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23届高考历史通史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四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docx
《全国版2023届高考历史通史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四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2023届高考历史通史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四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时间:50分钟 满分:90分)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汉武帝执政前期,奉行“有为”政策,开创了西汉的鼎盛局面,但又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弊病。武帝晚年对群臣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于是罢去了诸方士侯神人者。同时,武帝又下罪己诏,罢轮台之戍,减少边事。封丞相车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养民也。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主持农事,推行代田法,这些政策为“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晚年统治政策的调整并分析其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2、学知识,简评汉武帝晚年的改革。(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汉武帝执政前期,奉行有为政策”“于是罢去了诸方士侯神人者主持农事,推行代田法”结合所学得出从积极有为到与民休息,重视民生。第二小问,据材料“武帝晚年对群臣悉罢之”结合所学得出国力衰退,经济不堪重负;社会矛盾激化,民生凋敝;武帝晚年的反思。第(2)问,据材料“封丞相车千秋推行代田法”结合所学得出恢复生产,改善民生;据材料“于是罢去了减少边事”“这些政策为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得出缓和矛盾,延续统治。局限性,综合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改革力度相对有限。答案:(1)调整:从积极有为到与民休息,重视民生。原因:国力衰退,经济不
3、堪重负;社会矛盾激化,民生凋敝;武帝晚年的反思。(2)积极性:恢复生产,改善民生;缓和矛盾,延续统治。局限性:改革力度相对有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曹操平定袁绍后,开始管建邺北城。将全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其中北区为宫殿、苑囿、官署和贵族居住区,宫城建在城的北部中央,官署集中在宫城前的司马门外,南区为衙署和里坊等。位于全城中部、由文昌殿南伸的南北向大道,经过宫城南门,直通南垣中央城门中阳门,构成了全城的中轴线。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以后,在东汉洛阳城废墟上重建都城。营建了正殿太极殿、皇帝寝殿式乾殿和皇后主殿阳殿(显阳殿)三组主殿,呈南北纵列的格局。太极殿和阳殿两侧皆有配殿,为东西三殿并列的建
4、筑形式,同时宫城内还有两条南北轴线通往主殿区和朝堂官署区,集中体现了“建中立极”“面朝后寝”的帝都制度。 曹魏新建的洛阳宫将中国古代都城形制由汉代多宫制转变到单一城形制的时间,提前到了三国曹魏时期。曹魏洛阳城正殿“太极殿”的称谓被后世广泛使用,后世多个朝代的都城正殿均以此命名。伴随多民族文化融合及经济贸易的繁荣发展,北魏洛阳都城出现了规范的里坊制和外郭城,形成了宫城、内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组成的都城形制结构。此后,汉与各少数民族建立的多个政权,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其所建都城和宫殿都极力模仿魏晋洛阳城。 据张杰、张清俐曹魏都城形制影响深远等(1)根据材料,概括曹魏都城形制改革的目的和改革后都城
5、形制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曹魏都城形制改革的影响。(7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集中体现了建中立极面朝后寝的帝都制度”“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得出强化君主权威,宣示正统地位,巩固统治。第二小问,由材料“位于全城中部全城的中轴线”得出布局方正;由材料“形成了宫城形制结构”得出宫城居中;由材料“营建了正殿太极殿帝都制度”得出凸出中轴线对称布局,前朝后殿,凸显皇权。第(2)问,由材料“集中体现了帝都制度”得出宣示了皇权至上,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由材料“曹魏新建的三国曹魏时期”得出将学术上关于单一宫城制的时间大幅提前;由材料“汉与各少数民族魏晋洛阳城”得出都
6、城形制后世王朝大多模仿,并有所发展,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答案:(1)目的:强化君主权威;宣示正统地位;巩固统治。特点:布局方正;宫城居中;凸出中轴线对称布局;前朝后殿,凸显皇权。(2)影响:在当时,宣示了皇权至上,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对后世:将学术上关于单一宫城制的时间大幅提前;都城形制后世王朝大多模仿,并有所发展;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建筑以木质为主,消防安全是永恒话题。宋代城市火灾增多,故对消防制度进行了完善,除沿用唐代消防法规外,还制定了严密的防火措施,并在厢军中挑选精干军士,建制为专职消防机构军巡铺。汴京城中,“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房一所,铺兵五
7、人”。军士训练严格,责任心强,主要任务是“夜间巡警”,消除火灾隐患。军巡铺还在“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一旦发生火灾,这些军士便立即携带灭火器具(如水袋、水囊、唧筒、麻搭等),奔赴失火地点;同时迅速上报,该地军政长官“各领军级扑灭”。在扑救中,各支部队配合密切,有的警戒弹压,维持秩序;有的救护,安置受伤居民;有的抢救财产;有的运水灭火。故而“每遇火发扑救,须臾便灭”“不劳百姓”。宋代对火灾肇事者的处理比较严厉,并且对失职官员予以治罪。 摘编自庾晋中国古代消防史话(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火灾增多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消防制度的特点。(7分
8、)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建筑以木质为主”可知建筑材料以木质为主,防火等级不高;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得出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城市人口增多、居住稠密,“市”的时空限制被打破,市民文化活跃。第(2)问,根据材料“制定了严密的防火措施”可知注重预防;根据材料“在厢军中挑选精干军士,建制为专职消防机构军巡铺”可知成立专职防火机构,组织严密;根据材料“每遇火发扑救,须臾便灭”“不劳百姓”可知防火技术水平高、成效明显;根据材料“一旦发生火灾同时迅速上报”可知组织严密、措施完备;根据材料“宋代对火灾肇事者的处理比较严厉,并且对失职官员予以治罪”可知奖惩分明。答案:(1)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城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2023 高考 历史 通史 二轮 复习 课时 跟踪 检测 十四 历史上 重大 改革 回眸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