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单元高效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x





《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单元高效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单元高效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高效复习 第十二单元 本单元包含一个主题、两条主线、三方面重点:(1)一个主题:古代中国思想、科技文化发展历程。(2)两条主线。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学)的演变。古代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历程。(3)三方面重点。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古代科技成就。古代的文学艺术的发展。纵向贯通一: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历 程地 位原 因春秋战国儒学创立和发展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秦代儒学受到重创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压制秦统一后,儒生依旧遵守旧的主张,非议郡县制,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能
2、为统治者服务汉代儒学改造时期儒学处于独尊的地位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宋明儒学转型和成熟时期儒家思想正统地位依然如故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体现了唯心主义的内容,逐渐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儒家思想发生了转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明清之际批判继承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腐朽【思维训练】朱熹有“朱子”一称,为孔庙十二哲之一,也是唯一一位不是孔子亲传弟子而配享孔庙之人,其获得在儒家历史上的崇高地位是因为 ()A.完全承袭孔孟的思想主张 B.实现了儒释道思想的融合C.迎合
3、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D.开创了儒学复兴的新局面【解析】选D。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朱熹在儒家历史上地位崇高一定是为儒学发展做出贡献,D正确。A中的“完全承袭”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C都属于朱熹的历史功绩,但这些成绩不属于对儒学的贡献,因此与设问引导词不对应,排除。纵向贯通二:古代中国的文学、书法绘画、戏曲艺术成就所反映的时代特色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整理编订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2
4、.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华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山水画开始形成;书法逐渐进入自觉阶段。4.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发展,促成了唐诗的繁荣;绘画同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风格多样;楷书、草书书法艺术成就辉煌。5.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元代统治的黑暗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元曲成为主要艺术形式,戏曲走向成熟。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曲走向繁盛;抒
5、发个人心意的文人画盛行。【思维训练】(2017全国卷T2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解析】选A。西周时期官府垄断学校教育,只有少量人书写文字;春秋战国时期教育逐渐下移,会识字写字的人大大增加,文字被频繁使用,而西周时期文字比较繁琐,不适宜书写,因此文字逐渐简化,图片即反映了这一史实,故A正确;从西周到战国造纸术并未发明,文字书写材料变化不大,以竹简和丝帛为主,故B错误;各国变法的重点是富国强兵,与文字的繁简关系不大,故C错误;秦建立后实行“书同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新高 历史 一轮 复习 教学 单元 高效 第十二 古代 中国 思想 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42207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