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单元高效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
《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单元高效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单元高效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高效复习第一单元本单元围绕一个制度、两大阶段及三大线索。(1)一个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2)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形成阶段与秦汉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3)三大线索: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选官用人制度的演变。 纵向贯通一:古代中国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与演变趋势 1.主要措施: (1)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 (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如秦
2、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等。 (4)注重官吏的选拔和任免。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掌握;隋唐及之后实行的科举制,是培养和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朝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在地方设通判;明清设都察院、按察司等。 2.演变趋势: (1)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贯穿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始终,但君权不断加强,直到明朝废除丞相。 分割相权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重要手段,如汉朝、唐朝、北宋都采取了一些分割相权的措施。 决策权由外朝向内朝转移,非法定机构取代国家法定机构的职权,如汉朝的中朝制度、
3、明朝的内阁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2)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一直存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结果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分割地方长官的权力是加强中央权力的有效手段,如北宋、明朝等都采取分割地方长官的权力的措施来加强中央权力。思维训练1.汉百官朝会,一般接席而坐,但尚书令、司隶校尉、御史中丞在朝会时均专席而坐,以示皇帝优宠,史称“三独坐”。“三独坐”的出现()A.表明皇权进一步发展B.加强了中央集权C.完善了封建官僚体制D.实现了思想统一【解析】选A。根据材料“以示皇帝优宠”可知,尚书令、司隶校尉、御史中丞专席而坐的原因是受到皇帝宠信,因此强调的是皇帝在其中的影响,故选A;材料中
4、所列官员为中央官制中的官员,属于君主专制,排除B;隋朝三省六部制的形成标志着封建官僚体制的完善,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官员坐席的区别,与思想统一无关,排除D。2.(2021石家庄模拟)清代除继续沿袭明代脱漏户口人户以籍为定等传统法律规定外,还制定了一些补充条款,如“察其祖寄,辨其宗系,区其良贱。冒籍者、跨籍者、越边侨籍者,皆禁止”等。这可以用来佐证清代()A.租佃制度的瓦解B.阶层流动的弱化C.宗法观念的扩展D.专制集权的强化【解析】选D。根据材料“除继续沿袭明代等传统法律规定外,还制定了一些补充条款”可知清代强化了户籍管理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体现了专制集权的强化,故选D;清代租佃关系沿袭
5、前代并进一步发展,且材料未涉及租佃关系,排除A;清代加强户籍控制强化了集权,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赋税制度的变化以及科举制的发展,阶层流动并未弱化反而加强,排除B;材料中“察其祖寄,辨其宗系”是为了通过加强对户籍的控制强化集权,与宗法观念扩展无关,排除C。纵向贯通二: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演变 1.发展演变: (1)夏商周三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刑”“礼”并立。 夏商周的法律制度包括“礼”和“刑”两个方面。三代强调礼治,特别是西周,形成了完善的礼乐制度,用礼制来区分贵贱,明确等级,维护统治秩序。同时,以惩处为中心的刑罚制度也已经形成。但是,这一时期的礼和刑尚未融合为一个体系,而是各自为用
6、。礼主要用于调整贵族内部的社会关系,刑主要用于控制社会下层劳动人民。西周建立起以“亲亲”“尊尊”为主要原则的宗法法律制度。 (2)春秋战国至秦朝成文法及法治阶段。 春秋后期,以郑国子产“铸刑书”(公元前536年)和晋国赵鞅“铸刑鼎”(公元前513年)为标志,法律制度也开始出现重大变化,刑罚体系开始向成文法律体系转变。 经过春秋时期的演变,到战国变法以后,与君主集权制度的建立相适应,法家思想在三晋兴起,并在赵、魏、韩和秦国得到广泛贯彻,通过变法,这些国家建立起以刑罚为主体的成文法律体系。 秦朝崇尚法治。秦律“密于凝脂”,在各个领域“皆有法式”;在法律实施上,坚持轻罪重刑,严刑酷法。 (3)两汉至
7、隋唐法律儒家化阶段。 秦朝的速亡为儒家思想与君主专制制度相互结合提供了一条途径。从汉朝开始,一直延伸到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是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的时期,即法律儒家化。 隋唐时期,伴随着唐律疏议的制定与颁布,彻底完成了儒家的礼教与法家的“法治”的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制的完备与成熟,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就此形成。 (4)宋元明清法典与案例相结合阶段。 自宋代以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国法律开始向法律技术的完备方向发展,即在审判具体案件时如何实现司法操作与法律指导思想上的结合。案件成例作为一种法律形式得到很大发展,例与律开始相互结合。明、清两代的法律制度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典型代表。 2.特
8、点:基本特点以皇权为法律的基本渊源,刑法、民法、行政诸法合一,司法行政不分鲜明特色以礼法并用的方式,把“天理”“人情”“国法”有机融合在一个法律体系之中司法与行政关系司法从属于行政,不同等级的行政官员同时也是不同管辖范围的司法官员影响深远广泛古代法律影响到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中华法律体系思维训练(2021年广东适应性测试)北宋法律规定,所有与农户有关的田宅、婚姻、债务之类的民事诉讼,必须在每年十月一日后才能起诉,次年正月二十日停止受理,三月三日以前审理完毕。这一规定体现了()A.薄赋观念B.程朱理学思想C.重本思想D.经世致用观念【解析】选C。材料主旨是有关北宋的民事诉讼审判时限的
9、法律制度,与薄赋观念、程朱理学思想没有直接关系,故A、B错误;宋朝的民事诉讼审判严格限定审理时间,目的是不影响农业生产,这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国家重视农业即重本思想的法律体现,故C正确;经世致用观念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所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错误。 【拔高训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初,皇帝下令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原来的皇帝中书省六部的政治体制发生变化,出现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的局面。皇帝既是决策首脑,又是行政首脑,事无巨细均须经皇帝批准,于是,皇帝设辅佐机构内阁,帮助处理奏章,但内阁票拟之后的“批红”权,一直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明朝省级行政实行三司分治制度,都直接向朝廷负责,以确
10、保中央对地方权力的有效控制。这是明朝在行政制度改革方面的成功之处,也是明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制度保障。材料二 明朝在立国之初,着手制定大明律,又颁布大明令,还不断颁行“榜文禁例”。作为法典的“律”与“例”,在司法面前必须遵守“酌情用法”的原则,行政官员在处理形形色色关于赋税、治安等方面的诉讼案件过程中,其“自由裁量权”受到严格限制,使“引经决狱”网开一面的司法善意受到制约,同时使凭着个人好恶情绪任意作出司法结论的行为受到一定的限制。然而,在司法过程中仍然出现官吏利用法律条款的复杂性,权柄倒持、“玩法舞弊”的情况,但与过去“任人”执法、无视法律、任意裁决的情况开始有了区别。要求依法办事,而且不断
11、提供日益严密的法典作为司法的依据是明朝法制文化的基本特征。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行政制度改革的措施和目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强化法律制度的影响。【解析】第(1)题第一问措施,从材料一“明初,皇帝下令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皇帝设辅佐机构内阁”“但内阁票拟之后的批红权,一直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明朝省级行政实行三司分治制度”可知,明朝行政制度改革的措施是废中书省,废丞相,设内阁,“批红”权掌握在皇帝手中,省级行政实行三司分治制度;第二问目的,从材料一“这是明朝在行政制度改革方面的成功之处,也是明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制度保障”可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新高 历史 一轮 复习 教学 单元 高效 第一 古代 中国 政治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