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北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北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北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北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Mn 55 Cu 64第卷 (选择题 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试卷类型、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每小题只
2、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科学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研究成果与科学家的对应关系不符合事实的是( )A. 屠呦呦因发现抗疟药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B. 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推动了我国制碱工业的发展C. 道尔顿发现的元素周期律推动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D. 拉瓦锡提出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2015年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药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A正确;B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为我国制碱工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推动了我国制碱工业的发展,B正确;C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
3、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C错误;D1777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提出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D正确;故选C。2. 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漂白粉密封保存B. 氯水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C. 过氧化钠应密封保存D. 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及水蒸气反应而逐渐失效,故应密封保存,选项A正确;B、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分解,故氯水需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选项B不正确;C、过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水蒸气反应,故应密封保存,选项C正确;
4、D、金属钠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及水蒸气反应,故通常保存在煤油中,选项D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药品的储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所储存物质的特性,易错点为选项B,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分解,故氯水需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3. 下列仪器中,常用于溶解固体和稀释溶液的是( )A. 容量瓶B. 烧杯C. 量筒D. 烧瓶【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不能溶解固体和稀释溶液,故A不选;B烧杯可以用来配制溶液、溶解固体和稀释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故B选;C量筒只用来量取液体,而一定不能用来溶解固体、稀释溶液,故C不选;D烧瓶用于液体试剂的加热,不用作溶解固体、稀
5、释溶液,故D不选。故答案选B。4. 下列关于容量瓶的使用操作正确的是( )A. 使用容量瓶前应先检查它否漏水B. 容量瓶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待配液润洗C. 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距刻度线12cm处时再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D. 浓硫酸稀释后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进行定容【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使用容量瓶前必须检漏,A项正确;B容量瓶不能用待配液润洗,否则使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B项不正确;C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物质,C项不正确;D浓硫酸稀释时放热,必须冷却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进行定容,D项不正确;故选A。5. 用固体样品配制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A. 称量B. 溶解C. 转移D. 定容【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托盘天平称量时应是左物右码,A错误;B、固体溶解在烧杯中进行,B正确;C、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D、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插入容量瓶中,D错误。答案选B。6. 化学实验中安全意识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操作中正确的是A. 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时可用水扑灭B.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C. 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浓硫酸D. 做“氢
7、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加热再通氢气【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时,应用抹布扑灭,用水的话不但不能灭火,还会增大着火面积,故A错误;B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B正确;C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溶液,且只能在常温下使用,配制硫酸溶液时,不能在量筒稀释,应在烧杯中稀释,故C错误;D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应防止不纯的氢气导致爆炸,应先通入氢气,排出空气,再加热,故D错误;故答案为B。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mol氢原子1molAl3+常温常压下,Vm=22.4Lmol-1NH3的摩尔质量是17gc(Na2SO4)
8、=2molL-1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2mol氢原子或2mol H表示意义相同,故正确;1mol铝离子表示为1molAl3+,故正确;标准状况下,故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为,故错误;c(Na2SO4)=2 molL1,故正确;因此表述正确,故C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8. 向盛适量冷水的烧杯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取一块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烧杯中。下列实验现象、分析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分析及结论A钠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钠的密度比水小B钠熔成光亮的小球反应放热,钠的沸点低C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产生的气体不均匀,推动小球四处游动
9、,反应剧烈D溶液变红产生了碱性物质:Na+2H2O=NaOH+H2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不会沉入水底,A项错误;B钠投入水中熔成光亮的小球,说明钠和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B项错误;C钠与水反应有氢气产生,产生的气体不均匀,推动小球四处游动,反应剧烈,故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C项正确;D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使酚酞溶液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项错误;答案选C。9. 等物质的量的CH4和NH3相比较,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原子个数之比为5:4B. 氢原子个数之比为4:3C. 分子个数之比为16:17D. 质
10、量比为16:17【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CH4和NH3分别含有5个和4个原子,则等物质的量的CH4和NH3中原子个数之比为5:4,A正确;BCH4和NH3分别含有4个和3个氢原子,则等物质的量的CH4和NH3中氢原子个数之比为4:3,B正确;C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NH3中分子个数之比为1:1,C错误;DCH4和NH3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16和17,则等物质的量的CH4和NH3质量比为16:17,D正确;答案选C。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 配制的溶液,可称取固体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立即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C. 可与反
11、应放出氧气,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D. 氯水具有较强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织物等【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溶于水生成,具有强氧化性而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所以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A项正确;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因此溶解后需要冷却到室温后再转移至容量瓶中,减小实验误差,B项错误;C.可与反应放出氧气,因此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C项正确;D.氯水中的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织物等,D项正确;答案选B。二、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12、分。11. 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曾经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近日获得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成为我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第一人。下列关于青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青蒿素的一个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B. 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3.8%C. 青蒿素摩尔质量等于282 gmol-1D. 14.1g青蒿素中含氧原子数目为0.05NA【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则青蒿素的一个分子中含有15+22+542个原子,A正确;B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3.8%,B正确;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
13、量是1512+22+516282,则青蒿素的摩尔质量等于282 gmol-1,C正确;D14.1g青蒿素的物质的量是14.1g282g/mol0.05mol,青蒿素的一个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则其中含氧原子数目为0.25NA,D错误;答案选D。12. 与100mL0.1mol/L硫酸钾溶液里钾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 100mL0.2mol/L氯化钾溶液B. 200mL0.1mol/L硫酸钾溶液C. 100mL0.1mol/L硝酸钾溶液D. 50mL0.2mol/L碳酸钾溶液【答案】AB【解析】【分析】根据溶液中某离子浓度溶质浓度溶质化学式中该离子个数,离子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分别计
14、算选项中离子浓度进行分析判断。【详解】100mL 0.1mol/L K2SO4溶液中K离子浓度0.1mol/L20.2mol/L;A100mL 0.2mol/L KCl溶液中K离子浓度0.2mol/L10.2mol/L,故A符合;B200mL 0.1mol/L K2SO4溶液中K离子浓度0.1mol/L20.2mol/L,故B符合;C100mL 0.1mol/L KNO3溶液中K离子浓度0.1mol/L10.1mol/L,故C不符合;D50mL 0.2mol/L K2CO3溶液中K离子浓度0.2mol/L20.4mol/L,故D不符合;故答案选AB。13. 在同温同压下,分别用如图所示的气体吹
15、出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气球,则这两个气球中气体的有关量之比(甲:乙)正确的是 A. 质量之比为B. 原子总数之比为C. 分子总数之比为D. 碳原子数之比为【答案】B【解析】【分析】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即物质的量相同,乙烯和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据此根据公式进行解答。【详解】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即物质的量相同,乙烯和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A根据m=nM得乙烯和一氧化碳质量相同,质量比为1:1,故A错误;B原子物质的量等于分子物质的量乘以一个分子中的原子数,所以二者原子总数之比为(16):(12)=3:1,故B正确;C
16、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C错误;D碳原子数之比等于分子物质的量乘以一个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所以二者碳原子数之比为(12):1=2:1,故D错误;故答案选B。1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标准状况下,1LHCl和1LH2O的物质的量相同;常温常压下,1gH2和14gN2的体积相同;28gCO的体积为22.4L;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标准状况下,1L HCl的物质的量为,但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不能利用
17、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项错误;相同状况下,1gH2的物质的量为=0.5mol,14gN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时,其体积相同,项正确;气体的状态不一定是在标准状况下,若在标准状况下,28g CO的体积为 22.4L/mol=22.4 L,项错误;两种物质只有都是气体时,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即物质的状态不确定,体积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项错误;由pV=nRT可知,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压强成正比,则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项正确;由pM=RT可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项正确;综上所述,
18、符合题意,B项正确,答案选B。【点睛】气体摩尔体积几乎每年都考,命题者主要从物质的状态与物质所处的条件上设陷阱,A项是学生的易错点,要特别注意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的状态与条件,才能提高做题的准确率。15. 实验室需用48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能配制成功的是( )A. 称取7.68 g CuSO4粉末,加入500 mL水B. 称取12.5 g CuSO45H2O晶体,加水配成500 mL溶液C. 称取8.0 g CuSO4粉末,加入500 mL水D. 称取8.0 g CuSO4粉末,加水配成500 mL溶液【答案】BD【
19、解析】【分析】【详解】500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若使用CuSO4粉末配制溶液,则m(硫酸铜)=0.05mol160g/mol=8.0g;若使用CuSO45H2O晶体配制溶液,则m(硫酸铜)=0.05mol250g/mol=12.5g;然后将其配制成500mL溶液;所以正确选项为BD。16.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A. 将20g Na2CO3溶于80g水中制得20%的Na2CO3溶液B. 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C. 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D. 将标准状况下22.4LHCl气体溶于1L水中可制得1mol/L盐酸【答案】A
20、【解析】A质量分数=100%=20%,故A正确;B托盘天平精确到0.1g,无法称量8.75g食盐,故B错误; C量筒精确到0.1mL,无法量取12.36mL盐酸,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22.4LHCl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于1L水中溶液体积不是1L,因此浓度不是1mol/L,故D错误;故选A。17.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氦气中有2NA个氦原子B. 14 g氮气中含6.021023个氮原子C. 2 L 0.3 molL1Na2SO4溶液中含0.6NA个Na+D. 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答案】BD【解析】【分析】【详解】A、氦气是单原子分子
21、,1mol氦气中有NA个氦原子,故A错误;B、依据n=计算氮气物质的量=0.5mol,结合分子式计算含氮原子数=0.5mol2NA=NA个氮原子,故B正确;C、依据n=cV计算溶质物质的量为2L0.3mol/L=0.6mol,结合溶质电离方程式计算Na+离子数为0.6mol2NA=1.2NA,故C错误;D、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1mol,1mol水分子中含有10NA电子,故D正确。故选BD。18. 在标准状况下,将a L A气体(摩尔质量是M g/mol)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b 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n=来计算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2021 学年 山东省 新泰市 第一 中学 北校高一 上学 第一次 阶段性 考试 化学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