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化学常用计量-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习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2讲化学常用计量-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讲化学常用计量-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习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讲 化学常用计量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所得溶液中,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的是( C )A.将20 g NaOH溶解在500 mL水中B.将22.4 L 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C.将62.5 g胆矾(CuSO45H2O)溶解在适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的体积为250 mLD.将100 mL 10 mol/L的硫酸加入到900 mL水中解析:20 g NaOH的物质的量为0.5 mol,但20 g NaOH溶于500 mL水后形成溶液的体积一定不等于500 mL,故A错误;选项中未指出气体的外界条件是否是标准状况下,所以不能确定22.4 L HC
2、l气体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溶液浓度,故B错误;n(CuSO45H2O)0.25 mol,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的体积为250 mL,c(CuSO4)1.0 mol/L,故C正确;将100 mL 10 mol/L的硫酸加入到900 mL水中,溶液体积不一定等于1 L,则物质的量浓度不等于1.0 mol/L,故D错误。2.下列关于误差分析的判断正确的是( A )A.配制1 mol/L的NH4NO3溶液时未恢复至室温就转移并定容,所得溶液浓度偏小B.用托盘天平称取药品时,药品和砝码位置颠倒,药品质量一定偏小C.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终点俯视读数会使测得浓度偏大D.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酸溶液的pH,测定
3、值偏小解析:NH4NO3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若未恢复到室温就转移并定容,恢复到室温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小,A正确;用托盘天平称取药品时,药品和砝码位置颠倒,若不使用游码,药品质量不变,B错误;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终点俯视读数,测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会使测得浓度偏小,C错误;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酸溶液的pH,由于稀释c(H)偏小,测得的pH偏大,D错误。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27 g铝中加入1 mol/L的NaOH溶液,转移的电子数是3NAB.56 g N2与CO混合物中原子总数是4NAC.标准状况下,44.8 L NO与22.4 L
4、 O2反应后的分子数是2NAD.常温下,1 L pH1的H2SO4溶液中的H数为0.2NA解析:未告知NaOH溶液的体积,不确定铝是否完全反应,故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A项错误;N2与CO的摩尔质量均为28 g/mol,56 g N2与CO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2 mol,N2与CO中均为双原子分子,故2 mol N2与CO混合物中原子总数是4NA,B项正确;NO与O2反应后生成NO2,NO2分子存在可逆反应2NO2N2O4,故标准状况下,44.8 L NO与22.4 L O2反应后的分子数小于2NA,C项错误;pHlg c(H),故常温下1 L pH1的H2SO4溶液中的H数为0.1NA,D项错
5、误。4.(2021广东汕头市高三二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14 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物中含CH键数目为2NAB.标准状况下,2.24 L环己烷的分子数为0.1NAC.常温常压下,1 mol氨基(NH2)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D.36 g由35Cl和37Cl组成的氯气中所含质子数一定为17NA解析:乙烯和环丙烷的最简式均为CH2,n(CH2)1 mol,则1 mol CH2中含有CH为2 mol,即2NA,A正确;标准状况下,环己烷为液体,故不能使用22.4 L/mol求算其物质的量,B错误;1个NH2中含有电子数为9个(N、H所含电子之和),则1 mo
6、l氨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 mol,即9NA,B错误;由于35Cl与37Cl混合比例未知,故此时氯原子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不能确定,D错误。5.(2021河南洛阳期末)在0.2 L由NaCl、MgCl2、CaCl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对于该溶液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NaCl的物质的量为0.2 molB.溶质MgCl2的质量为9.5 gC.该混合液中CaCl2的物质的量为0.2 molD.将该混合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1 L,向稀释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6 mol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Na全部
7、来自NaCl的电离,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所以NaCl的物质的量为1.0 mol/L0.2 L0.2 mol,A项正确;根据图像可知,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Mg2全部来自MgCl2的电离,所以Mg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所以MgCl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L0.2 L0.1 mol,MgCl2的质量为95 g/mol0.1 mol9.5 g,B项正确;根据图像可知,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Cl来自NaCl、MgCl2、CaCl2的电离,所以根据原子守恒,来自CaCl2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1.0
8、mol/L0.5 mol/L21.0 mol/L,根据比例关系,Ca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 所以CaCl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0.2 L0.1 mol,C项错误;根据图像可知,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Cl的物质的量为3.0 mol/L0.2 L0.6 mol,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根据AgCl=AgCl可知,最终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6 mol,D项正确。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1 mol/L CaCl2溶液中含有Cl的数目为NAB.标准状况下,2.24 L HF所含分子数一定为0.1NAC.6.
9、4 g S6与S8的混合物中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0.2NAD.标准状况下,2.24 L氧元素的单质所含原子数一定为0.2NA解析:没有给定体积,无法确定Cl的数目,选项A错误;标准状况下HF不是气态物质,不能用22.4 L/mol进行求算,选项B错误;S6和S8都是由硫原子构成的硫单质,则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则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0.2NA,选项C正确;氧元素的单质有氧气和臭氧,若为臭氧,则标准状况下,2.24 L臭氧所含原子数为0.3NA,选项D错误。7.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X)M(Y)0.5M(Z),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同温同压时,决定气体体积大
10、小的是气体的物质的量B.同温同压时,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C.同温同压时,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1 molD.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入2 g Y和1 g Z,则其压强比为41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时,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是气体的物质的量,A正确;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时,气体的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所以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B正确;气体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因此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 时它们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0.1 mol,C错误;根据pVnRT可知同温、同体积时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因此其压强比为 41
11、,D正确。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标准状况下,2.24 L HF与1.8 g H2O分子所含电子数目均为NAB.标准状况下,V L气态烯烃(CnH2n) 含中子的数目为 NAC.向含有 0.2 mol NH4Al(SO4)2的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至沉淀完全溶解,消耗OH的数目为NAD.60 g SiO2和12 g金刚石中分别含有4NA个SiO和2NA个CC解析:标准状况下,氟化氢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氟化氢的物质的量,A错误;C原子的质子数是6,中子数是6,H原子的质子数是1,中子数是0,所以1 mol CnH2n中含有的
12、中子数是6n mol,所以中子数为 6nNANA,B正确;根据NHOH =NH3H2O,Al3 4OH=AlO 2H2O,0.2 mol NH消耗0.2 mol OH,0.2 mol Al3转变成AlO消耗0.8 mol OH,所以共消耗1 mol OH,即消耗OH的数目为NA,C正确;60 g SiO2是1 mol,1 mol SiO2含有4 mol SiO,12 g金刚石是1 mol,1 mol金刚石含2 mol CC,D正确。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者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9.(2021黑龙江让胡路区校级三模)捕获二氧化碳生成甲酸过程如图所示。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
13、确的是( AD )A.100 g 46%的甲酸水溶液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5NAB.已知N(C2H5)3性质与NH3类似,0.1 mol该物质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盐溶液中,N(C2 H5)3H的数目为0.1NAC.若有22.4 L CO2参与反应,则拆开CO2分子中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4NAD.每生成0.5 mol甲酸,该捕获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解析:甲酸的物质的量:n1 mol,每个甲酸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所以甲酸中含有2NA个氧原子,溶液中水的物质的量为3 mol,所以水中还含有3NA个氧原子,共计5NA个氧原子,故A正确;0.1 mol N(C2H5)3和盐酸反应生成0.1 mo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常用 计量 高考 二轮 复习 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