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多选)鲁科版第四章第1课时 氯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docx
《2023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多选)鲁科版第四章第1课时 氯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多选)鲁科版第四章第1课时 氯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课时氯及其重要化合物1.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认识氯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氯气、氯水的性质1.氯的原子结构及存在2.氯气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毒性溶解性密度特性黄绿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有毒1体积的水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比空气大易液化 实验室里闻有毒气体及未知气体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3.Cl2的化学性质(1)氧化性Cl2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氧化许多金属、非金属的单质以及一些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 Cl2与具有变价的金属反应,均生成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2)歧化反应氯气与水或碱反应,氯元
2、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因而氯气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3)与有机物反应4.氯水的成分和性质从平衡的角度理解氯气能溶于水,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溶于水的氯气只有少量与水反应。(1)氯水中存在三种平衡关系Cl2+H2OHCl+HClOHClOH+ClO-H2OH+OH-(2)氯水性质的多重性新制氯水的多种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多重性质,在不同的化学反应中,氯水中参与反应的微粒不同。 氯水常代替氯气进行溶液中的实验。5.氯气的用途(1)制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2)工业制盐酸。(3)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药品等。理解辨析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Cl2具有很强的氧
3、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2)标准状况下,11.2 L Cl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5NA。()(3)可以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解析:(1)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能升高也能降低,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2)该反应为可逆反应,Cl2不能完全反应。(3)氯水有漂白性,能使pH试纸褪色,用pH试纸无法测其pH。答案:(1)(2)(3)2.想一想(1)氯气可以与过量的铁反应生成FeCl2吗?提示:不可以。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铁反应只生成FeCl3。(2)某地储氯罐发生泄漏,应如何指导附近居民自救和治理污染?提示:应逆风向高处转移。应立即用浸过水或弱碱性溶液(如肥皂
4、水、小苏打水)的毛巾捂住口鼻。向空中喷洒稀NaOH溶液或石灰水。3.做一做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装置A、装置B中通入Cl2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根据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2)实验开始后,观察到装置C中的现象是。(3)通入Cl2时,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装置F的作用是。答案:(1)干燥的红色(或A中)布条不褪色,湿润的红色(或B中)布条褪色Cl2无漂白性,Cl2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有漂白性(2)溶液先变为红色,然后褪色(3)H2O+SO32-+Cl22H+SO42-+2Cl-(4)2Fe2+Cl22Fe3+2Cl-(5)吸收氯气,防
5、止污染环境 氯气的性质及应用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A)A.FeCl2B.CuCl2C.HClD.FeCl3解析:Fe和氯气点燃时直接化合生成FeCl3,不能直接由单质间化合制取FeCl2,故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Cu与氯气在点燃时能直接化合生成CuCl2,故B不符合题意;氢气与氯气在点燃时能直接化合生成HCl,故C不符合题意。2.已知:KClO3+6HCl(浓)KCl+3Cl2+3H2O,如图所示,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KClO3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下表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D)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滴有KSCN的
6、FeCl2溶液变红Cl2具有还原性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Cl2具有酸性C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Cl2具有漂白性DKI-淀粉溶液变成蓝色Cl2具有氧化性解析:滴有KSCN的FeCl2溶液变红是因为Cl2具有强氧化性,A错误;Cl2本身没有酸性,溶液褪色,可能是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再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而使溶液褪色,还可能是生成的HClO的漂白性使溶液褪色,B错误;Cl2本身不具有漂白性,而是Cl2与H2O作用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C错误。 氯水中的平衡关系及多重性质3.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B)A.将NaHCO3固体
7、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无味气泡冒出(H+)B.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H+、Cl2)C.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Cl2)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解析:新制的氯水中存在三种分子(Cl2、H2O、HClO)和四种离子(H+、Cl-、ClO-、OH-)。新制氯水中存在H+,可与HCO3-结合生成CO2,因此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无味气泡冒出与H+有关,A不符合题意;新制氯水中存在H+,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又因存在HClO,能使试纸褪色,因此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与H+和HClO有关,与Cl2无关,B符合题意;新制氯水中存在Cl2分子,呈浅黄绿色,因此新制
8、氯水呈浅黄绿色与Cl2有关,C不符合题意;新制氯水中存在Cl-,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AgCl,因此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与Cl-有关,D不符合题意。4.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形成饱和溶液,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再通入少量氯气,c(H+)c(ClO-)减小B.通入具有漂白性的SO2气体,溶液的漂白性增强C.氯水中存在的分子、离子共5种D.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溶液是饱和溶液,所以c(H+)c(ClO-)不变,A不正确;氯气能氧化SO2生成硫酸和盐酸,漂白性降低,B不正确;氯水中存在3种分子、4种离子,C不正确。(1)氯水性
9、质的多重性新制氯水的多种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多重性质:Cl2的强氧化性;HCl的强酸性;HClO的强氧化性、弱酸性、不稳定性;Cl-的性质。在不同的反应中,新制氯水中起作用的成分不同。(2)外界因素对平衡Cl2+H2OH+Cl-+HClO的影响外界条件的改变离子浓度的变化平衡移动方向应用加入可溶性氯化物(如NaCl)c(Cl-)增大左移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HCl加入浓盐酸c(H+)、c(Cl-)均增大左移用次氯酸盐和浓盐酸制Cl2时,有利于Cl2的逸出加入NaHCO3或CaCO3两者只与H+反应,不与HClO反应,c(H+)减小右移c(HClO)增大,氯水的漂白
10、性增强加入碱c(H+)、c(HClO)减小右移Cl2的尾气处理、漂白粉的制备光照HClO分解,c(HClO)减小右移氯水需避光保存,久置的氯水最终会变成 盐酸次氯酸及其盐、二氧化氯的性质和应用1.次氯酸(HClO)(1)不稳定性:次氯酸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O2HCl+O2。(2)强氧化性能将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作漂白剂。杀菌、消毒。(3)弱酸性: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O3-+HClO。 向NaClO溶液中通入CO2(无论是少量还是过量),均生成HCO3-和HClO,原因是酸性:H2CO3HClOHCO3-。2.次氯酸盐(1)漂白
11、液 (2)漂白粉 次氯酸盐(ClO-)无论是在酸性、碱性还是中性条件下,均具有强氧化性,均能氧化I-、Fe2+、SO32-、S2-等还原性离子。3.二氧化氯(ClO2)ClO2可作饮用水消毒剂,其原理是ClO2为强氧化剂。ClO2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可以用NaClO2与Cl2反应制备。理解辨析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冒出,该气体是氯气。()(2)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两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3)“84”消毒液和酒精同时使用可增强杀菌效果。()(4)家用消毒剂都是利用消毒剂的强氧化性。()解析:(1)次氯酸分解产生氧气。(2)漂白粉处
12、理水是利用Ca(ClO)2的强氧化性杀菌、消毒,明矾净水是利用水解产生的Al(OH)3胶体的吸附性吸附悬浮杂质而沉淀使水澄清。(3)“84”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会与酒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降低杀菌效果。(4)酒精消毒是利用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答案:(1)(2)(3)(4)2.想一想(1)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钙粉末,能增大氯水中HClO的浓度吗?为什么?提示:能。氯水中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加入CaCO3粉末会与HCl反应,从而使平衡右移,增大HClO的浓度。若将碳酸钙改为亚硫酸钙,情况又如何?提示:亚硫酸钙具有还原性,会将Cl2、HClO等还原为Cl-。(2)漂白粉的保
13、存、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提示:密封、避光保存在阴凉处,随配随用,不能接触皮肤,不能用来漂洗丝、毛织品等。 次氯酸及次氯酸盐1.(2022山西临汾检测)用图示装置探究Cl2的漂白原理,其中红纸是干燥的,红纸分别用下表中的试剂润湿。向中心Ca(ClO)2粉末上滴加几滴盐酸,迅速盖上培养皿,产生大量黄绿色气体,红纸变化如下。编号试剂红纸变化-不褪色蒸馏水逐渐褪色饱和食盐水几乎不褪色NaHCO3溶液快速褪色下列对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D)A.对比的现象,说明红纸褪色涉及反应Cl2+H2OHCl+HClOB.对比的现象,不能说明能使红纸褪色的微粒是HClOC.对比的现象,说明c(HClO)越大,漂白效
14、果越好D.中试剂可用碳酸钙悬浊液或Na2CO3溶液代替解析:红纸不褪色,说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红纸褪色,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氯水中发生的反应为Cl2+H2OHCl+HClO,故A正确;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几乎不能发生氯气与水的反应,对比的现象说明Cl-没有漂白性,但不能说明使红纸褪色的微粒是HClO还是H+,故B正确;由于Cl2+H2OHCl+HClO,酸性HClO,由红纸变化可知,c(HClO)越大,褪色速率越快,漂白效果越好,故C正确;由于酸性HClOHCO3-,若用Na2CO3代替NaHCO3,会发生反应HClO+Na2CO3NaHCO3+NaClO,使c(HClO)减小,漂白效果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高 化学 一轮 复习 多选 鲁科版 第四 课时 及其 重要 化合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