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新教材化学人教版一轮训练-第三章第2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届新高考新教材化学人教版一轮训练-第三章第2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高考新教材化学人教版一轮训练-第三章第2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 第2讲铁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铁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关于铁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浓硫酸与铁不反应,故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贮藏贮运浓硫酸B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它与卤素单质(X2)反应的生成物均为FeX3CFe(OH)2易被氧化成Fe(OH)3,说明稳定性:Fe(OH)2Fe2B25 ,pH0的溶液中,Al3、NH、NO、Fe2可以大量共存C5.6 g铁与足量的氯气反应失去电子0.2 molD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Fe22H2O24H=Fe34H2O解析:A在2Fe3Fe=3Fe2中,Fe3是氧化剂,Fe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2、氧化性:Fe3Fe2,A项正确;pH0的溶液呈强酸性,Fe2、NO、H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5.6 g 铁与足量的氯气反应失去0.3 mol 电子,C项错误;D项电荷和得失电子不守恒,错误。6高磷鲕状赤铁矿(主要含有Fe2O3、少量Al2O3、CaO、SiO2等)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沉积型铁矿资源,以高磷鲕状赤铁矿为原料制备纯度较高的铁红,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铁红可用于油漆、油墨、建筑物着色剂B酸浸液遇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C洗涤滤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氧化时选用的试剂可以是H2O2、NaClO溶液解析:C铁红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为红棕色,可用于油漆、油墨、建筑物
3、的着色剂,A项正确;酸浸液中含有Fe2,遇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的沉淀,B项正确;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会损坏滤纸,C项错误;氧化Fe2时可选用H2O2、NaClO溶液作为氧化剂,将Fe2氧化为Fe3,D项正确。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7下列关于Fe3、Fe2性质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备Fe(OH)2沉淀B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氯化铁晶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此现象不能确定溶液中含有Fe2D向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Fe2被氧化解析:CA项,反应开始时打
4、开止水夹C,使生成的氢气进入B中,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C,A中硫酸亚铁溶液进入B中反应生成Fe(OH)2,A项正确;B项,FeCl3易水解,配制其溶液时为抑制Fe3水解,可先将氯化铁晶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B项正确;Fe3与铁反应可生成Fe2,故向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Fe2被氧化,D项正确。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腐蚀印刷电路板的废液(含有FeCl2、FeCl3、CuCl2)中回收铜并制备氯化铁晶体,设计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剂a是铁、试剂b是稀硫酸B操作、都用到玻璃棒C若试剂c是双氧水和盐酸,相
5、应的反应为2Fe2H2O22H=2Fe32H2OD用酸性KMnO4溶液可检验溶液W中是否含有Fe2解析:BC由分析知试剂b为盐酸,若用硫酸,则会引入杂质SO,A错误;操作、为过滤,需用玻璃棒引流液体,操作涉及蒸发操作,需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飞溅,B正确;H2O2可将Fe2氧化为Fe3,根据电荷守恒添加H配平,相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C正确;溶液W中过量的盐酸与KMnO4也反应,故此处不能用KMnO4检验Fe2,D错误。9某工厂以平板电视显示屏厂的废玻璃粉末(含CeO2、SiO2、Fe2O3、FeO等物质)为原料,设计如图所示工艺流程,制得纯净的CeO2和硫酸铁
6、铵晶体。已知:CeO2通常既不溶于强酸,也不溶于强碱。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稀酸A最好选择稀硫酸B反应1和反应2中H2O2均作氧化剂C2 mol硫酸铁铵晶体与1 mol硫酸铁相比,去除水中悬浮物时的效率一样D检验“滤液1”中是否含有Fe2,可选用铁氰化钾溶液解析:BC由于最后要得到硫酸铁铵,所以过程中加入的酸为稀硫酸,以免引入杂质,A正确;反应1中H2O2作氧化剂,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而反应2中H2O2作还原剂,将CeO2还原为Ce3,B错误;硫酸铁铵和硫酸铁作净水剂的原理均为铁离子水解得到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物,2 mol硫酸铁铵晶体与1 mol硫酸铁所含的Fe3均为2
7、mol,但是前者NH水解抑制了Fe3的水解,因此产生的氢氧化铁胶粒要少,净水效率要低,C错误;Fe2与铁氰化钾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可用此法检验Fe2,D正确。10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 mL 4 molL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1.344 L NO(标准状况),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A0.24 molB0.21 molC0.16 mol D0.14 mol解析:B根据题意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为Fe(NO3)2,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n(Fe)(0.124 m
8、ol mol)0.21 mol,故根据铁原子守恒,相同质量的混合物与足量CO反应,得到的Fe的物质的量为0.21 mol,B项正确。三、非选择题11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向硝酸酸化的0.05 molL1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1)检验产物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取上层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_。(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Fe3,乙依据的原理是_(
9、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深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序号取样时间/min现象3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30产生白色沉淀;较3 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 min时加深120产生白色沉淀;较30 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0 min时变浅(资料: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对Fe3产生的原因做出如下假设:假设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Fe3;假设b:空气中存在O2,由于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Fe3;假设c:酸性溶液中NO具有氧化性,可产生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高 新教材 化学 人教版 一轮 训练 第三 及其 化合物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