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docx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度(上)高一年级12月月考题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Fe-56 C-64 Ba-137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0小题,每题2分)1.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氢氧化钠破坏铝的氧化物保护膜B. 服用维生素C以保证亚铁补血剂的吸收效果C. 高铁酸钠()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 储氢合金与结合形成金属氢化物【答案】A【解析】【详解】A氢氧化钠破坏铝的氧化物保护膜过程中发生反应,该反应过程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符合题意;B服
2、用维生素C可将Fe3+还原为Fe2+,该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 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该过程中被还原成Fe3+,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储氢合金与结合形成金属氢化物的过程中,H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2. 以下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 混合物B. 碱性氧化物C. 电解质D. 液氯非电解质【答案】C【解析】【详解】A属于金属氧化物,故A错误;B既可以与强酸反应,也可以与强碱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故B错误;C属于化合物和纯净物,自身也能电离,属于电解质,故C正确;D液氯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
3、须C。3.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0.1 mol 固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1B. 标准状况下,22.4L的任何气体所含原子数为C. 1L 1 mol/L的醋酸溶液中含有的醋酸分子数为D. 将含0.1 mol溶质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制得胶体,其中胶粒数为0.1【答案】A【解析】【详解】A是由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因此0.1 mol 固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1,故A正确;B标准状况下,22.4L的任何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单原子分子所含原子数为,双原子分子所含原子数为2,故B错误;C1L 1 mol/L的醋酸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于有部分醋酸分
4、子发生电离,所含醋酸分子数小于,故C错误;D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的集合体,胶粒数小于0.1,故D错误;答案选A。4. 下列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透明溶液中:、B. 遇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的溶液:、C. 含有的溶液中:、D. 能溶解的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该组离子中,与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B遇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的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C含有的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与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D能溶解的溶液,可能呈酸性,或者减性,酸性条件下,该组离子互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减性条件下,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5、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所以能溶解的溶液中,该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故D选;故选D。5.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将实验后剩余的钠粒放回原试剂瓶中B. 焰色反应前将铂丝用稀硫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与原来颜色相同C. 可用干燥沙土扑灭着火的金属钠D. 制备时将胶头滴管伸入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实验后剩余的钠粒要放回原试剂瓶中,防止钠在空气中发生危险,故A正确;B焰色反应中铂丝用盐酸洗涤,不能用稀硫酸,因为氯化物易挥发,而硫酸盐难挥发,不能达到完全清洗铂丝的目的,故B错误;C钠着火会生成过氧化钠,因此不能用水和二氧化碳灭火,可用干燥沙土扑灭,
6、故C正确;D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因此制备时将胶头滴管伸入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避免生成的和氧气接触,故D正确;答案选B。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B. 氯气与水:C. 稀硝酸中加入:D. 溶液与少量溶液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氧化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亚铁离子和溴离子均被氧化,故A正确;B通入水中生成HCl和HClO,其中HClO是弱电解质,不能拆,故A错误;C中含有亚铁离子,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结合氢氧根离子的能力比亚铁离子弱,所以溶液与少量溶液反应时,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A。7. 配制1 L的NaCl溶液,下
7、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量5.85 g NaCl固体B. 瓶底有水的容量瓶可直接用于配制溶液C. 洗涤液转移入容量瓶后要上下颠倒摇匀D. 移液时,玻璃棒下端应紧贴容量瓶刻度线上瓶颈内壁【答案】B【解析】【详解】A托盘天平的精度为0.1g,不能精确到0.01g,故A错误;B因定容时还需要向容量瓶加水至刻度线,容量瓶中原有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所以瓶底有水的容量瓶可直接用于配制溶液,故B正确;C洗涤液转移入容量瓶后要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故C错误;D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末端要在刻度线以下,故D错误;答案选B。8.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装置甲: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
8、氯气B. 装置乙: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C. 装置丙:制备氢氧化亚铁D. 装置丁:收集铁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少量气体产物以便检验【答案】D【解析】【详解】A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氯气需要加热,缺少加热装置,故A不符合题意;B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故B不符合题意;C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排出装置内空气,但不能使硫酸亚铁与NaOH接触,故C不符合题意;D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肥皂泡可收集少量氢气,点燃肥皂泡可检验氢气,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9. 向溶液a中滴加等浓度的溶液b,灯泡亮度不会出现“亮灭(或暗)亮”变化的是选项ABCD溶液aNaOH溶液b氨水A. A
9、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NaOH与发生反应氨水和氯化钠,生成弱电解质,离子浓度减小,NaOH过量后电离产生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离子浓度增大,灯泡亮度会出现“亮灭(或暗)亮”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Ba(OH)2与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则反应离子方程式为:,过量后氢氧化钡电离出钡离子和氢氧根,灯泡亮度会出现“亮灭(或暗)亮”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CH3COOH与氨水反应生成醋酸铵和水,则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滴入醋酸灯泡亮度增大,没有变暗过程,故C符合题意;DBa(OH)2与Fe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亚铁沉淀,则反应离子方程式为:,过量后氢氧化
10、钡电离出钡离子和氢氧根,灯泡亮度会出现“亮灭(或暗)亮”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10.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AFe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Fe3O4,故A不符合题意;BHClO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HCl和氧气,故B不符合题意;CFe和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FeCl3,故C不符合题意;DZn可将FeCl3还原为FeCl2,FeCl2与Zn发生置换反应可得到Fe,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11. 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 通过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均能直接得到eB.
11、固体g溶于氢碘酸的离子方程式为C. a能与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D. 可存在的转化关系【答案】B【解析】【分析】如图,根据含铁化合物的价态可知,a为铁单质,b为;g为;d为;e为;c为等、f为,以此作答;【详解】A得到的方法有或,故A正确;B与HI反应时,三价铁能将碘离子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C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反应,故C正确;D;,故能实现的转化关系,故D正确;故选B。12. 将过量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有固体析出是A. 溶液B. 饱和溶液C. 溶液D. 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过量通入到溶液中,最终生成易溶于水的Ca(HCO3)2,故A错误;B将CO2通入饱和溶液,发生
12、反应:+H2O+ CO2=2NaHCO3,反应后生成的溶质质量增大,溶剂水的质量减少,且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的溶解度,故有晶体析出,故B正确;C过量通入到溶液中,最终生成易溶于水的Ca(HCO3)2,故C错误;D碳酸酸性小于盐酸,CO2不能与溶液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B。13. 下列实验与结论相匹配的是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有B向酸性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紫色褪去氧化性:C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溶液中一定有D用溶液腐蚀铜电路板氧化性: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的白色
13、沉淀可能是BaSO4或AgCl,因此溶液中含有或Ag+均会出现题述现象,故A错误;B酸性溶液和溶液反应,作氧化剂,将Fe2+氧化为Fe3+,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故B错误;C溶液中含有也会产生相同现象,故C错误;D用溶液腐蚀铜电路板,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故D正确;答案选D。14. 下列除去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 Cu(Fe):加足量FeCl3溶液B. CO2(HCl):通过Na2CO3溶液C. FeCl3溶液(FeCl2):通入适量Cl2D. Cl2
14、(O2):通过灼热的铜丝网【答案】C【解析】【详解】A足量FeCl3把铁反应完后,还可以和铜反应,可以用盐酸除去杂质铁,故A错误;B二者均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食盐水洗气后干燥可分离,故B错误;C氯气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则通入适量Cl2可除杂,故C正确;D铜在加热下也能与氯气反应,故D错误;故选:C。15. 现有Cu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a g,向其中加入2mol/L的硫酸溶液50mL,恰好完全反应。若将a g该混合物在足量H2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A. 1.6a gB. (a1.6)gC. (a3.2)gD. 1.6g【答案】B【解析】【详解】CuO和Fe2
15、O3的混合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和水,由电荷守恒,可知ag混合物中含有的O原子的物质的量n(O)=n(SO42-)=0.05 L2mol/L=0.1mol,则ag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O)=0.1mol16g/mol=1.6g,若用足量H2还原a g混合物,反应剩余固体为Cu、Fe,则金属质量为两种金属氧化物的质量减去氧元素的质量,即金属质量为:m(金属)=ag-1.6g=(a-1.6)g,故合理选项是B。16. 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 g 和0.84 g,试管中各有10 mL相同浓度的盐酸(如图),同时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
16、确的是A. 甲装置的气球膨胀快B. 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一定C. 甲、乙两管中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不可能相同D. 最终两溶液中、的物质的量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分步进行:Na2CO3+HCl= 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碳酸氢钠和盐酸直接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守恒可知,等物质的量的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得到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分步进行,先生成碳酸氢钠,后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甲装置的气球膨胀慢,故A错误;B1.06 g 和0.84 g的物质的量都是0.01
17、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说明试管中的HCl的物质的量大于或等于0.02mol,所以,故B正确;C由反应可知,若盐酸的量不足,盐酸全反应,两管中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相同,故C错误;D1.06 g 和0.84 g的物质的量相同,都是0.01mol,所以和中的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同,故最终两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一定不相同,故D错误;答案选B。17. 根据下表信息,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序号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HIHIA. 表中反应的氧化产物只能有B. 表中生成1 mol的有4 m
18、ol电子转移C. 表中转移电子数相同,生成物质的量=D. 表中转移电子数相同,消耗HI物质的量【答案】D【解析】【详解】A氯气与溴化亚铁反应时,先氧化亚铁离子后氧化溴离子,所以表中反应的氧化产物一定有,还可能有Br2,故A错误;B中O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因此表中生成1 mol有2mol电子转移,故B错误;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KIO3+6HI=KI+3I2+3H2O、Cl2+2HI=2HCl+I2,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3molI2转移5mol电子,反应生成3molI2转移6mol电子,因此表中转移电子数相同,生成I2物质的量,故C错误;D根据C选项分析,反应消耗6molHI时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四川省 成都市 第七 中学 上学 12 月月 化学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