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37第十二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37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docx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37第十二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37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37第十二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37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练案37第十二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37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一、选择题1(2023江西新余)二战前,法国的教师和其他工会组织了“我们不要战争”的和平请愿活动。老兵们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反战运动,他们要求政府“拒绝接受有可能爆发的战争”,“尽一切可能奉行和平与和解政策”。这些现象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A法国绥靖政策有一定的社会基础B法国民众希望政府制止法西斯扩张C国联在维护和平上的作用日益凸显D法西斯势力在欧洲出现了缓和趋势解析据材料“老兵们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反战运动”“尽一切可能奉行和平与和解政策”可知法国民众反对战争,希望尽可能和平解决争端,说明法国绥靖
2、政策有一定的社会基础,A项正确;材料只提到法国民众反对战争,并未提到其对制止法西斯的希望,排除B项;国联在维护和平的作用微乎其微,排除C项;二战前法西斯势力在欧洲气焰嚣张,排除D项。故选A项。2(2023新疆乌鲁木齐)1938年慕尼黑协定签订的消息传到英国的那天,举国欢庆,以至于当时的英王乔治六世都将这一天称之为“伟大的一天”,有人曾称赞张伯伦“在几乎是前所未有的危急时刻以伟大的气魄成就了一件伟大的事业”。这一现象表明( A )A英国对绥靖政策抱有幻想B慕尼黑协定能够制止战争C英国庆幸能避免卷入战争D英国未认识到战争必然爆发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慕尼黑协定标志着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材料信息表明
3、英国上下都把希望寄托在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上,这表明英国对绥靖政策抱有幻想,A项正确;慕尼黑协定是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不能制止战争,排除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遭到德国侵略,被迫卷入战争,排除C项;英国签订慕尼黑协定正是由于看到了战争的威胁而采取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A项。3(2023福建三明)在纳粹德国,纳粹党员从1928年的10万人发展到1932年的100万人,在国会选举中,纳粹党的选票从1928年的81万张,增加到1932年的1374.5万张。1933年1月,纳粹党领袖希特勒上台执政。这一变化反映了( B )A亚欧战争策源地已正式形成B经济危机加速了法西斯势力的扩张C英法绥靖政策
4、助长侵略野心D法西斯分子大肆宣扬极端民族主义解析据材料“纳粹党员从1928年的10万人发展到1932年的100万人,在国会选举中,纳粹党的选票从1928年的81万张,增加到1932年的1374.5万张”可知,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为纳粹党上台提供了契机,B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希特勒上台,而亚欧战争策源地还包括日本,排除A项;绥靖政策出现于1938年前后,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法西斯上台后大肆宣扬极端民族主义,而材料叙述的是法西斯上台的背景,排除D项。故选B项。4(2023河南期末)1927年12月,日本陆军省整备局的永田铁山作了论国家总动员的报告,明确地提出必须把“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精神的与物质的
5、,人力与物力)全部加以统制,建立总体战体制的思想。这反映出当时日本( C )A遭到经济危机重创 B逐步废除独裁统治C企图进行对外扩张 D开始对外侵略扩张解析依据材料“(精神的与物质的,人力与物力)全部加以统制,建立总体战体制的思想”,可以看出日本在加强对资源的协调控制,谋求对外扩张,C项正确;经济危机是19291933年,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日本逐步废除独裁统治,排除B项;“开始”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51920年“德国工人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即纳粹党)”,1921年希特勒成为该党党魁后,又将其改名为“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1932年底,通过竞选,该党成为德国国会第
6、一大党。该材料最能说明( C )A社会主义是工人阶级的政治诉求B法西斯政权代表德国群众的利益C纳粹党的宣传具有极大的欺骗性D民主程序掩盖了纳粹党专制本质解析据题意可知,虽然纳粹党的名称带有工人、民族、社会主义等字样,但他实际上并不是为了实现德国的社会主义,说明纳粹党的宣传具有极大的欺骗性,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真正工人阶级的诉求,排除A项;法西斯政权并不代表德国群众的利益,排除B项;党名的变更与民主程序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6下列大事年表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C )1922年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意大利法西斯上台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武装侵略中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化193
7、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日本军人制造兵变,法西斯控制政权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A.民族解放运动的不断高涨B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C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与扩张D西方绥靖政策的推波助澜解析材料“1922年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意大利法西斯上台”“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化”“1936年日本军人制造兵变,法西斯控制政权”体现的是二战前夕,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二战一触即发,C项正确;材料与民族解放运动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此时二战尚未爆发,排除B项;材料与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7(2023山东聊城)如图为1939年4月英国人伯纳德帕特瑞吉创作的漫画老调重弹。画
8、中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隔着栅栏在议论一条正在狂吠的身披“米”字旗的狗。希特勒嘲讽其“吠犬不咬人”,墨索里尼则流露出自己的担忧:“但狗知道这句谚语吗?”该漫画( C )A肯定了英国对德意政策的转变B强调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可能性C表达了对英国外交政策的不满D揭示了轴心国集团最终瓦解的必然性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前夕,英法等西方国家面对法西斯的对外扩张而推行的政策是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其中材料中的“身披米字旗的狗”象征着英国,希特勒嘲笑“吠犬不咬人”,即表达了对英国绥靖政策的不满,C项正确;此时英国对外政策并未改变,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可能性,排除B项;材料与轴心
9、国集团瓦解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8(2023河北期末)20世纪三十年代,德国总理希特勒认为,只有“当一国(种族上最优秀的那一国)取得了完全而无可争辩的霸权时”,世界和平才会到来。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宣称,日本要求打破现状,并且“从我们自己的前途出发建立新的国际和平秩序”。这表明( A )A两者具有极端民族主义思想B德日两国改善经济要求强烈C苏联是他们共同反对的对象D两者均以维护和平秩序为主解析材料中德国总理希特勒认为其日耳曼民族最优秀并且要取得世界霸权,日本首相近卫文麿要求以本民族利益为前提,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二者均主张以自己国家和民族为中心,建构新的国际秩序,带有明显的极端民族主义倾向
10、,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德日两国对当时国际秩序的不满,而不是改善经济,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德日要求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没有体现他们对苏联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揭示了德日两国称霸的野心,要求打破旧的国际秩序,而不是维护和平,排除D项。故选A项。9(2023河南期末)1939年1月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咨文中指出,现行中立法“可能在实际上有助于侵略者而无助于受害者”。同年10月27日和11月2日,参众两院先后通过新中立法,解除了对交战国的军火禁运,但需“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美国新中立法的通过与实施( D )A表明美国放弃了中立政策B加剧了同盟国与美国的矛盾C加速了二战的胜利进程D
11、为美国发战争财创造了条件解析根据“同年10月27日和11月2日,参众两院先后通过新中立法,解除了对交战国的军火禁运”可得出美国通过新中立法可以向交战的双方售卖武器,大发战争财,D项正确;新中立法不是美国放弃中立政策的标志,排除A项;美国也会给同盟国售卖武器,并不会加剧矛盾,排除B项;新中立法给轴心国售卖武器,并不会加速二战的胜利,排除C项。故选D项。10(2023黑龙江哈尔滨)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希特勒进攻俄国,只不过是企图进攻不列颠群岛的前奏,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丘吉尔这一表态( D )A表明英苏之间的利益完全一致B意在敦促美国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37 第十二 单元 两次 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 国际 秩序 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后 形成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42176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