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复习学案-第十章第4课时 定性、定量探究型综合实验.docx
《2023届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复习学案-第十章第4课时 定性、定量探究型综合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复习学案-第十章第4课时 定性、定量探究型综合实验.doc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课时定性、定量探究型综合实验(对应学生用书第282287页)1.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提出化学探究问题;能作出预测和假设;能依据实验目的和假设,设计解决简单问题的实验方案;能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2.能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并进行实验验证;能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初步探究反应规律。3.能与同学合作交流,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说明假设、证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用恰当形式表达和展示实验成果。物质性质、反应原理的探究1.物质性质、反应原理探究命题角度探究对象思考方向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酸性强弱比较可通过强酸制弱酸、对应盐溶液的碱性
2、、同浓度溶液导电能力或pH等方法来比较金属性强弱比较可通过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气的难易程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置换反应、原电池的正负极、电解池中阴极阳离子的放电顺序等方法来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比较可通过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相互之间的置换、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等方法来比较弱酸酸式盐的电离程度与水解程度的比较可通过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来比较Ksp的大小比较(以AgCl、AgI为例)向少量的AgNO3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K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l、NaI混合溶液
3、中滴加0.1 molL-1AgNO3溶液,先产生黄色沉淀一元酸、二元酸的判断可用NaOH溶液进行中和滴定测定消耗V(NaOH)来 确定羟基的数目 判断可通过取一定量试剂与足量Na反应测定放出氢气的量来确定羧基的数目 判断可通过取一定量试剂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测定放出CO2的量来确定2.设计探究实验方案需要注意的问题(1)有水蒸气生成时,先检验水蒸气再检验其他成分。(2)对于需要进行转化才能检验的成分要注意排除干扰。如CO的检验,要先检验CO中是否含有CO2,如果有CO2,先除去CO2后才能对CO实施转化,最后再检验CO转化生成的CO2。(3)若试题只给出部分药品和装置,则应给出必要的补充
4、;若给出多余的试剂品种,则应进行筛选。(4)注重答题的规范性,有些题目要求指出试剂的名称。如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酸性KMnO4溶液、饱和NaHCO3溶液等。典例示范(2021山西运城调研改编)Na2CS3在农业上用作杀菌剂和杀线虫剂,在工业上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Na2CS3的部分性质并测定某Na2CS3溶液的浓度。实验探究Na2CS3的性质步骤操作及现象取少量Na2CS3固体溶于蒸馏水中,配制成溶液并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变成红色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紫色褪去(1)HCS3-是(填“强”或“弱”)酸根离子。
5、(2)已知步骤中反应的氧化产物是SO42-,则该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某同学取步骤反应后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和氯化钡溶液,他认为通过测定产生的白色沉淀的质量即可求出实验中所用的Na2CS3的质量。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实验测定某Na2CS3溶液的浓度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50 mL Na2CS3溶液置于三颈烧瓶中,通过分液漏斗向三颈烧瓶中滴入足量的2.0 molL-1稀硫酸。已知:CS32-+2H+CS2+H2S。CS2和H2S均有毒,CS2微溶于水,与乙醇、苯等可混溶,易挥发。(4)反应开始前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其作用为 。(5)B中发生反应的
6、离子方程式为 。(6)为了计算Na2CS3溶液的浓度,可通过测定充分反应后B中生成沉淀的质量来计算。称量B中沉淀质量之前需要打开止水夹K,再缓慢通入一段时间的N2,然后取B中的混合物进行(填实验操作)、称量。若B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8.4 g,则Na2CS3溶液的浓度是 molL-1。解析:(1)向Na2CS3溶液中加入酚酞试剂,溶液变成红色,说明Na2CS3是强碱弱酸盐,则HCS3-是弱酸根离子。(2)步骤中反应的氧化产物是SO42-,溶液紫色褪去,则还原产物是Mn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可知该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S32-+24MnO4-+52H+15SO42-+
7、5CO2+24Mn2+26H2O。(3)步骤中加入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用硫酸酸化的,会引入SO42-,所以不能通过测定产生的BaSO4白色沉淀的质量计算实验中所用Na2CS3的量。(4)H2S为还原性气体,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反应开始前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生成的H2S被氧化。(5)由反应CS32-+2H+CS2+H2S可知,A中发生的反应为Na2CS3+H2SO4Na2SO4+CS2+H2S,生成的H2S与B中的CuSO4反应可生成CuS沉淀,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SCuS+2H+。(6)充分反应后,再打开止水夹K缓慢通入N2一段时间,目的是将装
8、置中生成的H2S全部排入B中,使其被完全吸收,然后取B中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的CuS的物质的量为8.4 g96 gmol-1= 0.087 5 mol,根据关系式Na2CS3H2SCuS可得,n(Na2CS3)=n(CuS)=0.087 5 mol,则c(Na2CS3)=0.087 5mol0.05 L= 1.75 molL-1。答案:(1)弱(2)5CS32-+24MnO4-+52H+15SO42-+5CO2+24Mn2+26H2O(3)不同意,因为步骤中加入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用硫酸酸化的,因引入SO42-而导致BaSO4白色沉淀的质量偏大(4)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生成
9、的H2S被氧化(5)Cu2+H2SCuS+2H+(6)过滤、洗涤、干燥1.75解答探究类综合实验题的思维模型1.(2021福建福州模拟)某学习小组拟设计实验探究“铁与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的反应”。(提出问题)向纯净铁粉中加入2 mL 0.1 molL-1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pH2),振荡,静置,观察到溶液呈浅绿色,逐渐变成棕黄色,并伴有黑色沉淀生成。由此说明反应过程中先生成Fe2+,后Fe2+被氧化成Fe3+。氧化Fe、Fe2+的氧化剂是什么?(设计实验)实验一:探究Fe2+的来源提出假设假设1:Fe被酸性条件下的NO3-氧化;假设2:;假设3:铁被AgNO3和“H+NO3-”共同作
10、用氧化。对照实验:取两支试管,标记甲、乙,分别加入等量纯铁粉,甲中加入 2 mL 0.1 molL-1AgNO3溶液;乙中加入2 mL硝酸酸化的NaNO3溶液(pH2)。一段时间后,向试剂中滴加K3Fe(CN)6溶液,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试剂溶液颜色加入铁氰化钾溶液(甲)0.1 molL-1AgNO3溶液和铁粉无色溶液橙红色沉淀,未观察到蓝色沉淀(乙)0.1 molL-1硝酸酸化的NaNO3溶液(pH2)和铁粉绿色蓝色沉淀(1)假设2:(补充完整)。(2)甲中产生的“橙红色沉淀”是一种银盐,它的化学式可能是。(3)根据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常温下Fe和AgNO3溶液反应极慢,Fe2+来自(用离子
11、方程式表示)。实验二:探究Fe3+的来源对照实验:取两支试管标记丙、丁,分别加入2 mL 0.1 molL-1新制的FeSO4溶液,再在丙试管中滴加10滴0.1 molL-1AgNO3溶液;在丁试管中滴加10滴硝酸酸化的0.1 molL-1NaNO3溶液(pH2)。充分反应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KSCN溶液,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试剂溶液颜色加入硫氰化钾溶液(丙)0.1 molL-1 AgNO3溶液和新制FeSO4溶液黄色,伴有少量黑色颗粒深红色溶液,伴有白色沉淀(丁)0.1 molL-1硝酸酸化的NaNO3溶液(pH2)和新制FeSO4溶液浅绿色极浅红色(4)丙中产生的黑色颗粒是 。(5)如果在
12、AgNO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会产生丙中部分现象,由此推知丙中白色沉淀是(填化学式)。(实验结论)(6)铁粉和0.1 molL-1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pH2)反应的实质是。解析:(1)参照假设3,可能是硝酸银氧化铁粉生成亚铁离子,所以假设2为Fe被AgNO3氧化。(2)铁氰化钾的阴离子是Fe(CN)63-,铁氰根离子与银离子结合得到Ag3Fe(CN)6。(3)根据实验现象可知Fe2+主要由“H+NO3-”氧化Fe生成,溶液中硝酸浓度很小,视为稀硝酸,则还原产物为NO,类似铜和稀硝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8H+3Fe2+2NO+4H2O。(4)根据实验现象可知,Ag+氧化
13、Fe2+生成Fe3+,离子方程式为Fe2+Ag+Ag+Fe3+,黑色颗粒是银粒。(5)在AgNO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会产生丙中部分现象,溶液显深红色应是Fe3+和SCN-反应的结果,则该部分现象应是“伴有白色沉淀”,所以白色沉淀是AgSCN。(6)根据实验现象可知,铁粉与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反应,硝酸先氧化铁粉生成亚铁盐,亚铁离子被银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本身被还原成银粒。答案:(1)Fe被AgNO3氧化(2)Ag3Fe(CN)6(3)3Fe+2NO3-+8H+3Fe2+2NO+4H2O(4)银(或Ag)(5)AgSCN(6)硝酸氧化Fe,Ag+氧化Fe2+2.(2021湖北武汉月考)据
14、古籍记载,焙烧绿矾(FeSO47H2O)矿石能制备铁红,同时制得硫酸。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绿矾的焙烧反应进行探究,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向试管中加入适量(填试剂名称),振荡,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可知该样品(填“已”或“未”)变质。(2)写出绿矾充分焙烧的过程中只生成一种酸性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装置B中冷水的作用是 。(4)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5)用KMnO4滴定法测定绿矾的纯度。称取2.850 g 绿矾样品,配制成250 mL溶液,量取25.00 mL 待测液于锥形瓶中,用0.010 0
15、mol/L KMnO4酸性溶液滴定,反应消耗KMnO4酸性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 20.00 mL。配制绿矾样品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量筒、。该实验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为。该绿矾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保留 3位有效数字)。解析:(1)检验亚铁离子的方法是取样品溶于水,滴入硫氰化钾溶液,无现象,再滴入新制氯水或双氧水,溶液变红色,这说明含有亚铁离子;由此可知,该样品未变质。(2)绿矾充分焙烧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O47H2O+O22Fe2O3+4SO3+28H2O。(3)水和三氧化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三氧化硫的 吸收。(4)为
16、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先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空气至冷却到室温。(5)用固体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量筒、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此实验到达滴定终点时,滴入的高锰酸钾恰好被消耗完,故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无变化。设25.00 mL待测液中含有的绿矾晶体的物质的量为x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5FeSO47H2OKMnO451xmol0.01 mol/L0.02 L5xmol=10.01mol/L0.02 L,解得x=0.001,故样品中FeSO4
17、7H2O的质量分 数为10-3mol10278 g/mol2.850 g100%97.5%。答案:(1)氯水(或双氧水)未(2)4FeSO47H2O+O22Fe2O3+4SO3+28H2O(3)水和三氧化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三氧化硫的 吸收(4)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空气至冷却到室温(5)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浅红色97.5%物质组成、含量的探究1.定量测定的常用方法(1)沉淀法先将某种成分转化为沉淀,然后称量纯净、干燥的沉淀的质量,再进行相关计算。(2)测气体体积法对于产生气体的反应,可以通过测定一定条件下气体体积的方法测定样品纯度。(3)测气体质量法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
18、的吸收剂中,通过称量实验前后吸收剂的质量变化,求得所吸收气体的质量,然后进行相关计算。(4)滴定法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等获得相应数据后再进行相关计算。(5)热重法只要物质受热时发生质量变化,都可以用热重法来研究物质的组成。热重法是在控制温度的条件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的方法。通过分析热重曲线,我们可以知道样品及其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的组成、热稳定性、热分解情况及生成产物等与质量相联系的信息。2.物质组成、含量计算的常用方法(1)物质含量计算根据关系式法、得失电子守恒法、滴定法等,求出混合物中某一成分的量,再除以样品的总量,即可得出其含量。(2)确定物质
19、化学式的计算根据题给信息,计算出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根据电荷守恒,确定出未知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质量守恒,确定出结晶水的物质的量。各粒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即为物质化学式的下标比。(3)热重曲线计算设晶体为1 mol。失重一般是先失水再失气态非金属氧化物。计算每步的m余,m余m(1mol晶体质量)=固体残留率。晶体中金属粒子质量不减少,仍在m余中。失重最后一般为金属氧化物,由质量守恒得m0,由n金属n0即可求出失重后物质的化学式。(4)多步滴定计算连续滴定法:第一步滴定反应生成的产物还可以继续参加第二步的滴定。根据第二步滴定的消耗量,可计算出第一步滴定的反应物的量。返滴定法:第一步用的滴定剂是过量的
20、,第二步再用另一物质返滴定过量的物质。根据第一步加入的量减去第二步中过量的量,即可得出第一步所求物质的物质的量。典例示范碱式碳酸镍Nix(OH)y(CO3)znH2O是一种绿色晶体,常用作催化剂和陶瓷着色剂,为确定其组成,某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查阅资料 碱式碳酸镍在300 以上分解生成3种氧化物。NiO为绿色粉末,Ni2O3为灰黑色固体。实验探究 选用下图所示部分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实验.定性探究:确定3种氧化物的组成。(1)预测三种氧化物分别是Ni、H、C三种元素的氧化物的理论依据是 。(2)经检验生成的三种氧化物分别为NiO、H2O和CO2,装置连接顺序为AB(填装置的字母序号)。
21、其中装置B中的现象为 。实验.定量分析:确定碱式碳酸镍的组成。连接装置ABFDD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打开止水夹K,缓缓通入空气;.称量碱式碳酸镍、装置F、装置D(前一个)的质量并记录;.点燃酒精灯,加热;.熄灭酒精灯,冷却到室温,关闭K;.再次称量装置F、装置D(前一个)的质量并记录。(3)步骤的目的是。(4)若缺少装置A,将导致所测得的x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5)重复操作至时,可判断碱式碳酸镍已完全分解。(6)实验前测得石英玻璃管中的样品质量为3.77 g,其他数据如下表所示:装置F质量/g装置D(前一个)质量/g实验前132.0041.00实验后133.0841.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化学 鲁科版 一轮 复习 第十 课时 定性 定量 探究 综合 实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