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化学选考一轮总复习检测-专题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检测.docx





《2023届新高考化学选考一轮总复习检测-专题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高考化学选考一轮总复习检测-专题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检测.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下列有关我国科技成果的描述正确的是()A.“嫦娥五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阵和锂离子电池组,均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有机高分子材料C.港珠澳大桥使用的聚乙烯纤维缆绳,具有质量轻、强度大、耐腐蚀等优点D.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答案CA项,太阳能电池阵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B项,高温结构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项,光缆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2.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联动发力,不断塑造着中国崭新面貌,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C919大型客机中大量使用了镁铝合
2、金B.华为麒麟芯片中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为二氧化硅C.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中使用了大量硅酸盐材料D.港珠澳大桥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的钢材,为了防止被海水腐蚀,都进行了环氧涂层的处理答案BB项,芯片中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为硅单质,错误。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CO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B.CO2的水溶液不能导电C.干冰与SiO2的晶体类型相同D.呼吸面具中CO2与Na2O2反应利用了CO2的氧化性答案AA项,CO2中C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无孤电子对,为sp杂化,因此CO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正确;B项,C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在水中电离,使溶液导电,错误;C项,干冰属于分子晶体
3、,SiO2属于共价晶体,错误;D项,呼吸面具中C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C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错误。4.生产绿柱石(Be3Al2Si6O18)的主要原料为花岗岩、伟晶岩,绿柱石的阴离子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绿柱石属于硅酸盐B.绿柱石不与任何酸发生反应C.四种元素中氧的原子半径最小D.1molBe3Al2Si6O18中含24molSiO键答案B绿柱石属于硅酸盐能与氢氟酸反应,B项错误。5.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入含有NaOH的酚酞试液,红色褪去,说明有H+存在B.加入有色布条后,有色布条褪色
4、,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C.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D.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答案AA项,HClO有漂白性,不能说明有H+存在,错误。6.下列变化过程中不能直接实现的是()HClCl2Ca(ClO)2HClOCO2A.B.C.D.答案BB项,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不能直接实现。7.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BaCl2溶液除去粗盐中的SO42-B.从苦卤中提取Br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Cl22Cl-+Br2C.试剂1可以选用石灰乳D.工业上电解熔融Mg(
5、OH)2冶炼金属镁答案D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冶炼金属镁,D项错误。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氟酸均反应,属两性氧化物B.水泥是以石灰石、金刚砂为原料制得的C.国产飞机C919用到的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中国天眼传输信息用的光纤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硅答案CA项,二氧化硅只能和氢氟酸反应,和其他酸不反应,属于酸性氧化物,错误;B项,水泥是以石灰石、黏土为原料制得的,错误;D项,光纤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错误。9.2021年我国取得让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化学功不可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嫦娥五号”运载火箭用液氧液氢推进剂,产物对环境无
6、污染B.“北斗系统”组网成功,北斗芯片中的半导体材料为二氧化硅C.“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中的腔体采用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奋斗者”号潜水器外壳材料为钛合金,22号钛元素属于过渡元素答案BB项,半导体材料为硅单质,错误。10.物质的化学性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FeCl3可以作止血剂是因为Fe3+具有强氧化性B.常温下浓硝酸与铝不反应,可用铝制容器存放浓硝酸C.SiO2用于制作光导纤维是因为它能导电D.O3是一种氧化性极强的气体,可用作餐具的消毒剂答案DA项,血液属于胶体,加入电解质溶液(FeCl3溶液)可使胶体聚沉,血液凝聚达到止血效果
7、,错误;B项,铝与浓硝酸常温下发生钝化,钝化属于化学反应,错误;C项,SiO2对光具有良好的全反射作用,故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错误;故选D。11.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已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纤维材料操纵棒是航天员手臂“延长器”,碳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天和核心舱搭载的柔性太阳能电池,二氧化硅是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材料C.逃逸系统发动机喷管扩散段采用了酚醛树脂增强铝基材料属复合材料D.三名航天员身着帅气的“太空华服”,华服上的手
8、套橡胶件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答案BB项,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硅单质是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材料,不正确。12.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它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国空间站推进器的推进剂氙气(Xe)属于稀有气体B.“天和号”推进器的氮化硼陶瓷基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宇航服材料中的聚氯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空间站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属于硅酸盐答案D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不属于硅酸盐,故选D。13.2021年9月17日,到空间站“出差”的三位中国航天员圆满完成神舟十二飞行任务。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使用了大量高性能化
9、学材料,包括氮化硼陶瓷、钛铝合金(含Ti、Al、Mg、Li等)、碳化硅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N、SiC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钛铝合金的化学活性比Al高C.钛铝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纯金属的高D.2246Ti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答案A合金的化学性质比成分金属稳定,B项错误;合金的熔点一般比成分金属低,C项错误;2246Ti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46-22=24,中子数比质子数多2,D项错误;故选A。14.氯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一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是()A.Cl2(g)HClO(aq)Cl2(g)B.NaCl(aq)NaOH(aq)NaA
10、lO2(aq)C.NaCl(aq)NaHCO3(aq)Na2CO3(s)D.AlCl3(aq)AlCl3(s)Al(s)答案BA项,2HClO2HCl+O2,错误;C项,向NaCl(aq)中通入过量的CO2,不能生成NaHCO3,错误;D项,应电解熔融Al2O3制备金属Al,错误。15.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Cl2能溶于水,可用于工业制盐酸B.ClO2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C.HClO不稳定,可用作棉、麻的漂白剂D.FeCl3溶液呈酸性,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板答案BA项,工业上是将氢气和氯气点燃生成HCl,HCl溶于水制得盐酸;C
11、项,HClO具有氧化性,可用作棉、麻的漂白剂;D项,FeCl3用于蚀刻印刷电路板是利用Fe3+的氧化性。16. 下列氯化氢和氯气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HCl水溶液显酸性,可用于除铁锈B.HCl极易溶于水,可用于检验NH3C.Cl2易液化,可用于制取漂白液D.Cl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制备橡胶硫化剂S2Cl2答案AB项,HCl与NH3反应产生白烟,用该现象可检验NH3;C项,Cl2和碱液反应生成次氯酸盐可制取漂白液;D项,制备橡胶硫化剂利用了氯气的氧化性。17.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少量Cl2,其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备Cl2B.用装置乙除去Cl2中的HClC.用装
12、置丙收集Cl2D.用装置丁吸收Cl2答案BA项,装置甲中产生的Cl2会通过长颈漏斗逸出,应选分液漏斗,错误;B项,氯化氢易溶于水,选用饱和食盐水还可减少氯气的损耗,正确;C项,Cl2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应从长导管进、从短导管出,错误;D项,吸收Cl2应选NaOH溶液,但装置应和大气连通,错误。18.开发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操作是先通入足量的CO2B.的操作是在HCl气流中加热C.鉴别NaHCO3和Na2CO3溶液可以用澄清石灰水D.的离子方程式为Br2+SO2+2H2O2H+SO42-+2HBr答案BA项,的操作是先通入足量的NH
13、3,形成碱性溶液,易于吸收更多的CO2,错误;B项,在HCl气流中加热,可以防止氯化镁水解,正确;C项,二者均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CaCO3沉淀,错误;D项,HBr为强酸,要拆成离子形式,错误。19.从有机含碘(含I2、ICl等)废水中回收碘并制备KI溶液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沉碘”时,Na2SO3作还原剂B.“氧化”时,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处理C.“制Fe3I8”时,每生成1molFe3I8转移8mole-D.“转化”时,K2CO3溶液可用K2SO4溶液代替答案DA项,“沉碘”时,物质变化有CuSO4、ICl、I2变为CuI,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Na2SO3作
14、还原剂,正确;B项,尾气NO2可与NaOH溶液反应,正确;C项,Fe与I2反应生成Fe3I8,1molFe3I8生成时,转移8mol电子,正确;D项,碳酸钾溶液可沉淀铁元素,得到KI溶液,K2SO4不能起到该作用,错误。20.下列反应或现象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有关的是()A.浓硫酸可以干燥SO2、H2等气体B.常温下浓硫酸可以使Al、Fe发生钝化C.浓硫酸可以使蔗糖发生炭化D.用浓硫酸和NaCl固体加热制备HCl气体答案BA项,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C项,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D项,体现浓硫酸的难挥发性;故选B。21.下列溶液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澄清石灰水H2S的水溶液酸性KMnO4溶
15、液氯水品红溶液A.B.C.除以外D.全部答案CSO2和CO2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故不能利用澄清石灰水来区别。22.新冠肺炎肆虐神州,一场疫情阻击战打响,疫情防控要注意杀菌消毒。下列关于杀菌消毒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CH3CH2OH作为杀菌消毒洗手液的有效成分,浓度越高消杀效果越好B.环境、餐具、水果等的杀菌消毒常使用“84消毒液”,其有效成分为Ca(ClO)2C.“84消毒液”、酒精消毒液、H2O2、过氧乙酸(CH3COOOH)的消毒原理相同D.Cl2、NaClO2、Ca(ClO)2、ClO2均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答案DA项,CH3CH2OH浓度过高会使细菌细胞最外层形成一个保护层
16、,不能完全进入细菌细胞内,达不到消毒的作用,错误;B项,“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错误;C项,“84消毒液”、H2O2、过氧乙酸(CH3COOOH)是利用强氧化性杀菌消毒,而酒精消毒液是利用酒精使蛋白质变性导致病毒失活杀菌消毒,原理不同,错误;D项,Cl2、NaClO2、Ca(ClO)2、ClO2均具有强氧化性,均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正确。23.新制氯水显淡黄绿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久置氯水不能实现该变化。为探究氯水失效的原因,某同学用强光照射盛有新制氯水的密闭广口瓶,并用传感器测定广口瓶中数据,得到氯离子浓度曲线(图1)、氧气体积分数曲线(图2)。图1图2下列有关实验表
17、述不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存在:Cl2+H2OHCl+HClOB.新制氯水存在:c(H+)=c(Cl-)+c(ClO-)C.光照实验过程中新制氯水颜色逐渐变浅D.若实验过程测定溶液的pH,pH减小答案B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为可逆反应,A正确;新制氯水中存在的离子有H+、Cl-、ClO-、OH-,由电荷守恒知,c(H+)=c(Cl-)+c(ClO-)+c(OH-),B错误;光照实验过程中,次氯酸分解,导致Cl2+H2OHCl+HClO平衡正向移动,Cl2逐渐被消耗,氯水颜色逐渐变浅,C正确;氯水在光照后HClO分解生成HCl和O2,酸性增强,pH减小,D正确。24.海水资源的综
18、合利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第步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离子,加入的药品及操作顺序为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过滤盐酸B.第步可直接加热分解制得无水MgCl2C.第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SO2+2H2O4H+SO42-+2Br-D.要检验HBr溶液中生成的SO42-可用Ba(NO3)2溶液答案C选项中的试剂添加顺序中,Ba2+最后无法除去,加入的药品及操作顺序可改为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A错误;第步中的MgCl26H2O脱水过程中Mg2+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在氯化氢气体中脱水可以抑制M
19、g2+水解,B错误;第步反应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溴单质生成Br-,二氧化硫被氧化为硫酸,C正确;NO3-在酸性条件下能将SO32-氧化为SO42-,故不能用Ba(NO3)2溶液检验SO42-,D错误。25.南海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海水资源利用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先往精盐溶液中通入CO2,再通入NH3B.两步操作的目的是将Br2富集C.操作可通过直接加热MgCl26H2O实现D.在步骤中,SO2水溶液吸收Br2后,溶液的pH增大答案BA项,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应先通入NH3,再通入CO2,错误;C
20、项,Mg2+易水解,应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制备无水MgCl2,错误;D项,步骤中,SO2水溶液吸收Br2后,发生反应生成H2SO4和HBr,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增强,pH减小,错误。26.在一定条件下,向Al2O3和过量C粉的混合物中通入纯净的氯气,可制得易水解的Al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3Cl2+3C2AlCl3+3C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B.装置b、c中盛装的分别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C.装置d、e之间应添加一个干燥装置D.此实验的尾气,除氯气外都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答案DA项,装置
21、a中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正确;B项,b为饱和食盐水,可用于除去氯化氢,c为浓硫酸,起到干燥作用,正确;C项,氯化铝易水解,故应在d、e之间添加一个干燥装置,防止e中的水进入d中,正确;D项,尾气除氯气外还有CO,不能直接排放,错误。27.“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并生成大量白烟B.管中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C.管右端浸有
22、淀粉-KI溶液的棉球颜色变化可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D.实验过程中氯元素原子并不都是被还原答案AA项,钠着火燃烧产生黄色火焰,错误;B项,氯气易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正确;C项,氯气有强氧化性,能将I-氧化为I2,正确;D项,Cl2溶于NaOH生成NaClO和NaCl,氯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正确。28.H2O、H2O2、HO2(超氧化氢)都属于氢氧化合物,其中HO2又叫超氧酸,与H2O2化学性质相似,又与HX(X=Cl、Br、I等)的某些性质相似。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向HO2溶液中滴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加热后红色不恢复B.HO2可与AgNO3反应:HO2+AgNO3AgO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高 化学 一轮 复习 检测 专题 非金属 及其 化合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