提供者需以合理清晰的方式向App提供者公开披露SDK处理个人信息的范围、目的和规则等,且其实际行为需与该声明保持一致。f)告知同意:App提供者需以合理清晰的方式向用户披露所嵌入的SDK及其处理个人信息的范围、目的、规则和SDK隐私政策等,且需征得用户授权同意。g)确保安全:在接入SDK的过程中,App提供者需使用足够的技术手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_CSAC 006-2023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接入软件开发工具包SDK个人信息安全指南 006 2023 移动 互联网 应用程序 App 接入 软件 开发 工具包 SDK 个人信息 安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40233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