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13 交通与社会变迁.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届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13 交通与社会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13 交通与社会变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作业13交通与社会变迁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1湖北高三月考人力车在晚清从日本传到上海,包括人力车在内的各种交通工具在上海的使用情况见下表:上海外白渡桥使用交通工具变化情况(人/天)年份步行人力车马车轿子脚踏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188911 7706 98454490000192650 82314 600003 4593 764172922据此可知,从晚清到民国的上海()A社会生活水平普遍提高B社会生活观念发生变化C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立D社会生活方式全盘西化22021易门县第一中学高三月考自行车开始进入中国时是作为交通工具引进的,1947年在上海举行了中国第一次全国性自
2、行车表演赛。最近几年相继举行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以及多次场地赛、山地赛,给我国的自行车运动带来了长足发展。这说明()A中国社会生活节奏变慢B自行车具有便捷的特点C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D交通现代化改变了社会31877年,李鸿章奏请沿江、沿海各省,遇有海运官物,应需轮船装运者,统归(轮船招商)局船,照章承运。轮船招商局向北方运送的商品粮,无论江海河关,凡报招商局轮船装运,均免进出口税。这一规定()A加强了对轮船招商局的管理B保证了轮船运输业稳健发展C有利于抵制外国轮船运输业对中国的侵略D摆脱了列强对轮船运输业控制42021安徽高三期末中国轮船运费为每石六钱,较外国轮
3、船高出一倍。1875年美商旗昌轮船公司表示愿意仅收运费每石一钱,与招商局竞争。清政府如允许旗昌承运,总经费可省下30万两。但清政府却不为所动,仍由轮船招商局承运。材料说明()A洋务企业在与外国资本竞争中处于劣势B轮船招商局的发展得益于清政府的扶持C轮船招商局有效抵制西方国家经济侵略D初具维新思想的清政府与外国资本商战5如图滑稽画载于民国元年上海时事新报附送品时事新画报上。它是为配合“耳闻”但未“目睹”文字叙述的应景之作,是“画”出来的,反映了生活百态。该画()A直接反映出上海受到革命思想影响B说明民国初年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车C是民国初年社会生活质变的有力证据D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交通事业的转型62
4、021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高一月考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 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71902年,中国部分地区遭遇了瘟疫,大公报给予极大关注,及时刊登社会各界人士投递的有关应对瘟疫的稿件,其中有些稿件中出现了“微生物”等词。材料可以反映出()A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感B科学的卫生观念得到普及C瘟疫改变了人们世界观D中国的生物科学取得突破82021蚌埠第五中学高三月考曾经作为中国人主要交通工具的自行车,在汽车、摩托车大行其道的年代,几乎
5、失去立足之地。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它又再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这说明()A中国的社会生活节奏变慢B自行车制造技术不断改进C中国人对自行车情有独钟D人们环保健身意识的增强92021湖北高三期末中国近代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迁。民国后,“婚礼铁路”作为时髦的象征,成为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交通工具。当时,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这一市场,为凸显“人情味和生意经”,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这一现象反映了()A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B对西方文化存在肯定和效仿,不值得提倡C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D新式交通工具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也带来了商机102021肇州县实验高中高
6、三月考如图是20世纪初晚清画报上登载的时事评论画女士走马。据此可知,当时()A社会生活呈现出新旧杂陈B社会上崇洋风气日渐盛行C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新式的交通工具尚未出现111934年至1937年,国民政府建立5处航空工厂,分别是:与美国合资的“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与意大利合作建立的“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与德国在江西萍乡合办的“中国航空器材有限公司”、广东“韶关飞机制造厂”和海军部“高昌庙飞机制造厂”。这反映了国民政府()A加大“围剿”红军力度B力图削弱地方军阀的实力C努力发展民航事业D为对日作战作准备122021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三月考四位同学分别对詹天佑和中国铁路史做了研究。其中,步骤
7、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第一步第二步甲参观“中国铁路博物馆”,了解中国铁路发展史得出“唐胥铁路变成马车铁道是中国铁路建设落后造成”的观点乙参观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观察“人”字形路线,体会技术难题的突破得出“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的结论丙查阅詹天佑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的言论得出“詹天佑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的结论丁阅读詹天佑评传,了解詹天佑与中国铁路的建设的历史得出詹天佑一面支持铁路运动,一面推动铁路建设的结论A.甲 B乙C丙 D丁1318731892年,轮船招商局与英国两家轮船公司四次签订航线营业份额合同,轮船招商局在长江航线份额为38%55%,北洋航线为37
8、%60%,上海至宁波、上海至福州航线为50%55%。这()A表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B反映了清政府自强求富的探索C说明中外新技术合作的加深D适应了清政府放宽设厂的限制14下表为18941937年中国自建铁路与受西方列强控制铁路的占比变化(单位:%)。据表可知,这一时期()1894年1911年1927年1931年1937年自建铁路21.16.98.015.79.3受西方列强控制铁路78.993.192.084.390.7A.中国自建铁路的里程呈下降趋势B列强通过铁路扩大在华权益C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主要侵华方式D中国自建铁路依赖西方技术15截至2019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3.5万公里,约占全球
9、高铁网的七成。这一成就说明了()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西方对我国经济侵略加深A BC D162021黑龙江鹤岗一中高三期末2016年北京市交通委公布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北京推进方案。其中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张家口、廊坊6座城市将力争在2017年实现区域公交、地铁“一卡通”互联互通。材料反映了()A中国交通设施发展迅速B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发展C交通发展引发社会生活变化D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交通发展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2021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人力车(也称为黄包车、洋车等)诞生于日
10、本。1873年,法国人米拉将它引入上海法租界,一经传入就迅速发展,成为了城市交通的主体。姚觐元弓斋日记云:“乘马车剽疾而不适意,东洋车以人代曳疾驰,稳而价廉,处处皆有。”有钱人家通常置备私人人力车,称之为“包车”。它外表光洁华丽,车厢后面还钉块铜牌子,刻上“某宅自用”的字样。阔气的车也有装四只灯,有的还装有后尾灯,晚上老远的就能看见。据燕京乡上记说,高等洋车售价可达一百到一百二十银元。人力车夫挣扎在社会底层。胡适曾说道,人力车代表的文明就是那用人做牛马的文明。他们有的是失业的工匠,有的是本钱赔光的小商小贩,更多的是破产的进城农民。他们大多租用车行的洋车,“拥有辆属于自己的洋车”是穷其一生的愿望
11、。到解放前夕,人力车已经剩余不到4 000辆。1956年,上海最后两辆黄包车被送进了上海历史博物馆。摘编自曾彩娇曾经的风景线、潘春华黄包车述说历史(1)根据材料,概括人力车在中国近代发展变化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力车畅行中国近代各城市的影响。(9分)182021淄博市高三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退想斋日记(日记的作者刘大鹏,山西太原人,生在清末。和当时的知识分子一样,作者幼年读四书五经求取功名。1884年中举,后又三次参加会试,未中。一生没有做过官吏,基本上生活在晋中农村。)光绪二十九年正月二十六日(1903年2月23日)所到之处,人心莫不思乱,每闻人谈论,动辄曰
12、:世道如此,不若大乱之好也。虽系愤激之言,究见人心离散矣。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初六日(1903年12月24日)现在正太铁路之工已开,迨至工已告竣,铁路成而轮车通,矿务大兴,取煤取铁,其势纷如,三晋人民非但不能安枕而卧,且必受夷人之凌辱,即欲逃避而莫能矣。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904年1月8日)当此之时,四民失业者多,士为四民之首,现在穷困者十之七、八,故凡为聪慧子弟悉为商贾,不令读书。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十三日(1905年9月11日)现在出洋留学者纷纷,毕业而归即授职为官。其学孔孟之道并一切词章家,俱指为顽固党,屏之黜之,近又停止乡、会、小考等试,世道亦可见矣。光绪三十三年正月二十日(190
13、7年3月4日)人心不正,莫甚于斯时。至学堂之学生,尤不正之至者矣。学生所学,一以西人之学为宗旨,无父无君,皆习为固然,故入革命党者十之八九,时局不甚可畏哉!摘自刘大鹏退想斋日记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变迁有哪些史料价值。(12分)192021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十一校开学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巴金家庭生活的自述1904年,我生在一个古老的家庭,有将近二十个长辈,有三十个以上的兄弟姊妹,有四五十个男女仆人1910年12月26日,全家人为祖父庆祝生日,我讨厌礼节,不愿意磕头,因此我第一次挨了母亲的鞭子。我的脑后垂着一根小小的、用红头绳缠的硬辫子,我觉得这是很讨厌的事情。因
14、此我倒喜欢那些主张剪掉辫子的革命党我们大都是小孩子,但是对于清政府的灭亡,都觉得高兴。我开始贪婪地读着本地报纸上关于学生运动的北京通讯,以及后来上海的六三工人运动的记载。本地报纸上后来还转载了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的文章,这些文章很使我们的头脑震动,但我们却觉得它们常说着我们想说而又不敢说的话摘自巴金(19042005)我的家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某一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述。(要求:简要写出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述准确全面、逻辑清晰,表述成文。)(14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
15、网。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及填充图册材料二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修建的道路和桥梁,同其他古代社会修建的道路一样,也刺激了经济的一体化:尽管最初建设时考虑的是军事用途,但是之后,这些路桥却成为内部商业交流的通衢。公路连接了罗马帝国的各个部分。一条长4 800公里的路与北非海岸线平行,许多支线一直延伸到南方,商人、士兵通过这些支线可以深入撒哈拉沙漠。在东部地中海地区,罗马人也新建一些道路,方便了这一地区的旅游和贸易。摘编自新全球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道路和罗马帝国道路的共同特点。(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
16、道路和罗马帝国道路所起到的历史作用。(7分)课时作业13交通与社会变迁1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上海人出行的方式主要以现代出行方式为主,如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人力车等;传统的出行方式逐渐减少,如马车、轿子等。这说明的是当时上海人的社会生活观念发生变化,B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错在“普遍”,排除;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答案:B2解析:材料“全国性自行车表演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以及多次场地赛、山地赛,给我国的自行车运动带来了长足发展”表明,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国社会的节奏,故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交通工具对社会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新高 历史 统编 二轮 专题 复习 课时 作业 13 交通 社会变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