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分层练案(十六)氮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分层练案(十六)氮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分层练案(十六)氮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轮分层练案(十六)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基础课)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日光照射下,二氧化氮能使氧气经过复杂的反应生成臭氧B氨水可作化肥,氮肥还有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尿素C硝酸不稳定,在常温下见光或受热会发生分解D亚硝酸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答案】D光化学烟雾形成的过程中,在日光照射下,二氧化氮能使氧气经过复杂的反应生成臭氧,臭氧与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发生作用,生成一种有毒的烟雾,叫作光化学烟雾,据此可知,A正确;氮肥是指以氮(N)为主要成分,施于土壤可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肥料,氮肥按含氮基团
2、可分为氨态氮肥、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氰氨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尿素),B正确;硝酸不稳定,在常温下见光或受热会发生分解:4HNO34NO22H2OO2,C正确;亚硝酸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NaNO2AgNO3=AgNO2NaNO3,生成淡黄色的AgNO2,AgNO2可以与稀硝酸反应,D错误。2下列关于物质检验或推断正确的是()A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某溶液,观察到白烟,则该溶液为盐酸B对某物质进行焰色试验,观察到黄绿色的火焰,则该物质为钡盐C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能产生无色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D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加热,若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
3、气体,则证明原溶液中存在NH【答案】D浓硝酸也具有挥发性,可以和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铵固体,也可以观察到白烟,故A错误;对某物质进行焰色试验,观察到黄绿色的火焰,说明含有钡元素,但不一定是钡盐,也可能是氢氧化钡,故B错误;含有HSO的溶液也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C错误;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产生了氨气,则原溶液含有NH,故D正确。3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有关Cu、稀硝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HNO3被Cu还原为NO2B实验中滴加稀硫酸,铜片继续溶解
4、,说明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C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D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u在常温下既可以和稀硝酸反应,又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答案】C稀硝酸被Cu还原为NO,故A错误;Cu与稀硫酸不反应,但硝酸铜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继续与Cu反应,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弱,故B错误;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故C正确;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u在常温下可以和稀硝酸反应,故D错误。4.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如
5、下图表示。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B海洋中的氮循环属于固氮作用的是C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D向海洋排放含NO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H的含量【答案】D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N2NH,即起始于氮的还原,A项错误;海洋中的氮循环属于固氮作用的是,B项错误;反硝化作用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而O2是常见的氧化剂,不需要有O2参与,C项错误;根据转化关系图可知,若向海洋排放含NO的废水,会使NO增多,反硝化作用增强,海洋中N2增多,从而影响海洋中NH的含量,D项正确。5一定温度下,探究铜与稀HNO3反应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中生成无
6、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3Cu2NO8H=3Cu22NO4H2OB步骤反应速率比快的原因是NO2溶于水,使c(HNO3)增大C由实验可知,NO2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D当活塞不再移动时,再抽入空气,铜可以继续溶解【答案】BA项,过程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8H=3Cu22NO4H2O,正确;B项,步骤中硝酸的浓度没有中大,因为部分硝酸转化成了一氧化氮,因此反应速率比快的原因不可能是c(HNO3)增大,错误;C项,由实验可知,步骤反应速率比快,说明NO2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正确;D项,当活塞不再移动时,再抽入空气,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能够与铜继续
7、反应,正确。6在100 mL 稀HNO3和稀H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0.4 molL1。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后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值为(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15 molL1B0.24 molL1C0.30 molL1D0.36 molL1【答案】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8H=3Cu22NO4H2O,铜足量,由上述反应方程式可知,NO和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时,反应生成的铜离子物质的量最大,设HNO3、H2SO4各为x mol、y mol,则n(NO)n(H)x(x2y)14,xy0.4 molL10.
8、1 L,解得x0.016 mol、y0.024 mol,由方程式可知,生成铜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16 mol0.024 mol,故铜离子的最大浓度为0.24 molL1。7资料显示:一定条件下NH3能还原CuO。为了证明资料的真实性,利用下列装置(含药品)进行实验,其中错误的是()【答案】A氯化铵分解生成氨和氯化氢,在试管口附近氨和氯化氢相遇又生成了白色固体氯化铵,故不能用于制备氨,选项A错误;可以在硬质玻璃管中进行氨还原氧化铜的反应,选项B正确;碱石灰可以干燥氨,选项C正确;氨极易溶于稀硫酸,该装置吸收尾气中的氨可以防止倒吸,选项D正确。8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其催化剂表面
9、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B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C还原过程中生成0.1 mol N2,转移电子数为0.5 molD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答案】D根据图示可知,NOx与BaO、O2转化成Ba(NO3)2的过程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A错误;根据图示可知,BaO为催化剂,NOx与BaO、O2转化成Ba(NO3)2时,BaO参与储存N元素,故B错误;还原过程中生成0.1 mol 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50)21 mol,故C错误;整个过程中,CO、CxHy、NOx
10、转化成CO2、H2O、N2,说明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故D正确。9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NH4Cl和NH4HCO3受热都能分解,说明可以用加热NH4Cl或NH4HCO3固体的方法制氨气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能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分别将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答案】DA项,不能用加热NH4Cl固体的方法制氨气,因为NH3和HCl会在试管里重新化合成NH4Cl,错误;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高 化学 一轮 分层 十六 及其 重要 化合物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