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二轮专题复习训练-专题七题型专攻(九)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docx
《2022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二轮专题复习训练-专题七题型专攻(九)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二轮专题复习训练-专题七题型专攻(九)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题型专攻(九)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1“中和滴定”考点归纳(1)实验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带铁架台)、锥形瓶。其中常考的是滴定管,如正确选择滴定管(包括量程),滴定管的检漏、洗涤和润洗,滴定管的正确读数方法等。(2)操作步骤滴定前的准备:查漏、洗涤、润洗、充液(赶气泡)、调液面、读数;滴定:移液、滴加指示剂、滴定至终点、读数;计算。(3)指示剂的选择类型滴定过程指示剂终点颜色变化酸碱中和反应强酸滴定强碱(或弱碱)甲基橙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强碱滴定强酸(或弱酸)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氧化还原反应Na2S2O3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碘水淀粉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O
2、2(或H2C2O4)溶液不需要指示剂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沉淀反应AgNO3溶液滴定含Cl的溶液K2CrO4溶液出现淡红色沉淀(Ag2CrO4为砖红色沉淀)(4)误差分析写出计算式,分析操作对V标的影响,由计算式得出对最终测定结果的影响,切忌死记硬背结论。此外对读数视线问题要学会画图分析。(5)数据处理正确“取舍”数据,计算“平均”体积,根据反应式确定标准液与待测液浓度和体积的关系,从而列出公式进行计算。2滴定终点规范描述(1)用a molL1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答案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溶液由红色变
3、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黄色(2)用标准碘溶液滴定溶有SO2的水溶液,以测定水中SO2的含量,应选用_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答案淀粉溶液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碘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3)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滴定溶有SO2的水溶液,以测定水中SO2的含量,_(填“是”或“否”)需要选用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答案否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酸性KMnO4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再用KSCN溶液作指
4、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滴定Ti3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答案Ti3Fe3=Ti4Fe2当滴入最后一滴NH4Fe(SO4)标准溶液,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5)用标准KI溶液滴定含有Fe3的溶液,应选用_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答案KSCN溶液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KI溶液,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1(2021湖南,15)碳酸钠俗称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碳酸氢铵和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碳酸钠,并测定产品中少量碳酸氢钠的含量,过程如下:步骤.Na2CO3的制备步骤.产品中NaHCO3含量测定称取产
5、品2.500 g,用蒸馏水溶解,定容于250 mL容量瓶中;移取25.00 mL上述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2滴指示剂M,用0.100 0 molL1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红色变至近无色(第一滴定终点),消耗盐酸V1 mL;在上述锥形瓶中再加入2滴指示剂N,继续用0.100 0 molL1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第二滴定终点),又消耗盐酸V2 mL;平行测定三次,V1平均值为22.45,V2平均值为23.51。已知:(i)当温度超过35 时,NH4HCO3开始分解。(ii)相关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g/100 g H2O)温度/0102030405060NaCl35.735.836.036.
6、336.637.037.3NH4HCO311.915.821.027.0NaHCO36.98.29.611.112.714.516.4NH4Cl29.433.337.241.445.850.455.2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晶体A的化学式为_,晶体A能够析出的原因是_。(2)步骤中“300 加热”所选用的仪器是_(填标号)。(3)指示剂N为_,描述第二滴定终点前后颜色变化:_。(4)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5)第一滴定终点时,某同学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NaHCO3质量分数的计算结果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答案(1)NaHCO3在3035
7、时NaHCO3的溶解度最小(答案合理即可)(2)D(3)甲基橙由黄色变橙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黄色(4)3.56%(5)偏大解析(1)根据题给信息中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难看出,控制温度在3035 ,目的是为了使NH4HCO3不发生分解,同时析出NaHCO3固体,得到晶体A,因为在3035 时,NaHCO3的溶解度最小。(2)300 加热抽干后的NaHCO3固体,需用坩埚、泥三角、三脚架等进行操作,所以符合题意的为D项。(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第二次滴定时,使用的指示剂N为甲基橙,滴定到终点前溶液的溶质为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滴定达到终点后溶液的溶质为氯化钠,所以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由黄色变为橙色,且
8、半分钟内不恢复黄色。(4)第一滴定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则n(Na2CO3)n生成(NaHCO3)n(HCl)0.100 0 molL122.45103L2.245103mol,第二滴定消耗的盐酸的体积V223.51 mL,则根据化学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可知,消耗的NaHCO3的物质的量n总(NaHCO3)0.100 0 molL123.51103L2.351103mol,则原溶液中的NaHCO3的物质的量n(NaHCO3)n总(NaHCO3)n生成(NaHCO3)2.351103mol2.245103mol1.06104mol,则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高考 化学 人教版 二轮 专题 复习 训练 题型 专攻 中和 滴定 拓展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