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综合测评(十一)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综合测评(十一)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综合测评(十一)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综合测评(十一)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21辽宁大连高三期中史学界认为:人类文明的产生过程中,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同农业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与农业分离,第三次是出现了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主要由于()A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B要求有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C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的发展D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2原始社会时期,西亚居民培植出大麦、小麦等作物,中国培育出水稻、粟等作物。以下能够为此提供证明的最有力证据是 ()A农耕畜牧业的产生及发展示意图B当地发现的粮食作物遗存、化石等C
2、西亚、中国发现的岩画、壁画等D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相关内容的记载3古埃及王国时期,太阳神“拉”曾被奉为埃及的最高神,国王被说成是“拉”之子,是“拉”的直系后裔。国王的名字后面都要缀上“拉”的名字。这反映了 ()A君主专制开始确立B宣扬君主至上权威C官僚机构日益庞大D王权被进一步神化4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语言的文字体系。最后,楔形文字则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C文字产生之后就具备完善的功能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
3、由繁到简的演变5下列资料中,可以作为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第一手史料的是()6据考古发现,约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从灌溉、耕耘到收获)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A古代巴比伦比较重视农业发展B楔形文字的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关C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D古代巴比伦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7史载,希腊城邦中的土地一般归公民所有;公民们平时务农、经商、做工和从事政治活动,战时应征从军,甚至作战所需的马匹、甲胄和盾等武器及给养、随从奴隶等,都需自己准备;而装备一个骑兵
4、或重装步兵的费用相当高昂。材料表明,古希腊公民 ()A权利和义务相互统一B公民身份是一种特权存在C参政受到财产的限制D民主权力服从于城邦防务8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此后的二百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古希腊的众多城邦组织本邦的部分居民向外迁移,另立家园,建立起数量众多的新的城邦,奠定了古希腊的广阔疆域。这些行动 ()A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B具有殖民扩张、争夺霸权的特征C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D瓦解了城邦民主政治9下面是某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基督教诞生,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
5、大宗教之一。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A罗马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B罗马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C罗马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D罗马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了人类文明传播10中国秦朝修建了连通全国的驰道和直道,波斯帝国境内也有几条重要的驿道,这些大道沿途的驿站均备有马匹供信使使用。古代世界大国的这种做法 ()A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B确保了帝国统治的长治久安C成为帝国扩张的有力工具D有利于国家政令的及时传递11不少学者在研究中国和印
6、度两国公元前6世纪的社会状况时很有共识,那就是在这一阶段,两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也有人认为两国不同,能为这类观点提供史实支撑的是()A列国战争不断B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C新兴宗教的产生D思想活跃,百家争鸣12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是古代世界文明的几次重要交锋,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其共同点是()A都属于侵略战争或非正义战争B都采用了暴力入侵的方式C客观上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D都带有殖民色彩,建立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13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丝绸之路西段(
7、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 ()A张骞对丝绸之路开辟作出决定性贡献B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C希腊文明的传播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通D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就很频繁14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文明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两种文明本质的叙述最正确的是()A东西方文明的不同体现了文明的多元特征,共同推动了社会进步B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C东方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主要发源于沿海或海洋D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比较发达15下表是三大帝国征服后的发展情况汇总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在世时希腊文
8、化迅速传入伊朗、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以色列和埃及;而在亚历山大以前,希腊文化仅以缓慢的速度传入这些地区孔雀帝国公元前3世纪,孔雀帝国初步把整个南亚统一起来。佛教在孔雀帝国时期得到广泛传播,逐渐演变为世界性宗教罗马帝国在扩张过程中,罗马把被征服地区的大量居民卖为奴隶,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在罗马帝国统治下,地中海地区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帝国的疆域达到最大范围,其文化处于极盛时期据此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大帝国的发展是古代各地区的总趋势B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更能促进社会进步C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传播发展的重要方式D只有建立大帝国才能促进古代文明的传播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
9、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中国、古希腊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这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说法。材料二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宣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副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夺取。”材料三“平民政体”一词的确解应是自由而贫穷同时又为多数的人们所控制的政体;相似地,“寡头政体”一词的确解应是富有而出身(门望)较高
10、同时又为少数的人们所控制的政体。摘编自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1)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材料一中涉及的文明可以划分为哪两类?请探讨造成两类文明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7分)(2)四大文明古国是农业文明的代表,依据所学知识,其产生的相同自然地理条件有哪些?(2分)(3)材料二提供的资料说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方式有哪些?材料三中的哪种政体更能发挥公民造就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化的创造力,试举两例予以说明。(6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古代罗马,丝绸之价竟可比黄金。丝绸贸易已成为古代世界最大宗的贸易。即使在罗马帝国极西端的英伦海岛,丝绸的流行也不亚于中国的洛阳。为了获取丝货等物,罗马每年的
11、花费不下一亿赛斯太斯(古罗马货币单位)。当中国丝绸源源西进的时候,西方的物品与信息也传入中国。佛教通过这条商路传到中国。在大量吸收中国丝货的同时,罗马人的优质纺织品也运往中国,其棉、毛织物畅销中国。摘编自何芳川、万明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材料二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做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强调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
12、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承载东西方丝绸贸易商路的形成。并分析东西方丝绸贸易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倡导新“丝绸之路”的历史依据和现实意义。(7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们所拥有的大量资料表明,希腊文明事实上不是一个商业文明,而是一个以农业为其主要社会与经济基础的古代文明。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古典希腊城邦的主要社会与政治力量即公民的主体是自由农民,而不是手工业者或商人,也就是说,古希腊文明根本的经济基础是农业而不是工商业。证据的第二点是,同中国古代一样,在古代希腊人的思想中同样存在
13、着重农轻商的观念,农业是最为高贵的,它同其他所有职业形成一种对立,而商业和手工业则是低贱的职业。摘编自黄洋古代希腊土地制度研究材料二在古代希腊,谷物的生产不能自给,自然经济意义上的农业难以成为城邦社会的经济支柱,更不是城邦社会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商品经济意义上的农业不仅在希腊的农业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处于重要的地位,它与工商业一起,共同构成了城邦社会经济基础的主体部分,成为城邦社会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正是由于工商业的发展这一内因,才使古代希腊进入古典时代后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取得了各个方面的辉煌成就。可以设想,如果只有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而没有工商业的推动,古希腊的历史是不会出现一个古典时代的。
14、摘编自王瑞聚古希腊罗马论丛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古代希腊的经济属性”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罗马的兴起是靠战争征服各民族,把全体的利益结合成为一体,罗马共和国强盛的原因是罗马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荣誉感,培育了自由的精神和完善的法律制度;罗马贵族的腐败倾覆了共和制,而罗马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以各种方式对人民实行暴君的持久奴役,日益腐化堕落,于是造成人民自由精神的丧失,法纪败坏,军队腐化,帝国分裂为两部分互相勾心斗角而不互相救助,基督教的传播和精神统治又颠覆了罗马传统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新教材 新高 历史 一轮 综合 测评 十一 古代文明 产生 发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