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原阳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x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原阳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河南省原阳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南省原阳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1.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A.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2. 元代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可见行省制度有助于()A. 传达行政命令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 防止地方割据D. 扩大国家的疆域3. 汉朝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和征辟两种。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
2、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A. 考试成绩B. 门第族望C. 亲族血缘D. 品德、才学4.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 加强皇权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 防止割据D. 提高官员文化素质5. 通典官职中记载,“(刺史)常以八月巡视所部,录囚徒,考殿最。岁初,尽诣京师,奏事。”这表明,刺史的职责是()A. 考察荐举优秀人才B. 维护地方治安C. 代表中央监察地方D. 监督皇帝言行6. 北宋初期,行使检察职能的御史大
3、夫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 君主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B. 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C. 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对等D. 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7. 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后来唐朝进一步改革并明确了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为中央行政核心,尚书省尚书不能参加决策会议。被排除出决策系统。这一变化有助于()A. 扩大行政权B. 削弱三省权限C. 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D. 加强皇权8. 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
4、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 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 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 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 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9. 据汉书载:“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认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A. 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B. 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确立的需要C. 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D. 适应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需要10. 有学者指出:秦以后的官是皇帝的“雇员”,俸禄取自国家税收。官僚制度有严格的职务分工,职权分明,有职则有权,离职则无权
5、,当官实际上则成为一种职业。这体现了官僚政治()A. 取代世卿世禄制是历史的进步B. 一定程度上防止皇帝个人专断C. 有效维护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 极大提高官吏的个人政治素养11.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设郡36(后增至41),设县约1000左右。郡的最高长官是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的最高长官为县令或县长,县以下设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能世袭。以此可见,郡县制与周代“封士建邦”的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A. 形成了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监察体系B. 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C. 确立了以贵族世袭为特征的地方机构D. 实现了中央对
6、地方的垂直管理12. 皇帝制度形成后,其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服食之物称“御”,所用车马称“乘舆”,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女也有专门的称号。此称谓()A. 使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B. 体现了皇权上天赐予的神秘性C. 意在突出皇帝与众不同的地位D. 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13.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中贯穿始终的制度是()A. 皇帝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14.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
7、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史称“田氏代齐”。这一现象反映出()A. 分封制度被废除B. 新社会制度确立C. 等级制度被破坏D. 贵族特权被废除15. “每个诸侯的疆域内,必有宗庙,其始祖被全疆域人供奉,保持着一种准亲属的关系。在领域内不仅公侯伯子男的名位世袭,主持国政的卿及大夫也由指定的世系所把持。”材料最能说明,西周()A.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 分封制有利于扩大疆域C. 分封制和宗法制紧密结合D. 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16.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对其评述理解
8、最准确的是()A. 西周政治统治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B. 血缘政治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C. 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 宗法制度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17. 有学者指出:“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分封制()A. 有利于强化国家意识B. 存在国家分裂的隐患C. 不利于维护宗族团结D. 益于树立周王的权威18. 中国古代视立太子为国本。明朝神宗时期,先是恭妃生皇长子常洛,后来深受神宗宠爱的贵妃生皇三子常洵,神宗企图立常洵为太子,遭到朝臣坚决抵制。历经
9、15年的斗争,终于迫使神宗册立常洛为太子,“国本之争”终以朝臣的胜利而告终。这一结局说明()A. 家国一体的政治观念趋向淡化B. 皇帝专制权力受到有效的制约C. 传统礼制对统治秩序意义重大D. 朴素的民主思想已经渗入政治19. 西周初期,受封的诸侯大多面临着艰难的建国过程,他们既要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又要“移风易俗”,重建社会秩序。这表明分封制()A. 促进了诸侯争霸形成B. 扩大了王畿的统治区域C. 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D. 增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20. 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
10、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 个人观念淡漠D. 专制王权强大21.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 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B. 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22. 如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三省六部制D. 内阁制23. 在商代内外服制度下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后,各封国视周王为“天下
11、共主”并根据规定定期朝觐周王和缴纳贡赋。这表明()A. 西周封国的自主权有限B. 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趋向成熟C. 中央集权体制逐步形成D. 商周遗留原始部族政治色彩24.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A. 职责细化,各负其责B.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C. 家国同治,皇权至上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25. “考秦之制,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这反映了秦朝()A. 构建起隶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河南省 原阳县 第三 高级 中学 12 月月 历史试题 word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