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测试卷短文两篇课时练习01.docx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测试卷短文两篇课时练习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测试卷短文两篇课时练习0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短文两篇课时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爱者甚蕃(多)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C不蔓不枝(长枝)D亭亭净植(种植)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B水/不在深,有龙/则灵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B“铭”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C“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D在我国,不同的植物往往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菊花”象
2、征高洁,“莲花”象征隐逸,“牡丹”象征富贵。4下列句中的“之”与“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花之君子者也B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何陋之有D菊之爱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德馨(xn)鸿儒(hng)陋室铭(mng)B案牍(d)甚蕃(fn)濯清涟(zhu)C亵玩(xi)不蔓(wn)调素琴(tio)D隐逸(y)淤泥(y)鲜有闻(xin)二、情景默写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最能体现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品格的名句是:_,_。(2)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辱的句子是:_,_。7读陋室铭,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本文的
3、主旨句是:_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_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的句子是:_三、文言文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各题。【甲】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和郭主簿其二(节选)陶渊明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注释】耀:光耀,增辉。冠岩列:在山岩的高处排
4、列成行。卓:独立不群。杰:出众的,超越一般的。衔觞:指饮酒。幽人:指古代的隐士。抚尔诀:坚守你们的节操。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可爱者甚蕃_(2)濯清涟而不妖_(3)宜乎众矣_(4)怀此贞秀姿_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10对【甲】【乙】两文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甲】文“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既写莲本身的特征,又象征着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的美好品质。B【甲】文结尾的一问一叹情味复杂,既有追求君子人格的自傲,又有同道稀少的寂寥,还有对追名逐利世风的批判。C【乙】文“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两句,赞美了隐士的高尚节操,也寄寓着诗人
5、内在品格的追求。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象征和衬托的手法,【甲】文中的牡丹和【乙】文中的青松分别是为了衬托莲与菊。11对陶渊明爱菊的原因,周敦颐的分析和陶渊明的自诉有何异同?请结合【甲】【乙】两文分析。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各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以舅龙图
6、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薄。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速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注释】分宁:地名。主薄:官名。狱:案件。委:抛弃。手版:即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12解释乙文中加点的词语。(1)欲:_(2)去:_13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自李唐来 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卖油翁)C花之隐逸者也何陋之有(陋室铭)D香
7、远益清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1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造酷悍吏也众莫敢争15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6(1)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甲文中的“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2)周敦颐描写莲的“外直”,并以此自比,乙文中他和王逵争辩后的什么做法可印证这种追求。(用原文回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欲居九夷。
8、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选自论语子罕【注】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有仙则名名:名气B惟吾德馨馨:香气C谈笑有鸿儒鸿儒:博学的人D无案牍之劳形劳:劳累18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无丝竹之乱耳A孔子云:何陋之有?B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9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属于骈体文,通篇采用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B【甲】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2024 学年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 年级 下册 测试 短文 课时 练习 0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