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CM 1021.160-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蒺藜.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T∕CACM 1021.160-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蒺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CACM 1021.160-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蒺藜.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摇摇次前言12091摇范围12102摇规范性引用文件12103摇术语和定义12104摇规格等级划分12105摇要求1210附录A(资料性附录)蒺藜药材历史产区沿革1211附录B(资料性附录)蒺藜药材品质评价沿革12131208前摇摇言T/CACM1021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分为226个部分:第1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编制通则;第159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鱼腥草;第160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蒺藜;第161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补骨脂;第226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玄明粉。本部分为T/CACM1021的第160部分。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642017。本部分
2、按照GB/T1郾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摇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642017,与T/CACM1021郾642017相比较,标准编号进行了调整,并重新进行了编辑。本部分由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及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提出。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北京中研百草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旻辉、黄璐琦、郭兰萍、金艳、江维克、詹志来、朱翔慧、郭文芳。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T/CACM1021郾64
3、2017。1209等级性状描述共同点区别点一等完整的果实由5个分果瓣组成,放射状排列,呈五棱状球形,直径0郾71郾2cm。常裂为单一的分果瓣,分果瓣呈斧状,长0郾30郾6cm,背部隆起,有纵棱和多数小刺,并有对称的长刺和短刺各1对,两侧面粗糙,有网纹。质坚硬。气微,味苦、辛背部黄绿色,侧面灰白色,每10g臆320粒,杂质臆1%二等背部黄绿色至灰白色,侧面灰白色,每10g320粒,杂质臆2%三等背部、侧面灰白色至黑褐色,杂质不得过3%注1:由于蒺藜在采收后进行产地初加工时果实多已分瓣,因此本部分描述的是分瓣后的蒺藜药材。注2:根据市场及产地统计分析显示,三等蒺藜的重量与一等、二等之间具有交叉现象
4、,等级不能完全区分开,因此只以外观颜色、杂质率进行等级划分。注3:市场上有颜色呈灰白色至黑褐色的药材,多为采收时期较晚或存放时间较长的陈货,需注意鉴别。注4:关于蒺藜药材历史产区沿革参见附录A。注5:关于蒺藜药材品质评价沿革参见附录B。T/CACM1021郾1602018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蒺藜1摇范围本部分规定了蒺藜的商品规格等级。本部分适用于蒺藜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2摇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部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部分。T/CACM10
5、21郾12016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编制通则3摇术语和定义T/CACM1021郾12016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郾1摇蒺藜摇TRIBULIFRUCTUS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terrestrisL郾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3郾2重量(样品粒数/10g)摇weight每10g蒺藜药材中果实的个数。4摇规格等级划分根据市场流通情况,按照含杂率、每10克所含粒数等分成三个等级。应符合表1要求。表1摇规格等级划分5摇要求除应符合T/CACM1021郾12016的第7章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无虫蛀;无霉变。1210T/CACM1021郾16
6、02018附录A(资料性附录)蒺藜药材历史产区沿革摇摇蒺藜入药首载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中记载原名蒺藜子。神农本草经曰:“蒺藜子味苦温。主恶血,破症结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一名旁通,一名屈人,一名止行,一名豺羽,一名升推(御览引云,一名君水香,大观本,无文)。生平泽,或道旁。冶神农本草经中说明了它的功效主治、别名和生境,虽未提及植物或药材形态,但从其对该药及其别名“旁通、屈人、止行冶的命名本意来看,不难推知它的某一部分器官必定具有锋利的刺。蒺藜最早记载于商末周初周文王周易中,易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冶孔颖达注曰:“蒺藜之草,有刺不可践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CACM 1021.160-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蒺藜 CACM 1021.160 2018 中药材 商品 规格 等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