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docx





《2021-2022学年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月考试卷高一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考试范围:统编上册第一单元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基础。这些文化遗存A.奠定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B.标志中国迈入奴隶社会C.体现人类社会的最早文明 D.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2.考古专家对新石器时代晚期某文化遗存研究后,认为当时阶级分化明显。下列考古发现中最能够支持此结论的是A.遗存物品中发现刀抒、骨梭等 B.墓葬中发现大量的牲畜遗骸C.随葬品
2、的种类、数量差异明显 D.墓葬中发现一些农作物遗存3.战国策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表明启的时代A.国家的初始形态出现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C.政治制度代替了部落习惯 D.家天下的局面出现4.据殷墟甲骨文、商周金文等资料,商王朝朝廷的官职可分为最高政务、一般政务、宗教文化、生产经济、军事等,地方则有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和基层行政官吏“族尹”。这说明商朝A.国家管理体制已日渐完备 B.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C.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D.职官分工合作且相互牵制5.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国为履行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与典故中诸侯率兵
3、勤王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6.如图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如图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A.嫡长子继承制 B.君主专制的加强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D.大、小宗的身份相对的7.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时代,从西周的“政自天子出”变为了“政自诸侯出”,而后又相继出现了“政自大夫出”、“政自臣宰出”的现象。这表明A.周王室统治广布四方 B.争霸战争日益频繁C.分封宗法制遭到破坏 D.民族交融不断加强8.春秋时期,吴、越、楚、秦被视为蛮夷之国。史记认为这些
4、蛮夷之国的诸侯王与黄帝有着血缘关系,都是黄帝的后代。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A.诸侯纷争激烈 B.华夷观念有别 C.习俗礼仪各异 D.华夏同源共祖9.“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该材料描述的是A.井田制 B.均田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原始土地公有制10.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铁器和牛耕的推广11.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A.“仁” B.“非攻” C.“道” D.“无为”12.战国时期,某学派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这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
5、科学认识。此学派代表人物是A.庄子 B.荀子 C.墨子 D.邹衍13.在西周,维系社会统治的制度主要是“礼”,到了春秋战国,维系社会统治的制度逐步转变成了“法”。这反映了A.春秋战国的礼崩乐坏 B.各国重视人才和变法C.法家思想得到重用 D.社会的转型与变革14.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代,这一变革的表现不包括A.交通发展,城市发达 B.经济上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化C.政治上各国先后进行变法 D.思想上百家争鸣15.秦统一六国后,北击匈奴,南统岭南,把“西南夷”纳入版图。这些举措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 B.实现了秦在全国范围的长久治安C.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D.违
6、背人民意愿加速秦的灭亡16.我国农历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皇位世袭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17.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利古代官职中,较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指A.御史大夫 B.太尉 C.御史制度 D.郡县制度18.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具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地
7、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A.分工明确,彼此牵制 B.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C.垂直管理、分层管理 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19.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每逢遇到事关国家利益的大事,君主为了集思广益,要召集或责成宰相等中央有关官员,在廷臣会议上共同讨论,达成初步的共识后,将廷议结果呈达御前,由君主裁决,即所谓“兼听独断”。由此可见廷议制度A.对皇权形成了有效制约 B.体现了民主集中的特征C.可以减少政府决策失误 D.造成政务运行效率低下20.秦朝制定了一套系统化的文书制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还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文书传递系统,以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辽宁省 辽东 协作 体高一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word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