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化学选考一轮总复习训练-热点11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常规图像.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届新高考化学选考一轮总复习训练-热点11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常规图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高考化学选考一轮总复习训练-热点11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常规图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热点11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常规图像课时训练1.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mA(g)+nB(g)q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由图a可知,T1T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由图b可知,该反应m+nT2,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正确;B.由图b可以看出,在同一温度下,增大压强,C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则m+nq,错误;C.题给反应正反应若为吸热反应,由于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减小,且温度降低,则反应速率在开始时就应该逐渐减小,而图像中开始
2、时反应速率直接增大,说明题给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D.图d中a、b的平衡状态相同,但反应速率不同,若m+n=q,压强不影响平衡,可以对曲线a增大压强,但催化剂也不影响平衡,曲线a也可能使用了催化剂,错误。2.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D)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解析:A项,c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还在改变,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错
3、误;B项,a点到b点时正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物浓度随时间不断减小,错误;C项,从a到c正反应速率增大,之后正反应速率减小,说明反应刚开始时温度升高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减小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错误;D项,正反应速率越快,相同时间内消耗的二氧化硫就越多,SO2的转化率就越大,正确。3.向一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化学反应:aX(g)+2Y(s)bZ(g)H0。如图是容器中X、Z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据图可求得方程式中ab=13B.推测在第7 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升温C.
4、推测在第13 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降温D.20 min时,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稀有气体,不影响速率,平衡不移动解析: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方程式中ab=(0.45-0.2)(0.50-0)=12,故A错误;第7 min 时,单位时间内X、Z的物质的量变化量较大,反应速率增大,可能为升高温度,故B正确;第13 min时,Z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X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此时曲线斜率较大,应为升高温度导致,若降低温度,平衡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20 min时,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稀有气体,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压,则反应速率减小,平衡
5、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D错误。4.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图1表示T 时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的关系。结合图像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D)A.该反应可表示为2A(g)+B(g)C(g)H0,错误;B.图1中5 min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平衡浓度分别为c(A)=0.4mol2 L=0.2 mol/L、c(B)=0.2mol2 L =0.1 mol/L、c(C)=0.2mol2 L=0.1 mol/L,则K=0.10.10.22=25,错误;C.由=mV可知,m不变,V不变,则是定值,因此当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再
6、变化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错误;D.图1中5 min时,C的体积分数为0.2mol0.2mol+0.2mol+0.4mol100%=25%,第6 min时再充入0.4 mol C,虽平衡逆向移动,但C的体积分数增大,正确。5.(2021温州适应性测试)T 时,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SO2和b mol NO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SO2(g)+NO2(g)SO3(g)+NO(g)H0.33 mol/L解析:A.该反应在恒容绝热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当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放出热量不再发生变化,故可说明反应已达平衡,正确;B.该反
7、应在4050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SO3)=(0.14-0.10)mol/L10 s=0.004 mol/(Ls),反应在5060 s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SO3)=(0.21-0.14)mol/L10 s=0.007 mol/(Ls),故反应在4050 s内SO3的平均反应速率小于5060 s内SO3的平均反应速率,错误;C.由图像可知,反应在60 s及80 s时总反应都是正向进行,这两个时刻都是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又由于t=60 s时比t=80 s时反应进行的程度小,反应物浓度大,所以NO2反应速率v(正)(t=60 s时)大于v(逆)(t=80 s时),正确;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
8、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图像可知,在绝热恒容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浓度为0.33 mol/L,所以反应若在恒温恒容的容器内进行,反应达到平衡后SO3的浓度大于0.33 mol/L,正确。6.2 mol水蒸气与足量碳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s)+H2O(g)CO(g)+H2(g)H0,在10 min时改变一个外界条件,测得c(H2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A.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减少C(s)的质量会使平衡逆向移动B.5 min时该反应的速率v(H2O)=0.1 mol/(Lmin)C.恒温下,缩小容器容积,平衡后CO浓度减小D.
9、由曲线变化可知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减小H2的浓度解析:A.C是固体,适当减少固体C的质量,不影响平衡移动,错误;B.05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H2O)=0.1 mol/(Lmin),5 min时指的是瞬时速率,错误;C.恒温下,缩小容器容积,平衡逆向移动,但平衡后CO浓度增大,错误;D.由题图可知,10 min时改变条件瞬间水蒸气的浓度不变,后逐渐降低,可能是减小H2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确。7.(2021嘉兴期末)探究反应2X(g)Y(g)+Z(g)的速率影响因素,在不同条件下进行4组实验,Y、Z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X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高 化学 一轮 复习 训练 热点 11 化学反应 速率 平衡 常规 图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