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十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五年高考 课标全国卷、省(区、市)卷题组1.(2018课标全国,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材料:奋斗团结梦想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答案(示例)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2.(2017山东,18)某校举
2、办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请在横线处填写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要求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4分)人生难免会有不如意,心理健康的青少年面对坎坷时,往往乐观坚强,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对我们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呢?我们邀请了著名心理学家王教授给大家谈谈这个问题,请鼓掌欢迎。答案(示例1)它如春风,吹走我们脸上的愁云;如阳光,驱散我们心头的阴霾;如暖流,融化我们心里的坚冰(示例2)它如明亮的灯火,温暖寒冷的暗夜,驱散心头的迷雾,照亮回家的路途3.(2017浙江,5)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
3、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3分)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答案(示例)如果语言是生产工具,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可以是百万富翁了。4.(2016江苏,2)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D.情人眼里出西施答案A5.(2015福建,18)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要求:不得改变原意。)(3分)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
4、年早逝。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答案(示例)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是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符合试题要求,其他答案亦可)教师专用题组1.(2012湖南,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B.小院地偏人不到C.门巷深深过客稀D.寒气偏归我一家答案B此题实
5、际为一道衔接连贯题,只是材料为诗歌而已。A.“林间”与诗歌第四句中的“满庭”不对应,且与题干中诗歌标题中的“西斋”也不相关。B.小院”对应后句的“满庭”,“地偏人不到”对应后句的“鸟迹印苍苔”,与全诗衔接紧密。C.“门巷深深”亦与诗歌标题及后句中的“满庭”不合,且绝句第三、四句的末字应仄起平收,此项末字“稀”为平声,不合音律。D.“寒气”二字与诗题中的“夏日”矛盾,且句子末字“家”为平声,亦不合音律。评析此诗是北宋司马光辞官归居于洛阳时所作的一首绝句,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在宁静淡远的心境中也透露出辞官后的孤寂、不安。2.(2011北京卷,5)在文中处的横线上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6、分)()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上面镌刻着“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A.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B.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C.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D.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答案D解答此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话题前后的连贯性、一致性分析。前文谈论的中心话题是“纳西古城”,故应该以“古城”开头;前面有主语“我们”,故应该为
7、“远远地就能望见”;后面的一句话是“上面镌刻着”,故“我们”望见的只能是“拱形城门”,而不能是城门的“别具一格”。3.(2014重庆,20)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4分)示例: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仿句:,;。答案就像下棋一样如果一个棋子走错了整盘棋都可能会输掉人生这盘棋每一步都要走好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体现了发挥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灵活性的学科素养,语料体现了走好人生第一步的价值理念。仿写时,需要注意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形式
8、上,要认真分析例句,把握结构特征,例句的基本句式为“就像一样,如果”;内容上,需要使用比喻修辞,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入手,反映人生道理。4.(2014浙江,7)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4分)示例弯月落在湖水中;鱼儿游去了,碎得月影半池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答案(示例)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先观察例句,例句共由四句诗构成,且“月”“湖”“鱼”几个意象之间相互有关联:“月”在“湖”中,“鱼”碰碎了“湖中月”,听见了“嫦
9、娥(月)”的歌声。最后一句以“听见了的么”的疑问句式结束,引人深思。例句富有诗意且有淡淡的忧伤。注意词性要相同,句间的结构也要相同。5.(2013重庆,20)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景物,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4分)例句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咧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答案(示例)头上的那朵白云,可能是受了微风的吸引,着急得伸长了腿,奔跑在无垠的蓝天上。眼前的那株小草,可能是得了大树的教诲,听得拍起了手,微笑在广阔的原野上。解析根据题意,首先分析例句的句式特点。由一种自然景物引出三个拟人句,这三个拟人句之间存在着动作的连续承接关系。另外,
10、还应注意题中要求的是选择“自然景物”。6.(2013辽宁,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答案(示例)焰火吐射迷人的花朵,向你展现元夜的绚丽;星辰流泻闪亮的眼波,向你透露宇宙的秘密;满月倾洒柔和的辉光,向你传达团圆的讯息。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生动的能力,其中修辞包括拟人和排比。注意三个句子语意的连贯。7.(2013浙江,7)仿照下面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
11、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5分)示例青天,是一片芭蕉叶,月亮是一滴露珠。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答案(示例)小院,是一方池塘,鸟儿是一串水泡。嘴唇,轻轻一吹,它就散了。解析要审清题干要求,使用比喻的手法,句式和结构要与示例相似,同时要注意所选描述对象的限制条件。8.(2013大纲全国,20,6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答案(示例)宽容犹如河水,夏天容涓涓细流而不排斥,冬天承厚厚冰层却不懊恼。解析本题需要认真审题,明白题中的要求,所写
12、句子要符合事理,比喻要贴切,注意和示例保持形似及神似。答题技巧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与题中所给的例句或示例要保持基本一致,即形似;在内容上、逻辑关系上要保持意谐,即神似;在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上要保持一致;在修辞手法上要保持一致。9.(2013山东,17)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4分)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学生乙:老师,您勤耕三尺讲台,。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学生乙:。答案(示例1)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诗词歌赋,颂不完您带来的感动(示例2)用双
13、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例句中的隐性条件。如第一处画线句中的“默默无闻”与“坚守”照应,所以处仿写的语句中的成语也应与“勤耕”照应。第二处画线句中的“加减乘除”是数学中的用语,因此处的仿句也应是某一学科的内容。10.(2012课标全国,17)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答案(示例)蜜蜂在姹紫嫣红的园圃忙碌,意在告诉我们:懂得勤奋。雄鹰于一碧如洗的高天翱翔,意在启示我们:不能消沉。解析示例中两
14、个句子同中有异:修辞手法相同,同是花的开放,但给人的启示不同。11.(2012大纲全国,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答案(示例)没有爱心,人生恰似戈壁,无论怎么经营,都只是觅不到生机的无望追寻;没有爱心,人生恰似枯井,无论怎么算计,都只是测不出深浅的无聊窥察;没有爱心,人生恰似乱麻,无论怎么挑拣,都只是理不清头绪的白白挣扎。(比喻正确给
15、2分,构成排比给2分,内容贴切给2分)解析根据题意,应首先分析示例的句式特点三个句子均为复句,其次分析其修辞特点本体与喻体的关联,再次分析其句意特点“理想”与“坚持”、“迷宫”与“盲目穿行”意义连贯等。12.(2012辽宁,17,6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句式与示例相同。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者感到了慰藉;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答案(示例)友谊是寒冷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了温暖;友谊是干旱沙漠的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感到了新生。解析注意结构一致,语意和谐。例句的格式为“是,使感到了”,注意恰当使用比喻,注意前后语句内
16、容的连贯。13.(2012四川,19,5分)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内容与节日相关;可以不考虑平仄。(1)端午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2)中秋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答案(示例)(1)端午下联: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2)中秋上联:清风一缕拂丹桂解析题中要求拟写特定节日的对联,即要求写出给定的上下联的对偶句,要注意以下要求:有节日特点;与上联或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句意相近或相对。14.(2012山东,16,4分)根据语境,仿照下面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如果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这就有如,又如,还有什么用呢?答案(示例1)做出
17、的饭不能吃缝好的衣服不能穿(示例2)盖的房子无法居住修建的高速路不能通车解析“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这句话说出了“作诗填词”与“传情达意”的关系;理解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从这一角度去补写喻体,组织语言即可。15.(2011课标全国,17,6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句式与示例相同。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答案(示例)微笑是阳光,带给人温暖,只要你肯照耀;微笑是雨露,带给人生机,只要你肯播撒;微笑是春风,带给人融洽,只要你肯吹拂。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自选
18、话题”虽自由度大,但所选话题应健康、积极,句子内容应力求意蕴丰富。16.(2011浙江,6)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4分)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答案(示例1)家在,房去;房在,人去;人在,心去;心在,想念的人去。(示例2)村庄在,行人去;行人在,院落去;院落在,秋千去;秋千在,荡秋千的佳人去。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做这道题,一定要看清例句的特点。句式的特点是“在,去”;修辞方法是顶真;分号与分号之间的内容呈递进关系,分号之内两个句子之间是转折关系;这一段话表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专题 十二 选用 变换 句式 正确 使用 常见 修辞手法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