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历史选考一轮总复习训练-第十三单元政治制度及官员的选拔与管理.docx
《2023届新高考历史选考一轮总复习训练-第十三单元政治制度及官员的选拔与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高考历史选考一轮总复习训练-第十三单元政治制度及官员的选拔与管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十三单元政治制度及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基础篇固本夯基考点一中国古代至当代的政治制度1.(2019课标,24,4分)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B2.(2018浙江4月选考,1,2分)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以分封制构架国
2、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答案D3.(2015江苏单科,1,3分)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答案A4.(2022届北京师大附中期中,3)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逐渐被专职官僚制度所取代。在以下措施中体现这一变化趋势的是()奖励军功什伍连坐制推行县制九品中正制A.B.C.D.答案B5.(2020浙江7月选考,7,2分)论及有明一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研究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时期
3、几无差别。处于最高级别的是军事机构、监察机构和行政机构。”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与唐宋“几无差别”的是()A.丞相B.内阁C.六部D.刺史答案C6.(2020北京,3,3分)六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机构。以下对于六部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各自分署,直接对皇帝负责隶属于中书省隶属于尚书省增设外务部等机构,六部之名渐废A.B.C.D.答案A7.(2014山东文综,14,4分)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答案B8.(202
4、2届北京海淀期中,12)1910年宣统皇帝发布上谕,北洋大学堂毕业生考列“最优等”的学生,“赏给进士出身,授为翰林院编修”,其他“考列中等”的毕业生,则赏给进士出身,令各部“尽先补用”。这一材料可以说明当时()A.通过科举制选拔经世之才B.新式教育与官员选拔相结合C.北洋政府统治基础的形成D.六部分别办学培养对口人才答案B9.(2020课标,29,4分)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C.是
5、否进行社会革命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答案B10.(2020浙江1月选考,12,2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提出的,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的国徽图案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其中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A.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内涵得到充分体现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C.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人民的历史结束D.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答案D11.(2021福建漳州三模,1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大规模编译斯大林全集列宁全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以及与此相关的著作文章,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此举()A.增强人民对新制度的认同感B
6、.以苏联为学习目标C.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推动“一五”计划实施答案A考点二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12.(2016海南单科,16,2分)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说:“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A.侧重提倡务实之风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C.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D.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答案C13.(2021湖南新高考适应卷,8)1898年,湖南率先建立培养新式官僚的课吏馆,其课程分学校、农工、工程、刑名、缉捕、交涉六类,戊戌政变后被废止。清末新政时期,清廷下令各省设立课吏馆。据此可知()A.课
7、吏馆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B.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在湖南确立C.课吏馆是地方官制改革的标志D.湖南率先引入了近代官僚制度答案A14.(2018海南单科,12,2分)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17年出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A.进出口贸易增长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答案B15.(2022届辽宁葫芦岛一模,10)1982年,深圳政府率先进行价格闯关,调高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扩大差价,对企业下放定价权和实行一定幅度的浮动价格。这项制度()A.建立起社会
8、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全面开启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改变了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D.打破了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束缚答案D16.(2019海南单科,13,2分)1988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涌向海南,仅半年时间到海南求职的人数竟高达20万,形成中国当代史上极为壮观的人才流动大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自由贸易区在海南落地B.海南经济发展成绩显著C.中国加快对外开放步伐D.国有企业改革全面铺开答案C考点三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的政治制度17.(2020课标,32,4分)有学者认为:“在政体形式这个关键问题上,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数派强大到近乎全体一致的程度,即使那些不完全赞同的人也必须尊重这种政体
9、,才能让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同时让国家所有权威部门受到人们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评。”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A.雅典民主政治B.僭主政治C.罗马共和政体D.寡头政治答案A18.(2018北京文综,20,4分)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A.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B.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C.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D.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答案C19.(2019北京文综,22,4分)1924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
10、,工党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A.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B.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C.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D.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答案B考点四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20.(2017海南单科,3,2分)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答案B21.(2014海南单科,5,2分)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
11、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答案C22.(2019海南单科,2,2分)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D.促成了国家统一答案C23.(2022届北京海淀期中,5)唐朝前期,“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但到唐朝后期,出都的御史往往受到官员的怠慢乃至谩骂、殴打。这一变化表明()A.以卑临尊无法进行有效监察B.中央政府权威的削弱C.宦官专权和朋
12、党之争的加剧D.台谏合一以强化皇权答案B24.(2022届福建期中,3)唐后期规定,没有任刺史、县令经历的人不得升任中书、门下两省要职;宋代强调“举非州县之职,则毋以台谏(中央负责纠弹、监督官吏)选焉”。这反映了唐宋时期()A.加强对官员的监督B.官员升迁制度完善C.京官选拔较为严格D.重视要官基层历练答案D25.(2015山东文综,14,3分)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答案B26.(2022届鄂豫皖赣联考,5)有学者认为,明清时代的监察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监督,是“单向的垂直领导体制”。这
13、一观点反映出明清监察机构()A.内部存在权力制衡机制B.成为地位最高的政务机构C.运作具有绝对的独立性D.服务于专制主义集权统治答案D27.(2018海南单科,7,2分)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国()A.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 C.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答案A28.2022届T8联考(1),91913年底,袁世凯改革县官选任制度。规定科举出身、获得学堂文凭或具备实际行政经验者有资格入选,笔试内容为现行法令、国际条约、策问
14、、文牍等,面试注重经验及应对表现。考试合格者在分发各省前须被大总统接见,分发应回避本籍。这一改革()A.旨在改革传统的选官制度B.顺应了地方自治需求C.避免了各省长官徇私任亲D.致力于恢复统治秩序答案D考点五西方的文官制度29.(2021辽宁沈阳一模,13)19世纪中后期,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陆续建立起文官制度。文官面向公民,通过考试的办法择优录取,在政党间保持中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西方文官制度()A.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B.消除了政党政治的弊端C.与中国科举制初衷一致D.为工业化提供政治前提答案A综合篇知能转换综合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变化1.(2020浙江1月选考,4,2分)唐朝自
15、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A.相权有所分散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C.“外朝”参议要政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答案A2.(2022届福建期中,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上图是我国古代几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体制沿革示意图。从图中任选两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两个时期中央政治体制的沿革情况,并说明其实质。(要求:明确列出两个时期,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时期:秦朝时期和两汉时期。(2
16、分)简析: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其中的“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虽然地位最高、权力较大,但受到御史大夫的监督,太尉掌管军事但不常设,这就形成了官员之间相互制约而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的现象。(4分)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中外朝制度,即让皇帝身边信任的侍中、尚书等中朝官员参与决策,以此来牵制丞相、御史大夫等外朝官员,这就削弱了外朝官员的实权而加强了君主专制。(4分)秦汉两个时期的这两项制度都是削弱相权而加强君权的有效措施,其实质是君主专制的建立和加强。(2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简析图中其他时段言之有理亦可)综合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3.(2
17、017课标,25,4分)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答案C4.2022届T8联考(1),4唐前期,关中261个军府拥兵26万人,约占全国军府总数和兵力总额的40%。唐玄宗天宝年间,却设置了安西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五府经略使,十镇兵力约49万人,约占当时全国总兵力的86%。这一举措()A.体现了唐内重外轻的布局B.
18、为唐朝衰落埋下隐患C.遏制了边疆少数民族叛乱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答案B5.(2016课标,27,4分)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B6.(2020江苏单科,21,13分)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
19、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材料二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583),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
20、,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5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4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4分)答案(1)演变:周朝实行分封制;战国时在边地出现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在边地设置郡县);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东汉至南北
21、朝实行州郡县制。(2)原因:地方出现分权倾向;机构设置混乱(郡县过多)。措施: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合并州县。(3)积极作用: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国家统一;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管理层次);确立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模式。7.(2020天津,16,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
22、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12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8分)答案(1)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节度使最终形成尾大不掉,违背了初衷,削弱中央集权。宋朝:宋初实行改革,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高 历史 一轮 复习 训练 第十三 单元 政治制度 官员 选拔 管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