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5课第一框 法不可违教学课件(2023秋).pptx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5课第一框 法不可违教学课件(2023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5课第一框 法不可违教学课件(2023秋).ppt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第一框 法不可违目 录CONTENTS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5 当堂小练 6 拓展与延伸7 布置作业学习目标1.感受法律的尊严,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2.知道什么是违法,了解犯罪的基本特征和我国的刑法体系。3.明确违法行为的类别,正确区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树立不违法的底线意识。4.本框体现了“科学精神”和“责任担当”的核心素养。要求我们掌握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以及要求,从而加强对自己的管理,避免做出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新课导入家庭困难的小勤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来到建筑工地,家庭困难的
2、小勤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的铁卡子,结果被保安送到派出所。捡了固定脚手架的铁卡子,结果被保安送到派出所。(1 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2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新课导入(1 1)因为捡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是违法的事情。)因为捡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是违法的事情。(2 2)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只要做到不违法,这样的事情)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只要做到不违法,这样的事情就可以避免。就可以避免。新课讲解1.法不可违的原因(1)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引导作用引导作用。作为一种行为
3、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评价作用评价作用。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一、违法无小事新课讲解(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3)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2.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1)(1)含义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探究与分享镜头一镜头一 生活中经常出现捡到失物据为己有的情况,或生活中经常出现捡到失物据为己有的情况,或者向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5课第一框 法不可违教学课件2023秋 初中 道德 法治 年级 上册 第一 不可 教学 课件 20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