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课题32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课题32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课题32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32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标要求】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必备知识自主排查知识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世界形势动荡: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帝国主义各国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2)列强矛盾激化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表现:英德矛盾、法德矛盾、德俄矛盾、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激化。(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目的: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概况: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_”;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4)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时间:1914年
2、6月28日。影响:两大军事集团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2经过(1)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2)性质: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3)进程19141915年:马恩河战役,标志德国“_”破产;日本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19151916年: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伤亡惨重;_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19171918年:_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退出了战争。3结果: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知识点二一战后的国际秩序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3、分别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_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主要内容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承认_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_”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2.国际联盟性质第一个由_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评价(1)决议的“_”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2)英法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3)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
4、应有的作用。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也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2)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3)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1.学习情境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英、德、法、美的工业发展和殖民地占有情况国家项目英德法美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1.34.61.98.1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324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25思考:表格内容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取决于什么?试答:2知识图示欧洲列
5、强之间的矛盾3学术情境一战前德国外交倾向19世纪末,德国外长比洛夫说:“德国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了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愿意把任何人挤到阴暗的角落,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思考:这反映了德国什么外交倾向?试答:4知识延伸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列强在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但二者都未从根本上解决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5学习情境评价国际联盟思考: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漫画的主旨。试答:6体系构建第一次世界大战
6、与战后国际秩序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战争噩梦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空观念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核心结论: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1)积极方面: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创造了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2)消极方面:不可能带来持久的和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的,必然导致战胜国与战败国矛盾的加剧。帝国主义的侵略特征和战胜国内部分赃不均,使得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加剧。史料实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影响史料一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德国还要摧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
7、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奥斯曼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日本的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意大利则要在地中海建立霸权。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史料二这场大屠杀使英国付出昂贵的代价,它一度扩大了帝国的疆域,但却削弱了控制它的实力。英国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维持它在中东的地位了,从而创造了一个争相弥补的权力真空。同样,英国也
8、无力保持它的海上优势了,美国和另一个潜在对手日本向它挑战,并且最终超过了它。从俄国革命的种子里长出一个大帝国,它借助另一次世界大战徐徐登上世界列强的宝座,这个帝国比英国所知的任何帝国都更为强大。摘编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探究】(1)根据史料一,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试答:(2)根据史料二,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美、日、俄的影响。试答:【通法悟道】历史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对欧洲造成毁灭性的打击(1)经济上:给欧洲带来经济危机,欧洲的世界财政金融地位下降。(2)政治上:给欧洲带来政治危机,各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催生出一个新世界(1)欧洲衰落,美日崛起,四国摧毁,两国衰落。美国大发横财,日本
9、乘机扩张,获得发展。(2)民族解放运动掀起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给人类社会提供了进步的契机(1)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新的发明创造不断涌现,促进社会发展。(2)妇女地位得到提高:妇女活动范围扩大,社会作用增强。(3)政府机构职能改变: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4)人们思想观念变化:和平主义、社会主义思潮盛行开放探究反对战争,追求和平史料一亨利、科勒和约翰都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下列分别是他们对战争的一段回忆:亨利:很多战争场面我不愿再回忆。这次战役(凡尔登)消耗了法国许多最勇敢和最优秀的战士法军伤亡46万人。但是德军也付出了差不多30万人的代价。
10、科勒:我们这场战役(索姆河)规模比你们那场还要大,伤亡人数比你们多了一倍。人死得太容易了,仅战争的第一天,英军就死伤了6万多人!真惨啊!约翰:马恩河战役死的人也不少啊。战斗只有短短的5天,双方共伤亡34万多人,平均一天也超过6万人了。史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某战场一角某战役后的城市【史料导读】史料主线:一战造成了巨大伤亡,一战后,人们反思战争。【探究】根据史料一中的对话及史料二,分析一战反映出的问题。简述一战的特点。试答:唯物史观辩证评价国际联盟的建立(1)从出发点看:美国的倡议迎合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人民渴望根除战争、保障和平的愿望;为美国介入国际事务、争夺世界霸权创造了条件。(2)从进步性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11 单元 两次 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 国际 秩序 演变 课题 32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后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42000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