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06中西方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解析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06中西方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06中西方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06 中西方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1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宗族内部注重社会教化和乡规里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化认同,因此古代乡村基本实行自治,故B正确;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不是乡村实行自治的必然原因,故A错误;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远未达到健全完备的地步,故C 错误;“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
2、税和维护治安”说明乡村依然受政府的管控,故D错误。2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答案】B【详解】若选A,则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若选C,则不符合二战期间丘吉尔主张联苏的实际;由于二战,英国只是经济实力衰落,大国地位并没有衰落,D排除;B项是关于民众利益和民心向背的重要措施,这也是保守党惨败而工党获胜的主要原因。中国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1.国家编排民户,制定
3、户籍,开始于战国时期。前375年,秦国“为户籍相伍”,编排户口。2.秦朝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有一般户籍、宗室籍、宦籍、市籍等。3.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东汉末年,战事频繁,户籍散乱。4.西晋统一后,重定户籍,称为“黄籍”。东晋除“黄籍”外,对从北方南渡而来的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变化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开发。5.隋统一后,重定户籍。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政府还会“刮户”。6.宋朝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分类原因: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兼并严重。7.元朝与明朝,都以职业定户籍。明朝户籍称“黄册”。8.清朝基本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
4、对松弛。雍正时期摊丁入亩后,户籍停止编审,名存实亡。户籍的作用:是历代封建王朝赋役征发的依据,是为赋役征发服务的。二、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1.基层组织(1)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基层组织。表现: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唐朝农村设里和乡,城市设坊和村。明朝实行里甲制。(2)基层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秦汉什伍组织,唐朝邻保制度,北宋王安石实行保甲法,明朝王阳明推行十家牌法,清初实行里甲制。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历史背景: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2.表现:(1)政府为主体,民间社会处于辅助地位。汉代建立常平仓制度;隋文帝置仓积谷,鼓励民间置“义仓”
5、。(2)有尊老养老的传统。唐朝开始,设有救济的专门机构。(3)宋朝开始,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如北宋范仲淹创设义田,赈济族人。(4)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善堂、善会等机构。3.特点:(1)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同时疏导和安置流民。(2)社会救济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西方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1.在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2.西欧封建社会的基层治理(1)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2)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掌握城市政权,进行城市治理。(3)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
6、也发挥重要作用。3.近代西欧国家的基层治理(1)美国建国后,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公共服务功能。(2)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3)1835年,英国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近代自治市制度。(4)工业革命发展,各国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促使社区组织开始形成。4.主要特点:强调自治,地方政府享有的自治权越来越大;各国政府基本上不直接干预社区事务。5.历史作用:(1)进行居民自我管理,提供各项服务,参与地方政府的决策,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2)20世纪80年代后,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提高了地方治理的效率。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建立:
7、(1)1601年,英国颁布了济贫法。(2)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3)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4)二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5)北欧四国及法德等国都建成了富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6)20世纪80年代,主要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各国开始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2.内容:建立医疗(疾疾)、养老、就业(失业)、教育等保险制度。3.评价(1)积极性:改善了群众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2)弊端: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容易滋长懒惰行为,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4.中国的社会保障制
8、度(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2)1951年2月,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3)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1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载的大瘟疫有:商代河南2次;周代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古各1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商至秦汉()A大瘟疫发生频率逐渐加快B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C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D中原人口向周边地区迁移【答案】C【详解】据商朝至秦汉时期的瘟疫记录情况看出,每个朝代所记录的范围比钱一个朝代更加广阔,说
9、明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全国的联系不断日益密切,C项正确;以为材料涉及的区域更多,因此记录的次数不代表瘟疫发生的频率加快,排除A项;商代、周代没有记载南方区域的次数,不代表南方没有发生瘟疫,不能说明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人口迁移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2罗斯福对社会保障的立法原则是,由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支出费用,建立一种“受益同时也是纳税人”的征税制,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承担义务。这一时期()A兼顾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B加剧了美国的经济危机C挫伤了民众工作的积极性D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一举措既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又有利于激发个人工
10、作积极性,因此兼顾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从而有助于美国早日走出经济危机,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排除B项;根据材料“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承担义务。”既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又有利于激发个人工作积极性,排除C项;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3庄园是中世纪西欧农村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庄园内的生产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这揭示了()A庄园经济的封闭性B重复生产问题严重C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D庄园主实行劳役剥削【答案】A【详解】根据“庄园内的生产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可知,中世纪西欧庄园具
11、有自给自足的特点,庄园经济具有封闭性,A项正确;B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D项;中世纪的西欧封建割据严重,而不是实行中央集权,排除C项。故选A项。4据法庭案卷显示,在庄园里人们如果没有把生产的谷物送到领主指定的磨房去碾磨,那么他们会受到庄园法庭的指控,在法庭尚未做出判决之前,他们要交纳6便士的罚金,如果已经诉诸判决,则需要缴纳12便士的罚金。这说明庄园法庭()A依据的是传统的习惯法B经济收入主要是来自司法判决C是维护领主利益的工具D彻底解决了庄园内的经济纠纷【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们必须把谷物送到领主指定的磨房去碾磨,否则会受到法庭指控和重罚,说明庄园法庭是维护领主利益的工具
12、,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习惯法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庄园法庭的经济收入主要是来自司法判决,排除B项;彻底解决了庄园内的经济纠纷的说法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1根据汉朝户籍制度的要求,每年八月都要举行户口调查,各地须“案户比民”,百姓无论老幼都得到县城集合,接受官吏的查验,以“阅其貌以验老小之实”。这一举措()A旨在增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B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是政府掌握民力的重要途径D配合了郡国并行制的实施【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汉代户籍制度。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代在每年八月举行户口调查,“阅其貌以验老小之实”,这有利于增强政府对辖区民众的了解,从而使政府更精准地掌握民
13、力,C项正确;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户口调查,没有涉及赋税制度,无法说明这一举措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B项;郡国并行制与材料中的举措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2明清时期,当乡约与圣谕结合时,乡约就变了味,其主体不再是民众而是国家,“官僚的介入,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虽然增强了其约束力量,却是乡约走向异化的开始”。乡约走向“异化”主要是指A尊祖聚族意义的消失B民间自治精神的偏离C家国一体特征的削弱D基层教化功能的剥离【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当乡约与圣谕结合时,乡约就变了味,其主体不再是民众而是国家”可知,随着国家权力的介入,民众不再需要自觉而
14、只需遵从。乡约实际上偏离了民间自治的基本精神,逐渐蜕变成朝廷控制民众和社会,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B项正确;尽管乡约与国家权力的结合加强,但其仍具有“尊祖聚族”的意义和“基层教化”的功能,A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D项;材料体现了民间自治精神的偏离,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B项。3范仲淹建立的义庄,置义宅一所,供贫因族人居住,义宅内设有义学,定义庄规矩十三条置于祠堂之侧。朝廷认为“义庄义学有补世教,申饬攸司,禁治烦扰,常加优恤”。这说明义庄A成为了社会救济的主要力量B体现了士大夫社会责任感C维持了宗族内部的血缘纯正D弱化了封建政府的权威性【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范仲淹设立义庄
15、,发挥宗族内部的救济作用,朝廷对此进行嘉奖,义庄的设立凸显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B项正确;义庄的设立可以说明宗族内部救济发挥重要作用,但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主要力量是政府,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宗族内部的血缘纯正,排除C项;由材料“义庄义学有补世教”可知,义庄的设立是重要补充,有利于巩固封建政府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4汉代有妻冠夫姓、妻从夫姓的习惯,姓氏成为官方管控编户民的手段,户籍和官方文书中姓氏的登记具有法律效力。这一做法旨在A贯彻法家治国策略B建立起完整的户籍管理制度C弱化传统宗法观念D加强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控制【答案】D【详解】汉代姓氏成为官方管控编户民的手段,户籍和官方文书中姓氏的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06 中西方 基层 治理 社会保障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