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单元单元综合提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单元单元综合提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单元单元综合提升.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综合提升一、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强化方式1过程(1)初步形成: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2)正式建立: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3)巩固:西汉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完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5)加强:北宋时期,在中央,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在地方,派文官
2、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6)新发展: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7)空前强化: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大兴文字狱。(8)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古代中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方式(1)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
3、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皇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等。(4)注重官吏的选拔和任免。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掌握;隋唐及之后实行的科举考试,是培养和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朝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在地方设通判;明清设都察院、按察使司等。二、明清时期,中国和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发展状况1中国(1)经济上:自然经济的超常稳定性。(2)
4、政治上:受“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的严重阻碍。(3)思想上: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重儒轻贾、“重农抑商”等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往往是互相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2欧洲(1)经济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进取性。(2)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产生,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3)外交上:殖民扩张,加速资本原始积累。(4)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5)科技发展,近代科学产生。五、特点类问题(2013全国卷,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单元 综合 提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