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老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规范练26 文化创新.docx
《2022届老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规范练26 文化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老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规范练26 文化创新.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规范练26文化创新考点规范练第50页一、选择题1.(2019湖北宜昌调考)南曲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成熟的戏剧类型,它以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和鲜明的地方风格,在曲坛享有盛誉。在南曲艺术濒临消亡的今天,南曲艺人长期坚守,将高超的表演技艺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融合在一起,让南曲得到传承与发展。这说明()只有融合民俗活动的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南曲艺术已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独具特色的南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曲艺术得到传承与发展就在于其扎根于社会生活A.B.C.D.答案:D解析:南曲是中国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南曲具有地方风格,并且与民俗活动融合在一起,可见其立足社会实践,正确;创新是
2、文化富有活力的保证,排除;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排除。故选D项。2.(2019江西婺源期末)上新了故宫是首档聚焦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新类真人秀节目。每期节目中,明星嘉宾作为新品开发官跟随故宫专家进宫识宝,探寻故宫历史文化,并与顶尖跨界设计师联手高校设计专业的学生,每期诞生一个引领热潮的文化创意衍生品,打造“创新”与“故宫”相结合的制作模式,让故宫文化被更多年轻人“带回家”。这说明()与现代设计融合是故宫文物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根本途径在实践中能探寻故宫傲世的珍贵宝藏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把文物与文化创意巧妙结合,才能让故宫的文物活起来对故宫文化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A.B.C.D.
3、答案:C解析:“跟随故宫专家进宫识宝,探寻故宫历史文化”,可见正确;邀请设计师们打造文化创意衍生品,这是在实践中利用文化创意产品让故宫文化活起来,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排除;对故宫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排除。故选C项。3.陋室铭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名作,生活中,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陋室”。“陋室”何陋之有?论景,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宁静雅致;论情,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君子之交。诗人刘禹锡将书房取名“陋室”所体现的情怀,给当今艺术创作者的启示是()应弘扬和培育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从传统文化中吸收精神养料,丰富创作源泉坚守信念,艺术创作应扎根生
4、活要有安贫乐道的精神,执着艺术创作的追求A.B.C.D.答案:C解析:说法错误,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说法错误,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不加辨别地吸收和借鉴;符合题意,刘禹锡认为“陋室”不陋,表达了他淡泊名利、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情怀,这给当今艺术创作者的启示是要有安贫乐道的精神、执着艺术创作的追求,进行艺术创作应扎根生活。故本题答案选C项。4.(2018江苏常州一模)近年来,在文艺市场上,有人在创作方面搞“众筹”,将个体创作变为流水作业,有人杂取他人作品简单合成,这些行为不仅令文学艺术蒙尘,也对社会精神生活造成了损害。这启示我们()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立足实践是文化
5、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作要以人民群众作为检验标准推出新的构思和手法,为文化创新提供动力A.B.C.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意义和途径。材料中的现象表明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立足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作只有深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去,才能创作出让人民喜欢的文化作品,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唯一标准,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错误。5.(2018湖南衡阳期末)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
6、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文艺发展之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以人民为中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以人民为中心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人民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文化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主体。文艺发展之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文化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符合题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激发民族文化创造活
7、力,错误;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错误。6.中国不乏中西合璧的有名建筑,广东开平市的田野上,一座座欧式古典风格的小楼与中国南方农村的传统土屋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碉楼中西合璧,融汇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精髓,分布在开平15个镇、街道办事处。这些碉楼是20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堪称世界最大的“碉楼博物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外来文化B.文化创新要推陈出新C.文化创新要善于博采众长D.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文化答案:C解析:材料中
8、“碉楼中西合璧,融汇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精髓,分布在开平15个镇、街道办事处。这些碉楼是20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体现了文化创新要善于博采众长,C项符合题意;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本国文化,A项说法错误;B、D两项说法正确,但都没有体现材料主旨,不符合题意。7.(2018贵州黔东南一模)在央视举办的魅力中国城评选活动中,贵州的黔东南脱颖而出。它以苗舞、芦笙舞、铜鼓舞为代表的民族舞蹈,以生命树为象征的神秘芭莎,以蜡染、苗绣、侗布为典型的手工制作,以“天籁之音”侗族大歌打动了大家。评委们在享受苗侗魅力的同时也希望黔东南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守住这块财富,使其永葆生机
9、。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守住这块财富,使其永葆生机,应该()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其在文化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推陈出新,实现苗侗文化与时俱进,使苗侗文化融入时代元素继承传统,立足苗侗人民的生产生活,提炼原汁原味的苗侗基因坚守本民族文化,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创新与继承的关系。表述错误,文化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而不是基础作用。黔东南地区拥有丰富多彩的优秀民族文化,要使其永葆生机,就应该坚持文化创新,即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提炼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融入时代元素,符合题意。坚守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应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而不应该拒绝外来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高考 政治 人教版 一轮 规范 26 文化 创新
限制150内