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2讲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测)(解析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2讲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测)(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2讲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测)(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2讲 西方文明的源头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测)能力提升检测卷检测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一单选题(含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2022河北沧县中学模拟预测)有学者认为,由于古希腊城邦很小,公民大多很熟悉城邦的各种问题和难题,能用生活经验智慧来治理城邦.这导致城邦公民的私人生活嵌入城邦的公共政治生活中,政治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该学者意在说明,古希腊A城邦普遍实行直接民主B公民意识存在着缺失C公民集体是城邦的根本D民主政治具有广泛性【答案】C【详解】材料中古希腊城邦公民的私人生活嵌入城邦公共生活,公共政治生活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说明由公民组成的公民团体是古希腊城邦社会
2、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主体和根本,C项正确;材料叙述的是古希腊城邦公民的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没有涉及直接民主制,排除A项;材料表明古希腊人的公民意识与个人意识是融为一体的,“存在缺失”说法错误,排除B项;“民主政治具有广泛性”在材料没有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2022云南昆明三模)有学者认为,古希腊公民身份“并不是一种占有权而是某种被分享的东西,关键问题并不在于为一个人争取到他的权利,而在于确保他占据或拥有他有资格所处的地位”。因此,他认为,古希腊公民不可能形成权利的观念,能够形成的只有国家正义和自由的观念。据此可知,古希腊A公民有追求个人自由的历史传统B民众权利受到城邦政治的限
3、制C法律以追求国家正义为价值目标D公民与城邦政治生活融为一体【答案】D【详解】材料“而在于确保他占据或拥有他有资格所处的地位”和“古希腊公民不可能形成权利的观念,能够形成的只有国家正义和自由的观念”表明公民的身份更多的是强调国家的利益而非仅仅是公民个人的权力,则说明当时公民与城邦政治生活融为一体,且由公民的要求之一是能够自备武装的成年男子可知,公民是要为城邦的整体发展服务的,D项正确;“历史传统”要体现在对以前的继承,但是材料没有“继承”的内容,因此不能判定有这个传统,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和城邦之间的关系,公民不等于民众,民众不是材料强调的主体,排除B项;法律始终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工具,并
4、不一定以追求正义为目标,排除C项。故选D项。3(2022湖北模拟预测)克里斯提尼对雅典宪法作了彻底的改革:创立了十个新的部落;将阿提卡大致分为三个区域:城市、内地、海岸;每一个新部落都由来自三个区域的分区所组成,每个部落的人口都是跨区域的。这一划分方法()A化解了雅典城乡的矛盾B增强了城邦的统一意识C扩大了雅典公民的权力D改革了雅典的民主程序【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克里斯提尼改革打破了原来的血缘部落,将雅典公民按照居住区域划分为全新的十个行政部落,每个部落的人口都跨区域,有利于公民联系的增多和增强城邦的统一意识,B项正确;克里斯提尼对雅典部落组织的重新划分,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城乡矛
5、盾,排除A项;只有单纯的部落重组不能说明雅典公民的权力有所扩大,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并非雅典民主程序的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4(2022湖北武汉模拟预测)伯利克里掌权十几年都没参加过别人举行的宴会。他唯一一次接受的邀请是参加侄子的婚礼,但还未开宴他就离开了。雅典百姓形象地说:伯利克里在雅典只熟悉一条路,那就是通向能和普通公民接触的广场和500人会议的路。据材料可推知A伯利克里带头践行民主政治B雅典城市道路规划十分单一C雅典城邦人文精神日渐衰微D伯利克里不近人情难打交道【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雅典百姓形象地说:伯利克里在雅典只熟悉一条路,那就是通向能和普通公民接触的广场和500人会议的路
6、”并结合所学可知,伯利克里掌权十几年都没参加过别人举行的宴会,表明伯利克里带头践行民主政治,A项正确;产量信息无法得出雅典城市道路规划十分单一,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雅典领导人践行民主政治,并没有涉及雅典城邦人文精神日渐衰微,排除C项;根据材料“那就是通向能和普通公民接触的广场和500人会议的路”可知伯利克里不近人情难打交道的表述是错误的,排除D项。故选A项。5(2022全国高三课时练习)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说:“人民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的最美好名声,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次,那样也便不会产生一个国王所易犯的任何错误。一切职位都由抽签决定,任职的人对他们任上所做的一切负责,而一切意见均交公
7、民大会裁决。”希罗多德旨在说明()A雅典民主制使雅典公民实现了人人平等B雅典民主制使雅典公民可充分行使权利C雅典直接民主制可以避免集体决策失误D雅典民主制下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答案】B【详解】根据“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次,那样也便不会产生一个国王所易犯的任何错误。一切职位都由抽签决定,任职的人对他们任上所做的一切负责,而一切意见均交公民大会裁决。”可得出雅典的直接民主使雅典公民可以行使国家的权利,B项正确;人人平等错误,奴隶不平等,排除A项;避免太绝对,排除C项;D项不是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6(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古希腊演说术盛行,伊索克拉底和德摩斯梯尼是当时著名的演说家。如
8、表是他们存世的演说辞作品分类情况,据此可知单位:篇政治演说辞典礼演说辞诉讼演说辞劝告演说辞教育演说辞共计演说辞伊索克拉底7363221德摩斯梯尼131200034A城邦事务掌握在演说家的手中B公民权利由此得到充分保障C智者学派开始教授演说的技能D民主政治有利于演说术发展【答案】D【详解】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这两个人的演说多集中的政治和法律诉讼方面,这些都与政治领域有关。因此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民主制促进了演说术的发展,D项正确;城邦事务掌握在公民手中,排除A项;B项表述绝对,排除B项;C项错在“开始”,排除C项。故选D项。7(2022全国高三单元测试)古代雅典在民众法庭上使用水钟计时,案值涉及5
9、000德拉克马以上的案件,原被告双方第一次发言每方准许用10加仑水的时间,第二次发言每方均为3加仑水的时间。调停人准许发言的时间是一次6加仑水的时间。这一现象反映出古代雅典A法庭判决相对公正B司法程序比较严谨C直接民主高度发达D私有财产得到维护【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雅典民众法庭在审理案件时,原被告双方的发言时间用水钟计时,双方各发言两次,这体现了古代雅典司法程序比较严谨,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司法审判的过程,没有体现法庭判决是否公正,排除A项;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与维护私有财产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8(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学者罗伯特达尔对雅典公民大会作过一项计
10、算,假如在一个5000人的大会上,做出一项决策,且每个发言者发言十分钟,那么做出决策将需要104个工作日。当然实际中并不存在这种情形,实际中一般是少数人用掉了大部分时间,而多数人缄口不言。这可以用于说明,古代雅典()A司法审判不能够体现民意B民主规模与民主效率相悖C决策是一次性的瞬时决策D公民大会未遵循平等原则【答案】B【详解】材料信息说明民主规模大就要牺牲效率,要想提高效率就要牺牲民主的规模,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公民大会上做决策的过程,未提及司法审判,排除A项;当发言者发言结束后,由全体公民投票表决,表决之后即为决议,这体现了一次性、瞬时的特点,不是材料中说明的问题,排除C项;材料中提到在
11、开公民大会时有人发言时间多,有人不发言,结合所学公民大会每位公民都有投票权的史实,不能说材料现象反映出雅典未遵循平等原则,排除D项。故选B项。9(2022甘肃武威十八中模拟预测)罗马共和国早期,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控在贵族法官手里。贵族法官利用这项权力为贵族谋利益。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长期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的颁布()A推动了罗马民主政体的建立B实现了公民的平等C得益于平民权利意识的增强D取消了贵族的特权【答案】C【详解】据材料“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长期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可知十
12、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因为平民反对贵族的长期斗争,C项正确;罗马并未建立民主政体,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并没有实现公民的平等,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最终维护的还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C项。10(2022内蒙古呼伦贝尔一模)公元前3世纪前后,罗马法中的索贿罪主要针对的是执法官、元老院议员以及这两类人的子女,另外,一切从臣民和同事那里利用公职接受或者攫取物品的行为都可能涉嫌索贿,元老院或其他掌权者违反有关禁令从事商业活动的行为(比如搞公共承包,以营利为目的经营船舶等)也构成索贿罪。这一规定A重视对帝国秩序的维护B确保了公职人员的责任意识C树立了法律体制的权威D有利于国家政务的
13、正常运行【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公元前3世纪前后,罗马法中的索贿罪主要针对的是执法官、元老院议员以及这两类人的子女”、“利用公职接受或者攫取物品的行为都可能涉嫌索贿”、“违反有关禁令从事商业活动的行为也构成索贿罪”可知罗马法对索贿罪有严格和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有利于国家政务的良性运行,D项正确;“公元前3世纪前后”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排除A项;根据材料“一切从臣民和同事”可知不仅仅是增强了公职人员的责任意识,排除B项;材料仅仅表述的是索贿罪,无法据此得出树立了法律体制的权威,排除C项。故选D项。11(2022河北模拟预测)针对市民法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罗马人于公元前367年设立了最高内事裁判
14、官,授予其颁布告示的权利,允许其在-定范围内自由裁量,如所有权转移中无需强制遵守“曼兮帕蓄”(一种契约形式)和“拟诉弃权”(模拟诉讼)等程式,可直接由裁判官裁量。这一规定()A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B凸显了司法实践务实灵活的特征C维护了审判量刑的合法化D推动了罗马法趋向公正和人性化【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设置最高内事裁判官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的裁量,这从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原来法律裁决中形式主义的要求,如不再强制遵守所有权转移程式,突破了市民法规定的所有权转移的繁琐要求.这迎合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务实灵活的特征,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表明罗马法适用范围的扩大,排除A项;突破法律裁
15、决中形式主义的要求,并不一定限制在刑法领域上,材料无法体现量刑的合法化,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罗马法的公正和人性化,排除D项。故选B项。12(2022重庆三模)公元前 242 年罗马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根据所谓“公平”“正义”的原则,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与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种种社会关系,从而建立了一套与公民法不同, 专门调整罗马人与外国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由此可知,万民法()A沿袭了罗马公民法的具体内容B促进了罗马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化C克服了公民法狭隘的民族性D消除了罗马公民与自由民的差异【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公民法主要调节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材料“建立了一套与公民法
16、不同, 专门调整罗马人与外国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则体现了万民法克服了公民法狭隘的民族性,罗马法的适用范围得到扩大,C项正确;材料强调万民法和公民法的不同而非沿袭,而且A项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B项“保证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D项“消除”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13(2022湖南长郡中学二模)罗马军队由执政官统帅,法律规定执政官一年一任,随着罗马的扩张,罗马军队远离罗马城作战,当选的长官需要费时费力赶赴驻地与军队会合,造成指挥衔接问题,法律不得不延长执政官的任期,由此导致执政官的权力不断增长。这反映出,罗马A政治制度制约对外扩张B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C对外扩张冲击政
17、治结构D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演变【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随着罗马的扩张,罗马军队远离罗马城作战,当选的长官需要费时费力赶赴驻地与军队会合,造成指挥衔接问题,法律不得不延长执政官的任期,由此导致执政官的权力不断增长”可知由于对外扩张,导致执政官的权力不断增长,这说明对外扩张冲击政治结构,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外扩张冲击政治结构,没有体现政治制度制约对外扩张,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外扩张冲击政治结构,没有体现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外扩张冲击政治结构,没有体现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演变,排除D项。故选C项。14(2022北京三模)古罗马重视法律的制定,制定时先设定了基本的
18、原则,于基本原则下再制定细节。它是一套明确规定的系统观念“界定了一个社会机体的详细结构与行动方式之法律义务,其中没有任何含糊不清的东西。”它的好处是它可以完全超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表明罗马法()A可以保护所有人的权益B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C由归纳客观材料而制定D很好地贯彻了民众的意愿.【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罗马法根据具体的原则来制定细节,概念明确,界定了一个社会机体的详细结构与行动方式之法律义务,因此罗马法可以有效有序的指导社会运作,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B项正确;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排除A项;罗马法先制定原则,并非由归纳客观材料而制定,排除C项;通罗马法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12 西方 文明 源头 古代 希腊 罗马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