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二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作业.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二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二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作业.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突破练二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一、选择题1.秦灭六国后,拆毁战国时期各国所建城郭,决通堤防,消除六国地区的关隘险阻等。这些措施旨在()A.实现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形成统一国内市场C.防止六国旧贵族的复辟D.强化君主专制权力2.(2021湖南永州二模)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为解决进攻南越的粮食供应,派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开凿一条连接湘江和漓江的运河灵渠,打通了粮道。将越族打败后,在岭南地区建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并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由此可知,当时()A.征服越族是秦完成统一的关键B.交通运输决定兼并战争的进程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逐步奠定D
2、.北方战乱频繁导致中原人口大量南迁3.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上面,用小篆书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A.文字体系走向成熟B.制度创新,国家统一C.“焚书坑儒”,思想专制D.经济繁荣,百姓安居4.(2021河南中原名校第五次质量考评)无论是秦国还是秦朝都十分重视数字化管理,如秦王十六年命令男丁必须把年纪登录于户籍上,秦始皇三十一年则令农民必须将土地的数量上报给政府。这种做法旨在()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强化基层社会控制C.提高行政效率D.抑制土地兼并5.秦灭六国后,统一帝国的规模不断扩大,秦始皇为平衡国内人口,将中原人口密集区的部分人口迁徙至经济落
3、后地区或少数民族占领区。这一战略布局()A.利于促进大秦帝国的统一B.是古代中国大规模移民现象的开始C.是小农经济扩张性的体现D.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6.(2021湖南永州一模)汉高祖时,强徙旧齐国、楚国的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族及豪强到关中地区。汉武帝时,“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A.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B.解决土地兼并问题C.推动政治中心的北移D.削弱地方诸侯实力7.汉武帝时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奉诏六条察州”,其中第一条就是“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由此可见()A.中央政权加强对地方控制B.“推恩令”颁布后王国
4、威胁未解除C.宗法制恢复扰乱地方秩序D.刺史制度有利于地方吏治8.(2021湖北恩施一模)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共82篇,其中约22篇引用诗经部分字词或句序,为释文所用,或引用诗经中的一些诗句,对阴阳灾异观点进行阐释。董仲舒的这一做法意在()A.宣扬诗经的思想文化价值B.承袭先秦以来的民本思想C.使儒学形成严密的哲学体系D.论证其儒学思想的合理性9.(2021广东汕头一模)下面是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天下”思想构造图。“天下”思想诞生于先秦时期,汉代以后进一步发展。由下图可推知,“天下”思想的核心是()“天下”思想构造图A.阴阳五行思想B.君权神授思想C.儒家伦理道德D.无为而治思想10.(2021山
5、东新高考质量测评)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墓葬的3世纪壁画,描绘了耕地、播种、耙地的劳动情景。据此可知当时()A.牛耕技术普遍推广B.曲辕犁进一步完善C.男耕女织的生产状况D.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11.(2021辽宁营口期末)范晔后汉书皇后纪记载:“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帟。”东汉太后专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外戚宦官专权的传统B.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C.古代小农经济的发展D.中央行政体制不完善12.(2021广东新高考适应性测试)西汉中期至西晋,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氐族内迁到关中地区聚居。这()A.加快了
6、中原王朝的衰落过程B.使边患危机更加严重C.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D.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13.(2021湖南长郡中学一模)据下表能够推断出魏晋南朝()记述出处“自今远近荐献,务存节俭,不得出界营求,相高奢丽。”南齐书“蕃牧守宰,或有荐献,事非任土,严加禁断。”南齐书“断诸郡县献奉二宫。惟诸州及会稽,职惟岳牧,许荐任土,若非地产,亦不得贡。”梁书“前后刺史皆营私蓄,方物之贡,少登天府。自(萧)劢在州,岁中数献,军国所须,相继不绝。”南史A.地方官员需进献特产B.禁止地方官员进献特产C.地方官员皆中饱私囊D.提倡地方官员廉洁奉公14.(2021山东中学联盟大联考)魏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复杂尖
7、锐,社会长期动荡不安。玄学、佛教、道教均盛行一时,得到过统治者的大力提倡。由此可以推知当时()A.儒学理论无法有效应对现实问题B.抨击名教蔑视礼法的行为普遍存在C.三教合一的潮流成为思想主流D.儒学吸收佛道思想产生新的思想体系15.(2021陕西宝鸡一模)嵇康家诚:“人无志,非人也。”魏晋时期,知识分子归隐山林,远离俗世,向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生活。上述现象反映了()A.儒家修齐治平的社会意识的弱化B.归隐生活更有利于文学创作灵感C.门阀制度影响下的社会运行异化D.庄园经济影响下的国家财政急剧减少16.(2021福建宁德一模)西晋以前的宁镇地区(今江苏南京、镇江一带)流行的方言是纯粹
8、的吴语;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官话取代吴语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流方言。导致宁镇地区主流方言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移民大量迁入B.经济得到开发C.政区进行调整D.政权发生更迭二、非选择题17.(2021广东汕头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天子祭祀土神和谷神用牛、羊、猪三牲。诸侯祭祀土神和谷神用羊、猪二牲。大夫和士祭祀宗庙,有封地的用祭礼,没有封地的用荐礼。平民祭祀祖宗的荐礼:春天荐祭韭菜,夏天荐祭麦,秋天荐祭黍,冬天荐祭稻。韭菜配以鸡蛋,麦配以鱼,黍配以小猪,稻配以鹅。如果不是为了祭祀,诸侯不能杀牛作膳食,大夫不能杀羊作膳食,士不能杀狗或猪作膳食,平民不能吃时鲜美味。平常吃的菜肴不能比
9、祭祀用的牲宰好;平常穿的衣服不能比祭祀的礼服好;平常居住的房屋不能比宗庙好。据礼记王制编写(主要记录了周代礼制)材料二古时,谷物菜果不合时不吃,鸟兽鱼鳖,没有长成就不吃,不在池塘撒网,捕捞小鱼小虾。今富人捕杀幼兽小鸟,沉迷饭局,酒如河流,宰羊羔,杀小猪,春鹅秋雏,毛果虫貉,没有不吃的。今民间酒食,大鱼大肉满桌,还有鱼鳖、鹿胎、鹌鹑、肉酱等众物杂味。古时,百姓平常吃粗粮和野菜,今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都有屠户,无故烹杀,相聚野外,背着粮食去,提着肉就回。要知道,一头猪相当于一般年景一亩地的收入,十五斗粟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半月的伙食。古时,没有卖熟食的,也不在市场上买卖食物。现在,熟食遍列,市场上菜肴
10、陈列。劳动懒散,吃喝却赶时髦。例如烤乳猪、韭菜鸡蛋、狗肉、马肉、煎鱼、切肝、腌羊肉、冷鸡、马奶、驴肉、炖小鸟、鹅汤等。据桓宽盐铁论编写(汉武帝的继任者汉昭帝召开盐铁会议,朝臣对汉武帝时期的各项政策进行了检讨和评估。此书记录了该会议的相关内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周代饮食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汉昭帝时期饮食方面发生的变化,并据此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18.(2021湖南长郡十五校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汉时期人口逐渐增多,从而保证了密集型农业劳动,使耕地、育种、除草、防虫水利各环节都能细致处理,以提高农业单产。农闲时节,大量劳动力转向
11、商品市场形成一种全国性的重商农业模式。摘编自许倬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材料二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锡赉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唐)杜佑通典(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时期导致“人口逐渐增多”的原因。材料中所述的农业模式是否成为汉代经济的主流,为什么?(2)分析评价材料二中所述现象。19.(2021辽宁葫芦岛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秦文化政策带有很大的逆反心理和明显的报复心理。早在秦统一之前,秦人就备受歧视,秦文化不为六国文化所容;秦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新高 历史 二轮 复习 秦汉 统一 民族 封建 国家 建立 巩固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交融 作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41465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