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学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学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氮及其化合物 【学科素养】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从原子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的角度认识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规律,形成模型意识。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结合实例认识氮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中的重要价值。考点考题考点一:氮及其氧化物2021河北选择考第4题2020江苏高考第1题2019江苏高考第9题考点二:硝酸2021河北选择考第10题考点三:氨气铵盐2019江苏高考第3题考点四:不同价态含氮物质的转化2021浙江6月选考第16题2019江苏高考第9题分析近五年全国高考试题,高考命题在本讲有以下规律:1从考查题型和
2、内容上看,题型以选择题、综合推断题、实验题为主。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以新材料、新技术为背景或框图推断题综合考查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及生活应用;(2)以氮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性质的实验为载体考查基本实验操作及实验的设计评价和实验探究能力;(3)结合化学与生活考查氮氧化物对环境污染与防治及其预防措施等。2从命题思路上看,以侧重考查实验探究及其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主。(1)选择题常以考查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检验方法、实际应用及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为重点;(2)非选择题以氮及其化合物的基础知识为主线,以最新的信息处理和知识的应用考查为重点,与物质结构、电化学、电解质溶液等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
3、识的能力。3从考查学科素养的角度看,注重考查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根据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氮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2)结合相关工业生产注重氮及其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考点一:氮及其氧化物(基础性考点)(一)从氮原子结构层面理解N2的性质1氮的原子结构(1)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N2的电子式为NN,结构式为NN,N2属于非极性(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微点拨(1)氮元素非金属性强(2)N2分子中存在NN,键能大,破坏难,N2非常稳定。2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3氮气的性质写出有关化学
4、方程式及N2表现的性质:N23MgMg3N2,N2氧化性。N23H22NH3,N2氧化性。N2O22NO,N2还原性。(二)从多种价态层面理解氮的氧化物1氮的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助理解有关氮的氧化物应注意两点:(1)对应的酸性氧化物:HNO2N2O3,HNO3N2O5。(2)NO2与N2O4可相互转化2NO2N2O4。2NO、NO2的比较物质NONO2颜色、毒性无色,有毒红棕色,有毒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水与O2或与H2O反应2NOO2=2NO23NO2H2O=2HNO3NO制备Cu与稀HNO3反应Cu与浓HNO3反应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与人体、环境
5、的关系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转化成NO2,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辨易错(1)食品袋中充氮气可用来防腐。( )提示: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来防腐。(2) 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提示:NO与O2反应生成NO2,但常温下,NO2与N2O4之间存在平衡,所以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A。(3) 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提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产生NO,不能用水吸收。(三)常见NOx的污染及其处理方法1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2常见的NOx尾气处理方法(1)碱液吸收法2NO22NaOH=NaNO3NaNO2H
6、2ONO2NO2NaOH=2NaNO2H2O,NO2、NO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n(NO2)n(NO)。一般适合工业尾气中NOx的处理。(2)催化转化: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2)或NOx与CO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CO2)。一般适用汽车尾气的处理。能力点一: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典例】(2021河北选择考)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酸雨的主要成因B汽车尾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NO、SO2和PM2.5C利用空气中的N
7、O和NO2作为肥料,实现D工业废气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解题思维解答本题的思维流程如下:提取信息NO2和SO2均为红棕色;植物直接吸收;氮的固定;信息转化SO2为无色气体;植物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氮的固定是N2转化为化合物。联想质疑实验室制取NO、NO2时,分别用什么方法收集?提示: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NO2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解析】选D。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错误;汽车尾气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C与N的氧化物,如NOx和CO等,B错误;植物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C错误;工业废气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如加入石灰石或石灰乳均可进行脱硫处理,D正确。
8、思维拓展延伸设问能否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NO2和Br2蒸气?说明理由。提示:不能。NO2和Br2都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二氧化氮先与水反应生成HNO3,HNO3再将碘化钾氧化为I2,最终淀粉遇I2变蓝。可以用水鉴别。1(2022中山模拟)自然界中氮循环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雷电是使大气中的氮转化为硝酸盐的最主要方式B氨或铵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属于氮的固定C多数蛋白质在动物体内被直接吸收D研究自然界中的元素循环有利于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解析】选D。A.雷电只能使大气中少量的氮转化为硝酸盐,不是使大气中的氮转化为硝酸盐的最主要方式,故A不选;B.氨或铵盐转化为亚硝酸盐是不
9、同化合态的氮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故B不选;C.多数蛋白质在动物体内水解生成氨基酸,能够被动物体直接吸收,故C不选;D.研究自然界中的元素循环有利于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说法正确,故D选。2(2022深圳模拟)工业废气中的NO可用来生产NH4NO3,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若装置中反应后n(NO)n(NO)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4Ge43H2O=4Ge3NONO6HB装置中若有5.6 L(标准状况)NO参与反应,则转移0.625 mol 电子C装置中的操作是电解,则阳极反应式为Ge3e=Ge4D装置中反应的氧化剂是O2【解析】选B。装置中反应为Ge4氧化NO,
10、生成Ge3和NO、NO、H,离子方程式为2NO4Ge43H2O=4Ge3NONO6H,在装置中进行电解,在阳极将Ge3氧化为Ge4循环利用,再向含有NO、NO、H的溶液中通入氨气和氧气,氧气氧化NO生成NO。A.根据分析可知,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4Ge43H2O=4Ge3NONO6H,故A正确;B.装置中若有5.6 L(标准状况)NO参与反应,即n(NO)0.25 mol,则转移电子为0.25 mol0.5 mol,故B错误;C.装置中的操作是电解,则阳极反应式为Ge3e=Ge4,故C正确;D.装置中反应的氧化剂是O2,还原剂是NO,故D正确。【加固训练】(2022淮安模拟)根据文献
11、记载,如图属于新型催化氮气固氮机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加压有利于该反应提高产率BTi3L3是反应催化剂C使用催化剂提高固氮速率的原因是降低了该反应的焓变D整个催化过程中存在NTi键的断裂和生成【解析】选C。A.依据催化固氮反应机理可知,氮气固定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H2N22NH3,该反应为气体计量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该反应提高产率,故A正确;B.由Ti3L3表面催化氮气固定机理分析得到,Ti3L3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为反应催化剂,故B正确;C.催化剂提高固氮速率的原因是降低了该反应的活化能,但是不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故C错误;D.分析图示变化得到,整个催化过程中,存在NTi键的
12、断裂和生成,故D正确。能力点二: 氮的氧化物与水、氧气的反应反应原理3NO2H2O=2HNO3NO2NOO2=2NO2由方程式2得:4NO2O22H2O=4HNO3由方程式23得:4NO3O22H2O=4HNO31(2022惠州模拟)常温常压下,a、b、c、d四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两种气体,a试管内是NO2与O2,b试管内为Cl2和SO2,c试管内为NO与O2,d试管内是NH3与N2,将四支试管同时倒立于水中,最终各试管中水面上升高度顺序应为()AbcadBbacdCdbac Dbdba【解析】选A。首先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计算,剩余气体越少,试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越
13、大。设试管的体积为V L。a.等体积的NO2与O2,发生4NO2O22H2O=4HNO3,最后剩余O2,体积为(0.5V0.5V)V;b.等体积的Cl2和SO2,发生Cl2SO22H2O=2HClH2SO4,气体完全反应,没有气体剩余;c.等体积的NO与O2,发生4NO3O22H2O=4HNO3,最后剩余O2,体积为(0.5V0.5V)V;d.等体积的NH3与N2,氨气极易溶于水,氮气不溶于水,剩余气体为氮气,体积为0.5V,剩余气体越少,试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越大,最终各试管中水面上升高度顺序应为bcad。2(2022梅州模拟)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
14、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不可能是()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合气体B可能是O2与NO2的混合气体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D可能是NO2一种气体【解析】选A。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一定含有NO2,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则一定不含N2,混合气体可能发生以下反应:4NO2O22H2O=4HNO3,4NO3O22H2O=4HNO3,气体恰好发生反应时,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A.N2不溶于水,在溶液中不与氧气反应,试管不可能完全被水充满,故A错误;B.
15、如是O2与NO2的混合气体,能发生:4NO2O22H2O=4HNO3,气体恰好发生反应时,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故B正确;C.如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通入氧气,可能发生:4NO2O22H2O=4HNO3,4NO3O22H2O=4HNO3,气体恰好发生反应时,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故C正确;D.如全部是NO2一种气体,通入氧气,能发生4NO2O22H2O=4HNO3,气体恰好发生反应时,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故D正确。3(2022东莞模拟)为了避免NO、NO2、N2O4对大气的污染,常采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处理(反应方程式: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
16、NaNO2H2O)。现有由a mol NO、b mol NO2、c mol 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恰好被V L NaOH溶液吸收(无气体剩余),则此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1 B molL1CmolL1 DmolL1【解析】选C。为了避免NO、NO2、N2O4对大气的污染,常采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处理,根据反应方程式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最终变为NaNO3、NaNO2,a mol NO、b mol NO2、c mol 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恰好被V L NaOH溶液吸收(无气体剩余),再根据元素守恒得到Na
17、OH物质的量为(ab2c)mol,因此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故C符合题意。考点二:硝酸(基础性考点)(一)从氧化还原反应层面理解硝酸的性质1硝酸的物理性质色无色;态易挥发的液体;味刺激性气味。2硝酸的化学性质(1)不稳定性:4HNO34NO2O22H2O。补短板市售浓硝酸呈黄色的原因是硝酸分解生成的NO2溶解在硝酸里。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冷暗处,不能用橡胶塞。(2)强氧化性:不论浓、稀硝酸都有强氧化性,而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与金属反应时不产生H2。a常温下,浓硝酸Fe、Al钝化;b浓硝酸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4H2NO=Cu22NO22H2O。c稀硝酸与铜反
18、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Cu22NO4H2O与非金属反应。如浓硝酸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4HNO3(浓)CO24NO22H2O。与还原性物质反应。硝酸可氧化H2S、SO2、Na2SO3、HI等还原性物质。深思考(1)Fe2与NO能否在溶液中共存?在酸性条件下,Fe2与NO能否在溶液中共存?为什么?提示:能不能。Fe2与NO能在溶液中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Fe2与NO不能在溶液中共存,因为3Fe2NO4H=3Fe3NO2H2O。(2)NO在酸性条件下,能否与I、SO、S2等还原性较强的离子大量共存。提示:不能。NO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I、SO、S2等离子。(二)从含氮物质之间的转化
19、层面理解硝酸工业制法1工业制备原理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4NH35O24NO6H2O反应:3NO2H2O=2HNO3NO【辨易错】(1)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红色,证明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提示:稀硝酸与过量的Fe反应,则生成硝酸亚铁和NO气体、水,无铁离子生成,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不变红色,现象错误。(2)能使甲基橙变黄的溶液中,Na、NO、Cl、Fe2能共存。()提示:能使甲基橙变黄的溶液中,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Fe2和NO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Fe2在碱性条件下也不能存在。(3)稀硝酸可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
20、)提示:Ag可溶于稀HNO3,可用稀HNO3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三)硝酸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探究1硝酸的反应特征2硝酸与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低价态的金属氧化物、低价态的金属氢氧化物均能被HNO3氧化,如3FeO10HNO3(稀)=3Fe(NO3)3NO5H2O3Fe(OH)210HNO3(稀)=3Fe(NO3)3NO8H2O3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还原产物一般为HNO3(浓)NO2,HNO3(稀)NO;很稀的硝酸还原产物也可能为N2O、N2或NH4NO3。能力点一: 硝酸的性质1(2022广州模拟)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Fe与稀硝酸、稀硫酸的反应。实验过程中发现、中产生的气体在试管口处
21、变为红棕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Fe2、NO、HB、产生气体的组成可能不同C溶液中一定既含有Fe2,又含有Fe3D实验结论:稀硫酸的氧化性大于稀硝酸【解析】选B。A.酸性条件下NO具有强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Fe2、NO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NO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稀硝酸和Fe反应生成NO,稀硫酸和Fe反应生成H2,中只有Fe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中加入稀硫酸相当于含有稀硝酸,Fe反应生成NO,也有稀硫酸,Fe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产生气体的组成可能不同,故B正确;C.中加入稀硫酸后相当于溶液中含有稀硝酸,能氧化中剩余的Fe,当Fe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高 化学 一轮 复习 及其 化合物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