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化学选考一轮总复习学案-第11讲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届新高考化学选考一轮总复习学案-第11讲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高考化学选考一轮总复习学案-第11讲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1讲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内容要求1.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认识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结合工业制硫酸认识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4.必做实验: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知识点1硫及其氧化物的性质一、硫单质1.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2.物理性质俗称颜色、状态溶解性水酒精CS2硫黄黄色晶体难溶微溶易溶3.化学性质相关化学方程式如下表:化学方程式S表现的性质a:Fe+SFeS氧化性b:2Cu+SCu2Sc:H2+SH2Sd:S+O2SO2还原性S+2H2SO4(浓)3SO2+2H2O3S+6NaOH2Na2S+N
2、a2SO3+3H2O氧化性和还原性二、硫的氧化物1.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毒性密度溶解性无色气体刺激性有毒比空气大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H2O反应:SO2+H2OH2SO3。与少量NaOH反应:SO2+NaOHNaHSO3。与足量NaOH反应:SO2+2NaOHNa2SO3+H2O。弱氧化性(S:+4价0价)SO2与H2S反应:SO2+2H2S3S+2H2O。强还原性(S:+4价+6价)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等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无色物质。(3)实验室制取用Na2SO3粉末与较浓的硫酸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2
3、.三氧化硫(1)物理性质熔点16.8 ,沸点44.8 ,常温常压下为液态,标准状况下为固态。(2)化学性质三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主要反应如下:1.S为活泼非金属,在自然界只有化合态。()2.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3.将SO2通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4.标准状况下,22.4 L SO3含有的原子总数为4NA。()5.SO2中混有的少量HCl可通过饱和NaHSO3溶液除去。()答案:1.2.3.4.5.题点一硫单质的性质1.下列有关硫单质的性质及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硫是一种黄色、难溶于水的固体B
4、.硫单质与Fe、Cu、H2反应,均体现硫单质的氧化性C.用热的NaOH溶液除去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硫时,硫作还原剂D.汞蒸气有毒,实验室里不慎洒落一些汞,可撒上硫粉进行处理解析:硫是一种黄色、难溶于水的固体,故A项正确;硫单质与Fe、Cu、H2反应依次生成FeS、Cu2S、H2S,硫的价态均降低,体现氧化性,故B项正确;硫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S+6NaOH2Na2S+Na2SO3+3H2O,在反应中,硫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C项不正确;硫可与汞单质发生化合反应S+HgHgS,防止汞挥发进入空气,故D项正确。2.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S8形式存在。加热时,S8会转化为S6、S4、
5、S2等。当温度达到750 时,硫蒸气主要以S2形式存在(占9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S8转化为S6、S4、S2属于物理变化B.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硫C.S2、S4、S6、S8都是硫元素形成的单质,为同种物质D.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 即得S2解析:A.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S8、S6、S4、S2是不同的物质微粒,S8转化为S6、S4、S2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不论哪种硫分子,由于组成元素都是只有硫元素,所以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硫,正确;C.S2、S4、S6、S8是硫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由于每一个分子中含有的S原子个数不同,所以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不
6、是同种物质,错误;D.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时,会和氧气发生反应,不会得到纯净的S2,错误。题点二硫的氧化物的性质3.为确定某纯净的气体Q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几种实验,其中不正确的是(B)选项操作及现象(现象在括号内)结论A无色气体Q溴水(褪色)Q可能是SO2B无色气体Q澄清石灰水(变浑浊)Q一定是CO2CQ品红溶液(褪色)变红色Q一定是SO2DQ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Q可能是Cl2解析:SO2具有还原性,能使溴水褪色,故A正确;SO2、C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B错误;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恢复红色,故C正确;D.Cl2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既有酸性又有强氧化性,能使紫色石蕊
7、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故D正确。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的作用是安全瓶B.中试剂更换为Ba(NO3)2溶液后,无明显现象发生C.中的现象说明SO2具有氧化性D.和中溶液均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解析:SO2易溶于水,且中为酸性KMnO4溶液,能与SO2反应,所以之间需要一个安全瓶,用于防止倒吸,A项正确;中的酸性KMnO4溶液更换为Ba(NO3)2溶液后,将生成BaSO4白色沉淀,B项错误;中反应为SO2+2H2S3S+2H2O,说明SO2具有氧化性,C项正确;SO2使品红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品红溶液褪色后再用酒精灯加热,溶液
8、又恢复为红色,而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还原性,褪色原理不同,D项正确。 常见漂白剂的漂白原理及适用范围类型原理举例特点适用范围氧化型将有机色质内部“生色团”破坏掉HClO、NaClO、Ca(ClO)2、Na2O2、H2O2、O3等不可逆、持久不具有选择性,可以漂白所有有机色质加合型与有机色质内部“生色团”“化合”成无色物质SO2可逆、不持久具有选择性,如品红、棉、麻、草等吸附型将有色物质吸附而褪色活性炭物理变化一般用于溶液中的漂白知识点2硫酸和硫酸盐一、硫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1)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沸点高,难挥发。(2)溶解性:H2SO4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时可放出大量
9、的热,浓硫酸稀释的方法是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化学性质(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2)浓硫酸的特性3.工业制备(1)制备流程:(2)主要反应造气:S+O2SO2或4FeS2+11O22Fe2O3+8SO2。接触氧化:2SO2+O22SO3。SO3吸收:SO3+H2OH2SO4。二、SO42-、SO32-的检验1.SO42-的检验方法(1)原理:Ba2+SO42-BaSO4(白色)。(2)方法:取试样少许,先滴加稀盐酸,无气泡、沉淀产生(排除CO32-、SO32-、Ag+等离子的干扰),再滴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SO42-。2.SO32-的检验方法
10、(1)原理:SO32-+2H+SO2+H2O;Ba2+SO32-BaSO3,BaSO3+2H+Ba2+H2O+SO2。(2)方法:取试样少许,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或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含有SO32-。三、常见硫酸盐及俗名KAl(SO4)212H2O(明矾)、2CaSO4H2O(熟石膏)、CaSO42H2O(石膏)、FeSO47H2O(绿矾)、CuSO45H2O(蓝矾或胆矾)、BaSO4(重晶石)、Na2SO410H2O(芒硝)、ZnSO47H2O(皓矾)。1.稀硫酸可用于清洗锅炉中的水垢。()2.浓硫酸
11、可以使蔗糖膨胀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3.足量Zn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含有SO2和H2。()4.用BaCl2溶液和稀盐酸可鉴别SO42-和SO32-。()5.H2S+H2SO4(浓)S+SO2+2H2O,反应中SO2为氧化产物。()答案:1.2.3.4.5.题点一硫酸的性质及制备1.用下列两种途径制取H2SO4,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B)途径SH2SO4途径SSO2SO3H2SO4A.途径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浓度来降低成本B.途径的第三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通常用水直接吸收C.由途径和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12、 S,各转移6 mol e-D.途径与途径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因为途径比途径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解析: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所以途径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浓度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从而降低成本,A正确;为了防止形成酸雾,工业上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B不正确;途径和都是由S来制备H2SO4,S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6价,则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S,各转移6 mol e-,C正确;途径S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硫酸、二氧化氮和水,有副产物二氧化氮,而且二氧化氮会污染大气,所以途径与途径相比更能体现“
13、绿色化学”的理念,D正确。2.浓硫酸分别与三种钠盐反应,现象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对比和可以说明还原性:Br-Cl-B.和相比可说明氧化性:Br2SO2C.中试管口白雾是挥发的HCl气体遇水蒸气所致,说明酸性:H2SO4HClD.中浓硫酸被还原成SO2解析:A项,反应生成的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反应生成的是氯化氢,说明浓硫酸能将溴离子氧化成溴单质,而不能将氯离子氧化成氯气,可以说明还原性Br-Cl-,正确;B项,反应生成的是二氧化硫气体,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而且亚硫酸钠与溴化钠不是同一类型,错误;C项,白雾说明氯化氢易挥发,不能说明H2SO4与HCl的酸性强弱,错误;D项,反应生成
14、的是二氧化硫气体,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浓硫酸与金属的反应规律(1)“钝化”是浓硫酸将Fe、Al氧化而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浓硫酸与Fe、Al的进一步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但加热时钝化膜被破坏,浓硫酸与Fe、Al能持续反应。(2)与活泼金属(如Zn)反应,开始产生SO2,硫酸浓度变小后,产生H2。(3)与不活泼金属(如Cu)反应,开始产生SO2(加热),浓度变小后,稀硫酸不再与Cu反应。(4)浓硫酸在与金属的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浓硫酸在与非金属的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题点二SO32-、SO42-的检验和常见硫酸盐3.下列物质与其化学式、用途的对应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高 化学 一轮 复习 11 及其 重要 化合物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