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作业.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届新高考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高考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作业.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一、选择题1如图是可逆反应:X2(g)3Y2(g)2Z2(g)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反应只向正方向进行Bt2时,反应未达到限度Ct2t3,反应已停止D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解析:反应未达到平衡时,反应同时向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进行,只是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A项错误;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反应限度,B项错误;t2t3,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但反应并未停止,C项错误;反应达到平衡后,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D项正确。答案:D2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0.5
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Cl2(g)COCl2(g),其中容器中反应在5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容器编号温度/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COCl2COCl2COCl25001.01.000.85001.0a00.56000.50.50.50.7A容器中前5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16 molL1min1B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容器中起始时Cl2的物质的量为0.55 molD若起始时向容器加入CO 0.8 mol、Cl2 0.8 mol,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大于80%解析:容器中前5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Cl2)0.32 m
3、olL1min1,依据速率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则v(CO)v(COCl2)0.32 molL1min1,故A项错误;依据图中数据可知:容器和中为等效平衡,升高温度,平衡时COCl2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逆向为吸热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故B项错误;依据方程式:CO(g)Cl2(g)COCl2(g)可知:CO(g)Cl2(g)COCl2(g)起始浓度/(molL1) 2 2 0转化浓度/(molL1) 1.6 1.6 1.6平衡浓度/(molL1) 0.4 0.4 1.6反应平衡常数K10,平衡时CO转化率:100%80%;依据容器中数据,结合方程式可知:CO(g)Cl2(g
4、)COCl2(g)起始浓度/(molL1) 2 2a 0转化浓度/(molL1) 1 1 1平衡浓度/(molL1) 1 2a1 1容器和中温度相同则平衡常数相同,则K10,解得:a0.55,故C项正确;CO(g)Cl2(g)COCl2(g)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若起始时向容器加入CO 0.8 mol,Cl2 0.8 mol,相当于给体系减压,减压平衡向系数大的方向移动,平衡转化率降低,小于80%,故D项错误。答案:C3一定温度下,在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minn(N2)/moln(H2)/
5、moln(NH3)/mol0a24051361012158AN2的初始浓度为16 molL1B05 min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4 molL1min1C平衡状态时,c(N2)2.6 molL1DN2的平衡转化率为25%解析:反应:N2(g)3H2(g)2NH3(g),在10 min时达到平衡,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t/minn(N2)/moln(H2)/moln(NH3)/mol01624051315610121281512128N2的初始浓度为molL1,故A项错误;05 min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6 molL1min1,故B项错误;平衡状态时,c(N2)2.4 molL
6、1,故C项错误;N2的平衡转化率为100%25%,故D项正确。答案:D4温度为T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反应:PCl5(g)PCl3(g)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s050150250350n(PCl3)/mol00.160.190.200.20A体系平衡时与反应起始时的压强之比为56B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v(PCl3)0.003 2 molL1s1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 mol PCl5、0.20 mol PCl3和0.20 mol 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7、)D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PCl3和2.0 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质量分数比上述平衡体系小解析:由题中表格数据可知,平衡时n(PCl3)0.2 mol,则PCl5(g)PCl3(g)Cl2(g)起始量/mol 1.0 0 0变化量/mol 0.2 0.2 0.2平衡量/mol 0.8 0.2 0.2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即p前p后1.01.256,故A项错误;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v(PCl3)0.001 6 molL1s1,故B项错误;根据选项A的分析,此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K0.025,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
8、.6 mol PCl5、0.20 mol PCl3和0.20 mol Cl2,此时的浓度商Q0.030.025,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v(逆)v(正),故C项错误;充入2.0 mol PCl3和2.0 mol Cl2,可以看作先通入1.0 mol PCl3和1.0 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质量分数与原平衡PCl3的质量分数相等,然后再通入1.0 mol PCl3和1.0 mol Cl2,相当于在原来基础上增大压强,PCl3的转化率增大,PCl3的质量分数减小,故D项正确。答案:D5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选项A
9、BCD研究目的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p1)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平衡体系中增加N2的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示意图解析:该反应的反应前后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氨气体积分数增大,p2p1,p2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大于p1条件下的反应速率,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不相符,A项错误;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氮气转化率减小,研究目的和示意图不相符,B项错误;增加N2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C项正确;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研究目的和示意图不相符,D项错误。答案:C6K2Cr2O7溶液中
10、存在平衡:Cr2O(橙色)H2O2CrO(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溶液橙色加深,中溶液变黄B中Cr2O被C2H5OH还原C若向中加入70% 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D对比和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解析:在平衡体系中加入酸,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重铬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橙色加深,加入碱,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变黄,A项正确;中重铬酸钾氧化乙醇,重铬酸钾被还原,B项正确;若向溶液中加入70%的硫酸至过量,溶液为酸性,可以氧化乙醇,溶液变绿色,C项错误;是酸性条件,是碱性条件,酸性条件下能氧化乙醇,而碱性条件不能,说明酸
11、性条件下氧化性强,D项正确。答案:C7CO(g)Cl2(g)COCl2(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升温、加压、增加Cl2的浓度、加催化剂、恒压通入惰性气体、恒容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转化率的是()ABC D解析:化学反应:CO(g)Cl2(g)COCl2(g)H0,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转化率减小,项错误;加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项正确;增加Cl2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项正确;加催化剂,改变速率不改变平衡,CO转化率不变,项错误;恒压通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为保持恒压,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减小,
12、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O的转化率减小,项错误;恒容通入惰性气体,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项错误;综上所述,项正确,答案选A。答案:A8下列实验目的能实现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操作步骤及现象A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 mL 0.001 molL1 FeCl3溶液与2 mL 0.01 molL1 KSCN溶液混合后等分到两支试管,一支加入2 mL 0.1 molL1 FeCl3溶液,另一支加入2 mL H2O,第一支试管中溶液颜色较深B证明MnO2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准备两支各装有3% H2O2溶液5 mL的试管,一支作对照,向另一支加入1.0 g MnO2,发现加入MnO2的试管迅速产
13、生大量气泡,证明MnO2是催化剂C比较AgCl和AgI溶度积的大小向试管中加入2 mL 0.1 molL1 AgNO3溶液,滴加0.1 molL1 NaCl溶液3 mL,再滴加0.1 molL1 KI溶液,沉淀由白色变黄色D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别向盛有2 mL 0.1 molL1和2 mL 0.2 molL1 KMnO4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加入5 mL 0.1 molL1 H2C2O4,第一支试管中溶液先褪色解析:2 mL 0.001 molL1 FeCl3溶液与2 mL 0.01 molL1 KSCN溶液混合后等分到两支试管,由于KSCN过量,再加入FeCl3溶液,会继续反应,生成更多的F
14、e(SCN)3,而使溶液颜色加深,无法探究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故A项错误;准备两支各装有3% H2O2溶液5 mL的试管,一支作对照,向另一支加入1.0 g MnO2,发现加入MnO2的试管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但不能证明MnO2作催化剂,也许是反应物,因而根据催化剂的概念,要证明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MnO2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故B项错误;向试管中加入2 mL 0.1 molL1 AgNO3溶液,滴加0.1 molL1 NaCl溶液3 mL,根据:AgCl=AgCl,由题中给出的量,可判断Cl过量,再加入0.1 molL1 KI溶液,沉淀由白色变黄色
15、,可证明沉淀由AgCl向AgI转化,说明AgI的溶解度更小,可比较AgCl和AgI溶度积的大小,故C项正确;根据反应离子方程式: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由题中给出的量计算,发现第一支试管刚好反应完,而使溶液褪色,第二支试管KMnO4过量,而不褪色,不能说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91,2二氯丙烷(CH2ClCHClC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加成法制备,主要副产物为3氯丙烯(CH2=CHCH2Cl),反应原理为.CH2=CHCH3(g)Cl2(g)CH2ClCHClCH3(g)H1134 kJmol1;.CH2=CH
16、CH3(g)Cl2(g)CH2=CHCH2Cl(g)HCl(g)H2102 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反应:CH2=CHCH2Cl(g)HCl(g) CH2ClCHClCH3(g)的活化能Ea(正)为132 kJmol1,则该反应的活化能Ea(逆)为_kJmol1。(2)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2=CHCH3(g)和Cl2(g)。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60120180240300360压强/kPa8074.269.465.261.657.657.6用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压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即v,则前
17、120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CH2ClCHClCH3)_kPamin1(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该温度下,若平衡时HCl的体积分数为,则丙烯的平衡总转化率_;反应的平衡常数Kp_kPa1(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3)某研究小组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H2=CHCH3和Cl2,分别在A、B两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H2ClCHClCH3的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填字母);a使用催化剂A的最佳温度约为250 b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不影响CH2ClCHClCH3的产率c两种催化剂均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H不变d提高CH2C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高 一轮 复习 化学平衡 状态 平衡 移动 作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