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3专题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23.1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和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学案提升篇.docx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3专题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23.1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和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学案提升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3专题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23.1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和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学案提升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1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和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探究点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学术前沿】【史学新论】以礼仪之邦、“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古代统治者将对外交往纳入朝贡制度的框架,目的在于和平自守,维护农业文明社会的稳定,并且通过和平方式将中华文明带给周边少数民族和国家。费正清认为,“对于中国的统治者而言,朝贡的道德价值是最重要的;对于蛮夷来说,最重要的是贸易的物质价值”。朝贡制度建立的前提是政治上的臣属,它以中国为中心,周围“夷狄”各国接受册封。在明清时期,朝贡制度与“海禁”政策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其“防”“禁”特色十分鲜明,李云泉万邦来朝:朝贡制度史论
2、【思维激活】材料反映了中国的朝贡制度具有和平主义的性质。与近代欧洲国家对外扩张的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是否朝贡也是朝贡国的自愿行为,不受中国武力左右。【考题研析】【例】右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解题模板】抓关键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把外国使臣贡献的奇珍异兽”说成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排易误 由题中绘画看不出其与传统绘画的区别,故排除
3、A项;郑和下西洋是由官方组织的,“海禁”政策主要是禁止民间私自出海贸易,由材料无法得出“海禁”政策解除,故排除C项;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属于中国传统观念,故排除D项。验结论明朝君臣对朝贡贸易贡品的认识不是很清楚,遂用中国文化对其加以解读,认为它就是传说中的“麒麟”,故B项正确。 【答案】【史料实证】史料一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贸之路,它沟通了旧大陆上兴起的诸种文明。在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之后,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在丝路沿线相继兴起的中国古代诸王朝从秦汉到明清(包括匈奴、鲜卑、突厥等)绵延不绝,与贵霜、印度、波斯等古代诸帝国,通过不断地扩张、征服,推动了
4、古代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合的全球化进程的到来。在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发展中,东方与西方、中国与外国、陆地与海洋、农耕与草原、人类与自然等领域,互动几乎无处不在。如族群的迁徙、多民族的融合、各种宗教的传播、艺术的相互影响、物种与技术的交换、风俗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等,都是经过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互动带来的结果。摘编自王永平全球史视野下的古代丝绸之路史料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明晰和相应举措的出台,国内外将“一带一路”倡议与美国战后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的说法也日益增多。国内媒体多从经济视角出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会产生马歇尔计划在欧洲经济复苏和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西方学者和媒体则多
5、从政治与安全视角出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国际力量中心转移背景下,中国经营势力范围、争夺地区主导权的政治安全战略。“一带一路”倡议首先是共同发展的战略,不针对第三方,不经营势力范围。相比之下,马歇尔计划则在援助中附加了诸多不平等条件,获得干预西欧各国内部经济政策的有力手段。与马歇尔计划相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需要应对沿线国家多样化的利益诉求,还面临诸多域外因素的干扰。“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获得沿线各国政府层面的积极表态,但在学者和民众层面认知度并不高。摘编自金玲“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解读】(1)史料一介绍了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互动,扩大了人类交往的范围,促进了全球文明的发展
6、。(2)史料二指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在实施中面临一些质疑。【探究】(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丝绸之路多元文明发展的特征,并从全球视野的角度说明古代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历史解释】1古代中国和平的民族关系的四种形式民族关系主要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出来。而和平形态是民族关系的一种基本形态。我国古代和平的民族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1)和亲:指封建王朝与其他民族政权通过结亲建立和睦友好的关系。汉唐两朝与游牧民族君主和亲在历史上影响很大。(2)会盟:民族政权双方以缔结和约的办法来结束双方的军事行动,如宋辽澶
7、渊之盟。会盟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改善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成为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形式。(3)互市:民族间经济贸易的主要形式,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互市场所一般设在边境地区。(4)通贡:官方的经济贸易形式。少数民族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向中原王朝求贡。2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秦汉以商贸为主,丝织品占很大比重并具有单向性。中外交往以陆路为主、水陆并举。交流频繁,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隋唐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对外交通发达(水陆并举)。对外政策较为开放 宋元海上贸易兴旺明清传统性对外关系达到鼎盛(郑和下西洋)。出现“华侨潮”。欧洲殖民者开始对华侵略活动。中国人民开始反殖民反侵略的
8、斗争。中国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对外政策由开放走向闭关自守【家国情怀】丝路精神丝路精神:即丝绸之路精神。丝绸之路作为人文社会的交往平台,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各个国家之间形成了“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丝路精神。这也是现代国际社会交往的最基本原则之一,是塑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必然要求。探究点二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学术前沿】【史学新论】16世纪上半期,英国进行宗教改革,与罗马教会决裂,确立了自己的民族教会安立甘教会,国王成了英国教会的最高首领。国王是这块国土
9、上最高的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国王对教会是王权至尊。王权至尊的背后不仅是政教的一体化,也代表了对国家及国家主权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正是民族国家兴盛所必不可少的。正是在宗教改革的历程中,英国民众开始认为英国不同于并且高于其他欧洲国家,这种民族内部的认同感和相对于其他民族的优越感以后持续增长,到了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达到了最高峰。学者们一致认为,伊丽莎白时代标志着英国民族国家的兴盛。蔡骐论英国宗教改革的政治遗产【思维激活】材料从英国宗教改革与民族国家产生的关系的角度认识民族国家形成的因素。【考题研析】【例】非战公约规定:各缔约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23 专题 民族 关系 国家 23.1 中国古代 对外 交往 近代 西方 民族国家 国际法 发展 提升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42049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