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演练含解析提升篇.docx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演练含解析提升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演练含解析提升篇.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三单元第2讲 提升篇一、选择题1下表为唐宋两朝节妇烈女对照表,由此可知()朝代统治年限/年节妇数/人烈女数/人节烈合计/人隋唐326322961两宋319152122274A隋唐时期儒家伦理不受重视B隋唐时期女性社会地位较高C儒家思想深刻影响社会生活D政府政策影响女子婚姻观念【答案】C【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两宋时期节妇烈女数量远高于隋唐,这是因为两宋时期理学的形成,伦理纲常得到强化,故C项正确。隋唐时期,节妇烈女数量较少,这与唐朝社会经济发展、社会风气开放、关陇贵族受伦理纲常熏陶尚浅等因素有关,并非儒家伦理不受重视,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反映女性社会地位高低,故B项错误;两宋时期,节妇烈女
2、数量增多与理学的发展传播有关,与政府政策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2北宋在科场考试中,命题并不以儒者为限,多杂出于老庄之书,且在思想、学术、文学及艺术上对各个流派都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这反映出北宋()A正统儒学受到挑战 B道家思想成为主流C理学在内容上发展D学术氛围较为宽松【答案】D【解析】北宋在科场考试命题时,对各个学派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表明北宋学术氛围较为宽松,故D项正确。北宋只是“命题并不以儒者为限”,没有抛弃儒学,排除A项;北宋时儒学是主流思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理学的内容,排除C项。 3时人评价朱熹和陆九渊的争论:“论及教人,元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陆九渊
3、、陆九龄)之意,欲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由此可见,“此颇不合”是指()A天理人欲的关系 B万物之本源C儒家伦理的地位 D理的求证方式【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朱熹主张“格物致知”,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两者在求理的方式上发生了分歧,故D项正确。4宋明理学所有的格物所有对事物的理解体会,都只是为了达到对那个伦理本体的大彻大悟。伦理本体通过“理”包笼了一切取消了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要求、努力和意向。这反映了理学()A注重对宇宙本源的研究B严重禁锢了人民的思想C具有明显的伦理化特征D被确立为官方哲学思想【答案】C【解析】根据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13 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宋明理学 明清 之际 活跃 儒家思想 课时 演练 解析 提升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41480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