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检测卷(一).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检测卷(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检测卷(一).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检测卷(一) 1.(2020山东潍坊联合模拟)2019年,在河南淮阳发掘出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其中有各种形制的圆形遗存分布于人工垫筑的台基之上,经考古专家初步判断,很可能是当时粮仓的遗迹。如判断无误,这一遗存可实证()A.原始农业的发展 B.贫富分化的出现C.社会阶级的产生 D.早期国家的形成答案A解析粮仓遗迹分布于台基之上,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懂得对粮食做防潮处理,这可以用来证实当时农业的发展程度,故选A项。2.(2020北京门头沟区高三综合模拟)“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指出:“中国新石器时代是被
2、远远低估的时代。良渚遗址的复杂程度和阶级制度,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标准。”由此可见,良渚遗址()A.是学会农业走向定居的开始B.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证据C.是私有制和阶级出现的开始D.是中国首个王朝建立的标志答案B解析“中国新石器时代是被远远低估的时代。良渚遗址的复杂程度和阶级制度,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标准”,说明良渚遗址符合文明的标准,故选B项。3.(2020北京房山区考前调研)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甲骨首次举办“证古泽今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上
3、发现迄今最古老的文字B.能印证史记中夏朝的记载C.体现中国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D.按史料类型分类属于二手史料答案C解析据材料“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可知,甲骨文是目前考证的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体现文化传承与自信,故选C项。4.(2020天津耀华中学调研)周王将贵族连同他们的宗族分封到新征服土地上,而不像商代在原部族居地就地册封,这样各封国内就逐渐融合成以地缘为基础的新族体。这说明周初分封()A.导致宗法制趋向瓦解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促进了国家形态的进步D.淡化了血缘关系的政治作用答案C5.(2020辽宁本溪模拟)“南蛮”楚国从成王开始“结旧好与诸侯,
4、使人献天子”;楚庄王时多次引用诗经的语句说明要注意保德、安民,并观兵于周疆,问九鼎之重,有夺取华夏最高权力的野心。这体现该时期()A.周朝传统政治秩序被完全破坏B.楚王以周礼治国成效显著C.周边民族已有华夏认同的观念D.周天子视周边民族为同族答案C解析楚庄王多次引用诗经并问九鼎之重,反映了“南蛮”楚国对中原文明的认同,说明周边民族已有华夏认同的观念,故选C项。6.(2019北京昌平区二模)战国时期,魏文侯任用魏国人李悝、楚悼王任用卫国人吴起、齐威王任用齐国人邹忌、秦孝公任用卫国人公孙鞅、韩昭侯任用郑国人申不害,实行变法。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变法成为当时社会发展潮流各国推行均田制为变法提供基础变
5、法有利于加强周天子力量人才的流动推动了各国社会变革A. B. C. D.答案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均田制出现于北魏以后,故错误;变法有利于加强诸侯国的力量,而不是周天子的力量,故错误,排除,选择C项符合题意。7.(2020山东济宁高三期末)下表反映的是孔子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内容。据此可知,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目的在于()教育方针“以四教”文、行、忠、信“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语四”怪、力、乱、神教育内容德行、政事、言语、文学A学习致用,以行其道 B.有教无类,齐物逍遥C.礼法并施,义以为上 D.崇尚官位,致道达仁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表格孔子教育方针中“以
6、四教”,即文、行、忠、信以及其教育内容,即“德行、政事、言语、文学”,说明孔子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现实服务,即学以致用,以行其道,故选A项。8.(2020山东潍坊模拟)下图是某学者描绘的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他意在说明()A.儒家居各家中心的地位 B.法家成为各家思想归宿C.诸子思想的传承与联系 D.荀子集儒家思想之大成答案C解析据图示内容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之间大都存在师徒或熟识关系,这种关系明显有利于他们思想的相互传承与联系,故选C项。9.(2020山东青岛高三质量检测)钱穆认为:封建制逐步破坏,郡县制逐步推行,自春秋至战国已然。虽封建遗形尚未全绝,然终不能再兴此自景、武下逮东汉,封建名存实
7、亡,尺土一民,皆统于中央。这说明秦汉()A.结束分封制,实施郡县制B.开创并巩固中央集权制度C.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D.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此自景、武下逮东汉,封建名存实亡,尺土一民,皆统于中央”可知秦汉开创并巩固中央集权制度,故选B项。10.(2020海南华侨中学模拟)秦朝部分律法律法主要内容田律及时以书面形式汇报降雨量和受益田地的面积以及受灾的面积,中央政府严格关注生产进度等厩苑律规定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评比耕牛,奖罚制度十分明确,如牛因劳累而腰围每瘦一寸,主事者受笞打十下的惩罚等仓律不同身份人的口粮定量都做了严格明确规定等这一现象反映了秦朝()A.农业上的精耕细
8、作 B.法律体系十分完备C.经济管理的军事化 D.户籍管理较为严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及时以书面形式汇报”“奖罚制度十分明确”“严格明确规定”等关键词可知秦朝这些大量关于经济的立法具有细致严密的特点,秦朝政府通过立法保护农业生产,经济管理严格、规范,故选C项。11.(2020山东烟台二模)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汉书杨恽传“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后汉书逸民传“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东汉)王充论衡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C.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D.男耕女织生
9、产形式确立答案C解析“是故身率妻子”“妻子耘于前”“男女各二人”所涉及人员皆为一个家庭的成员,说明东汉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形成,故选C项。12.(2020北京东城区高三检测)西汉初期,不定期的派遣御史分行各郡,监察地方官政绩。汉武帝时划分天下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依皇帝制订的六条问事监察辖区内豪强、官吏及其子弟。汉宣帝时派使臣“循行天下,存问鳏寡,览观风俗,察吏得失”。这反映了西汉时期()监察方式的不断丰富、完善刺史的设立不利于中央集权政府扩大了地方的信息来源政府重视对地方的监察工作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采用排除法解答。设置刺史是为了监察地方,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讲义 专题 检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